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9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成峰 讲于苏州佛教居士林
(慈云居士记录整理)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第一讲
一、开场白:听经的正确心态
    根据2010年苏州居士林讲经活动的安排,这一阶段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佛说八大人觉经》。我们能够共同学习佛陀留下的宝贵资源,这是一种难得的因缘。
    两年前,我第一次到居士林来和大家一起学习。那时曾经和我们在一起的同修,可能有些已经离开了这个世间,还有的同修上了年纪,身体衰弱,无法再来此地。想到这些,会让我们感到因缘来之不易。
    今天是农历初一,来的人多,周围比较嘈杂。让我们把心安住下来,外界对我们的影响就会减少。
    在座的诸位,大多数人手上都已经拿到了经本。没有拿到的,也不要着急。这部经篇幅不长,我在讲的过程中会逐字逐句地讲,没有经本也可以听明白。
    当代印刷术发达,得到经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过去却不是这样,那时候想学习佛教的经典,就得自己动手抄,听一段抄一段,花费很多时间。但那样也有好处。那会让我们很用心,并且珍惜经典。
    我们听经,要珍惜经典、恭敬三宝。不要因为得到佛经太容易,就不知道感恩。
    由于传媒的发达,我们不但可以得到佛经,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听到不同国家的法师讲经,内容非常多,即使我们从现在开始,别的什么都不干,只是听经,听一辈子也听不完。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是否由于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就丧失了对法的恭敬?
    听讲经,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你听了一天两天,甚至一年两年,你还是你,听还是听——佛法对你没有产生意义,没有改变你的生命。有些人听讲经,就像听评书一样,听个热闹而已。
    有时,在我讲完经之后问某位听众:“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他回答说:“法师,你刚才讲得很好,你的声音很好听。”显然,他听得很失败,我讲得也不够契机。
    大家究竟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听经呢?是关注佛法本身,还是关注外在的声音?
    我们与这个世间发生关系,在于六根和六尘的接触。当我们的耳根和声音接触,马上判断出“好听”或“不好听”,接下去又喜欢好听的,不喜欢不好听的,也就是生起了贪爱和嗔恨,被外在的境界俘虏,陷入了轮回。
    做世间的事,产生这样的心态,是常见的现象;听闻佛法,也产生这样的心态,真的很可惜!这样,不是为了听经,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
    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的请举手。好,很多人都明白了。不明白的请举手。一直没举手的人,是半明白、半不明白吗?
    我跟觉智法师说,我来居士林讲经,感觉压力很大。不是怕我说不出来,而是怕你们听不懂。你们年纪大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已经衰朽,很多人听不见我在说什么,我讲了也是白讲啊。
    佛说,生老病死苦。老了是很苦的。看着你们的苍苍白发,我能感受到一点点你们的痛苦,我知道,我自己也同样会走到这一天。当我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的时候,当我听不清别人说话,别人因此嫌我烦的时候,我能深深地理解老人的心情。
    正因为如此,大家更应该有惭愧心,更应该好好学习。
    生命是无尽的。我们都会老,而且都会死。只要我们不解脱,还会再入轮回,继续生老病死的历程。一遍又一遍,无休无止。今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不算迟。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错误的心态。
    我会尽量用你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讲,请你们认真地听,努力地理解。否则,我们在这里济济一堂的意义并不大——我自言自语两小时,最后“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可是有没有功德呢?几乎没有。
    功德从哪儿来?首先,我把我对佛法的理解告诉大家。第二,大家要听明白,如果不明白就说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第三,听完之后,把学到的佛法在生活中运用。
    佛经就像一本地图——解脱的地图。阅读佛陀留给我们的解脱的方法,就是学习经典的目的。
    那边有一位老奶奶,已经到混沌世界去了。大家不要笑,这是菩萨在给我们示现,告诉我们不能昏沉。
    我看大家的精神面貌比刚才好多了。那么,请大家合掌,和我一起念诵开经发心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有情愿成佛。

二、本经的重要性
    正式开讲之前,先讲一下我们选择学习这部经典的因缘。
    佛教典籍很多。念佛的人,有“净土五经”;修禅的人,有《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学华严的人,有《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学习《八大人觉经》?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从菩提树下正等正觉,一直到娑罗双树间示现涅槃,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本。那么,《八大人觉经》是他在什么时候讲的呢?
    是在他临终前。是他正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和弟子们告别的时候,告诉大家的。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就是《八大人觉经》。这部经不长,只是几百个字,但含义十分丰富。
    一个人辛苦劳碌了一辈子,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这时他给周围的人留下的话特别重要。
    这部经是佛陀临终的教诫,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并不是说,佛陀平时的教诫就不重要了。而是,普通人对于死亡,往往是最放不下的。在佛陀的时代,那些还没有开悟和证果的佛弟子们,对于佛陀离开世间还没有办法接受,舍不得佛陀离开,觉得佛陀死了,他们就没有指望了。
    就像现在有些居士,尊重某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经常去亲近他,嘴巴上说得挺好:“我们要跟师父一起解脱!我们要往生净土!”可是,有一天看到这位师父要往生了,就舍不得了:“师父别走啊,慈悲慈悲我们,再住世几年吧!”
    这是什么?这是贪著。你不是想用师父教你的办法解脱,你是喜欢那种依赖师父的感觉!
    这样的事情很多——在学佛的过程中,放下了对世间事业、家庭的贪爱,却生起了对法师的贪爱,对道场的贪爱,对道友的贪爱……这些都不好,都不究竟,依然在轮回里,依然在痛苦里。佛陀告诉我们:你若是有一种爱,你就有一个痛苦;你若是有十种爱,你就有十个痛苦。
    所以,佛陀在离开世间之前,特意告诉弟子们今后应该如何修学。用世间的语言来说,《八大人觉经》就是佛陀的遗言。佛陀以此督促后进的学人,包括今天乃至于未来所有的四众弟子,让我们以此作为修学的标准。
    不听佛陀的遗教,解脱就没门了!
    佛陀要求我们经常读诵这部经。“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我们作为佛弟子,不是今天把这部经念一遍就行了。我们要每天都读,因为这是佛陀让我们读的。

三、解释经题:成佛的八项原则
    我们从经题开始讲。《佛说八大人觉经》,这部经讲的是佛陀演说八种“大人的觉悟”。
    “佛说”——佛陀所说。
    “八”——八种。
    “大人”——既不是相对于儿童的成年人,也不是相对于平民的达官显贵,而是相对于凡夫的圣者。
    “觉”——觉悟。
    “经”——经典。
    经题告诉我们,作为一位圣者,应该觉悟到八点。我们今天学习这八点,就是向圣人看齐。我们学习的是如何成佛的八项基本原则。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939490100l44h.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3:54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二)

四、本经译者:从王族里走出的沙门

    本经的译者为“后汉沙门安世高”。后汉,即东汉,汉朝的后一阶段。至今,这部经典翻译到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安世高是东汉时期的大德,名叫安清,字世高,他出家前是亚洲的一个古国——安息国的王子。

    佛经最初流传到汉地,是汉明帝排遣使臣出使天竺带回来的,史称“白马驮经”,但那时候的经典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能看到的比较早期的经典,就是安世高翻译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沙门”这个词。沙门,梵文音译,中文意译为“勤息”,意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与“息灭贪嗔痴”并不是两个方面的事情。实际上,修行的“勤”与烦恼的“息”是一回事。当然,修行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然而,当我们全身心地修行戒定慧的时候,烦恼也就息灭了。当下我们就可以体验一下。大家合掌,跟我一起念三声弥陀圣号,要全身贯注!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念诵这三声佛号的时候,你们的心里有没有烦恼?

    (听众:“没有!”)

    是啊!换言之,当我们内心有烦恼的时候,是没有戒定慧的。

    经常有居士对我说:“法师啊,我心里的烦恼多得不得了,妄想多得不得了……”

    在座的诸位,你们有没有烦恼?

    (听众:“有!”)

    有没有妄想?

    (听众:“有!”)

    有没有戒定慧?有戒定慧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你们麻烦了,没办法解脱了。这可不是我吓唬你们。你们一点戒定慧都没有,怎么解脱呢?

    (听众:“阿弥陀佛!”)

    依靠阿弥陀佛解脱?如果可以完全依靠阿弥陀佛解脱的话,他早就把我们都带走了。我们是不是要问一问他?“阿弥陀佛!您老人家成佛已经十劫了,还让我们在这里受苦受难,难道您不慈悲吗?”

    不能什么都让佛菩萨给我们包办啊!我们要自己学、自己修。否则临终的时候我们会走得很惨,反而还抱怨佛菩萨不帮助我们,丧失对佛法的信心。

    你们刚才撒了谎。你们怎么可能一点戒定慧都没有?刚才念佛的时候烦恼息灭,那就是修定的力量,定力使我们没有妄想。说话要诚实。承认自己有烦恼,但是也有觉悟。

    大家见过天平吧?我们都像天平,一边是烦恼,一边是自在。烦恼重的时候,自在就没有了。这时候,我们再去关注烦恼、加重烦恼,给烦恼这一边加压,“哎呀,我妄想多!”这样行不行?

    (听众:“不行!”)

    关注哪一边?关注戒定慧那一边。念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念佛,烦恼的一边就轻了。

    听我上课,不太容易偷懒。因为我会随时提问。你们要保持高度的正念,不然跟不上节奏,学不到东西。我在派送心灵的大礼包,你们有没有收到?别让这些礼包溜走!

    安世高是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既是译经的大师,也是禅修的大师,生死自在。关于他的死,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安世高上街之前,告诉弟子自己不会回来了。弟子问他到那里去,他说要去了一个缘,偿还过去生欠下的命债。

    偿还命债是不容易的,我们在过去生中肯定都伤害过别人,但我们敢不敢去偿命啊?安世高此去,却是心无挂碍的。他就有这样的气魄,随时随处都可以死。

    我们为什么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太苦。如果我们在这个世界非常自在,也就无所谓走不走了。

    我们都有往生西方的目标,但我们现在对于是否能够往生西方没有把握。死亡会不会对我们说:“你准备好了我再来,没准备好我就不来。”不会的。它真来了,你怎么办?

    (听众:“那么最好能快点死。也不要去阎罗王那里。”)

    这位老菩萨表示了一种很淳朴的想法:第一,死的时候不受折磨。第二,至少别下地狱。

    你们都有这样的想法吧?我也有。

    (听众:“我希望活得健康,死得痛快。”)

    那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

    我们要分析透彻,才会安心。心不安,就无法好好念佛。站在哈哈镜跟前看自己,看到的是变形的人;带着烦恼的心念佛,念出来的很多都是烦恼。

    第一个原因:担心自己临终时很痛苦,而且给亲人带来烦恼。第二个原因:看到很多人在临终时都出现了这种令人担心的情况。第三个原因:我们每个生命都是趋吉避凶的。我们愿意得到快乐,不愿意接受痛苦。第四个原因:我们希望学佛之后,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可以避免不好的结果。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当下存在差距。

    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生死无惧。

    如果再过五分钟就要走,有五分钟的时间准备,你在五分钟内考虑出来的事情,用五天都办不完。如果给你五天时间准备,你想出来的事情五年都完成不了。

    为什么?因为你根本不想死。

    不想死,因为怕死。怕死,因为不了解死。我们不了解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所以忐忑不安。一旦了解,就不怕了。

    我们谁也不怕睡眠。今天晚上睡下去,没有丝毫畏惧,因为我们有经验:明天早晨还能起来。我们把这口气吐出去,同样没有丝毫畏惧,因为我们有经验:接下去还能吸回来。可是,对于死亡我们很害怕:死了之后是不是就没有了?或是死了之后会陷入轮回?要是阿弥陀佛不来怎么办?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闭上眼睛,迷迷糊糊地混日子?还是勇敢地面对问题?

    (听众:“我们念佛吧!”)

    好,我们试试看。大家合掌,起腔,念佛,看看会不会好一点。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集体念佛五分钟。)

    感受一下,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跟刚才有什么区别?

    (听众:“比刚才放松了。”)

    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在一种相对安心的状态中面对死亡,就会好得多。我们越惧怕未来,越担心未来,就会让烦恼越来越多。即使没有生病,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怎么会过得好呢?

    刚才我们说要勤修戒定慧。如果你一天到晚总是想着:“唉,我要是生病了,自己就会受折磨,儿女也要跟着受罪……”这就叫“勤修贪嗔痴,息灭戒定慧”!当我们把心念关注到念佛、诵经、礼拜上面,担心、烦恼、恐怖、颠倒则会大为减弱。这是心的特征——有了戒定慧,就没有了贪嗔痴;有了贪嗔痴,就不会有戒定慧。

    有人:“法师,那我真的生病了怎么办?”

    怎么办?把未来的事情放在未来处理。把过去的事情让过去消化。我们活在当下。

    让我们感受当下。你感受到什么?

    (听众:“安定。”)

    你想到了什么?

    (听众:“阿弥陀佛。”)

    好。我们随时随地都要问自己:“现在我在哪里?我的行为如何?我想到了什么?”特别是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心里不舒服的时候,要这样问自己。你一问,就好办了,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经常被烦恼牵着鼻子走,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那是到轮回里去,到阎罗王那儿去。关于阎罗王,不是等到死后才可能见到他的。阎罗王现在就在。你一烦恼,就跟阎罗王见面了;你一发火,就跟阎罗王握手了;你一痛苦,就是给阎罗王写申请书了,要求他给你盖章。你自己办了这样的签证,结果肯定要到地狱里去报道的。

    我们要去极乐世界,就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资粮,从现在开始递交相关的申请,而不是等到临终的时候再办。

    借着安世高大师的生死无惧,我们知道自己还是业障凡夫。正如善导大师所说,“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虽然如此,但我们已经不愿意做凡夫了。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改变自己的身份,目的在于成圣成贤。

    安世高大师的死亡是横死——被人误杀。可是他无所谓。一位圣者,怎么死都不要紧,他是自在的。因为他了解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就像我们了解这堂课结束之后就要去斋堂吃饭一样。你怕不怕吃饭啊?不怕,因为你能控制,你能驾驭。圣者舍弃这个生命,如同换了一件衣服;我们面临死亡,却像扒掉一层皮,甚至是割肉。

    禅宗有一个公案:“沩山水牯牛”。

    禅宗“一花五叶”,在汉地分为五宗,其中一宗是“沩仰宗”,包括两个支派,沩山和仰山。沩山在今天的湖南,唐朝时出过一位开悟的高僧——沩山禅师。他临终时,弟子们问他将来去往何处,想知道他的境界。沩山禅师知道弟子们的惶恐不安,如同佛陀知道弟子们临终前的需要。

    沩山禅师告诉大家,要到山下做一头水牛。

    你们在摸头了。有人在想:“糟糕!老和尚修行了一辈子,怎么要入恶道!可惜啊!这不是白修了吗?”

    错了。你们不了解。老和尚的意思是说——不要管我做什么,我不求解脱,我还要来做牛做马度众生。

    人家有把握,人家做牛不是来受报的。菩萨可以示现各种境界,做牛也是牛菩萨!

    所以,不要轻视众生。看见异类不要杀。也不要轻视别人。

    我们有时候说:“这个人不行啊!”连牛都不要轻视,更何况普通人呢?

    刚才说过了,圣者的死亡如同更换衣服。我们死亡也是要换衣服,但我们都想换件好衣服。今生披了人皮,来生总不愿意再披兽皮,能成为天人更好,最好是到极乐世界,色身庄严得像佛一样。这样的愿望,靠谁来实现呢?靠阿弥陀佛来实现吗?

    (听众:“靠我们自己!”)

    对。靠我们忆佛念佛、与佛相应来实现。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4:41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三)

各位居士:

下午好!

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佛说八大人觉经》。这次讲经为时不长,总共八小时。如果只是介绍这部经的字面意思,用十分钟就可以了;可是详细地讲,几天也讲不完。因为经中的法义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我们每天都要用来对照的镜子。如果我们没有把握经文的含义,就没有学会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也没有办法用其中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修行。

    我们的眼睛不是我们的,耳朵也不是我们的,鼻子也不是我们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会跟着别人跑。这是我们的习惯,但我们要把这种习惯调整过来。你关注别人再多,也不能了解你自己。不了解自己,却整天多管闲事,就会很难受。

    这部经名叫《佛说八大人觉经》,就是让我们在人生中增加一些觉悟。多一些觉悟,戒定慧增上,也就少了许多不安和焦虑。



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请大家打开经本,我们一起念诵经文的第一段: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这部经是为谁说的呢?当机的对象是“佛弟子”。

    在这部经中,我们没有看到在很多经典中可以看到的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是因为在佛经的结集和整理中,大家用的方法并非完全相同。

    佛弟子分为四众:出家男众、出家女众、在家男众、在家女众。

    我们坐在这里听这部经,要知道这部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的。既然你是佛弟子,这部经就是佛为你说的。尽管今生我们没有见过佛陀,但佛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能拥有的精神财富。



    (一)与八大人觉相应

    经文告诫我们,我们作为佛弟子,要做到“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常”,意为恒常。恒常的含义是尽形寿,从现在乃至未来,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都要能够诵念八大人觉。

    这里的“诵念”,首先是把文字读懂,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

    诵,是口读;念,是心念,更是观念。有的念佛人,嘴上念着“阿弥陀佛”,心里却想着烦恼。同样,如果我们嘴上念着《八大人觉经》,心理还打着妄想,意义不大。我们要通过改变观念,与八大人觉相应,才能成为有觉悟的“大人”。



   (二)圣者调心不调境

    “大人”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并不容易。

    在世间,作为一个成年人,代表着成熟,能承担各方面的事情。作为学佛的人,要成为“大人”,心要安定。不能外面响一声,你的心就跟着跑了。所谓“大人”,心量要大,包容一切,无论外面有什么样的境界,没关系,它是它,你是你。

    心量一小,你就粘到境界上去了。刚才窗外飞来一只蜜蜂,有些人的心就跟着它跑了,怎么心里连一只蜜蜂也装不下啊?过一会儿要是再来一只蜈蚣,你再跟着蜈蚣走。又来一只蚊子,你又跟着蚊子走。你的心整天就是不由自主地被带着乱走。别人骂你一句,你就被这句骂带走了。别人恭维你一句,你欢喜得不得了,又跟着恭维走了。那你就不是“大人”了,而是傀儡了,因为你被烦恼所左右。

    作为佛弟子,我们要觉悟。我们要明明了了。

   宋代有一位大德——大珠慧海禅师,讲过这样的开示:“圣者调心不调境,愚者调境不调心。”一个愚痴的人,只知道调节外在的环境,希望环境适应他,于是他就很痛苦,他就不自在。

    比如,我们找到一份工作。过了几天觉得不合适,工资不够高。然后,我们又换了一份工资比较高的工作。过了几天,还是觉得不行,因为人际关系不好处理。于是,再次换了一份工作。过了几天,觉得还是不行,领导不重视我,不提拔我。再找一份领导能够重视自己的工作……大家看,于是我们这辈子总是活在对外界的要求和依赖当中,不停地转换环境,却从来没想过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这样下去,结果只是一个字——苦。因为,做这些事情都是在种苦因。

    可是,很多人觉得这么做还不错:“既然大家都在这么做,那我也这么做。”



    (三)检验学佛的效果

    有的佛弟子学佛多年,若是问他觉得怎么样,其实他感觉很不好,于是他回答:“惭愧,惭愧,我学得不好。”这是一句真话。没有几个人敢说:“我学佛,越学越欢喜!”

    有人自言“学佛学得不好”,是一种谦虚;可有人的确是“不学不苦,越学越苦”。

    在座的诸位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在其他道场,我和居士们的交流比较多,所以我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状况。

    先不说别人,说我自己。我学佛已近二十年了。二十年前,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就开始学佛了。——大家不要说话,心不要跑掉,“师父到底多大?”别管那么多!我们关注佛法。

    多年学佛,学得怎么样,我们要给自己算算账。如果今天不把账算好,再过二十年,还是一笔糊涂账,没有觉悟,而是不觉,迷惑,无明与错误。

    学佛是可是看出效果来的。晚上临睡觉前,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就可以知道一天之中你修行得怎么样。

    你可以问自己——

    “我今天对谁还有抱怨?”

    “我今天对自己有没有悔恨?”

    “和昨天相比,我的身心有没有得到一些自在?”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今天抱怨张三、李四、王五……而且对自己也有抱怨,总体感觉比昨天更烦恼了。”那你今天的修行就有问题。

    怎么办?不要把问题带到睡眠中。把它放下。忏悔,念佛,回向。

    每天,若都能做到不把问题和烦恼带到睡眠里,更不要带到第二天,可以保证你不会堕落恶趣;每天,若都积累很多抱怨和烦恼,那你肯定不能解脱。

    经常有居士问我:“师父,你看我能不能解脱?”

    实际上,你能不能解脱,要问你自己。老师只是一面镜子,你们要通过这面镜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脸颊上有黑斑,把黑斑擦掉;鼻子上有白点,把白点擦掉。把老师讲的方法带回去用,才能觉悟。



   (四)把心带到当下

    说到觉悟,有很多人整天迷迷糊糊地过活,从年初一迷糊到年三十。到了除夕夜,到寺院见到我,对我说:“师父,我这一年白活了!”

    我说:“那你怎么办呢?”

    “明年我一定要好好活。”

    “可是明年还没有来?为什么你现在不开始清醒地活!”

    一个人总是把希望放在未来,于是他的幸福永远都在未来。因为他没有活在现在,这叫魂不守舍。

    以你们现在来说,若坐在这里心中却盘算着结束之后回家煮饭等事情,那么你的心就不在这里了。无论做什么事,心不在焉都没有用处。我们马上就要公布一个天大的秘密,假如你的心不在这儿,你就空手而回。

    这可不是一般的秘密啊!体育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个秘密,你知道了,中了五百万或者一千万,总有一天还会用完;可是,你掌握了解脱痛苦的方法,生生世世都会受用不尽!

    所以,诸佛如来都尊重佛法。哪怕只是为了半个蕴涵佛法的偈子,佛陀都可以舍弃生命。这一点,你们做得到吗?!

   有的人或许在想:“我才不呢。付出两个小时听讲就不错了,怎能舍弃生命?”有的人会说:“哎呀,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家里还有儿子,还有丈夫,还有老人,他们需要我照顾!”

    其实就是你不愿意,却偏要找点理由?



    (五)期待是一种贪

    当然,我不要你们的命,放心吧。我什么都不要,一无所求。

    因为有求必有苦——对别人有任何一点要求,我们都会痛苦。所以,即便我们在向别人介绍佛法的时候,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在行菩萨行的时候,千万不要有任何期待。不要希望得到什么,不要希望别人一定理解,尽力就好。

    今天,我在这里讲,你们理解了,是善缘成就。若你们不理解,是我智慧不够,我回去再认真学习。你们是你们,我是我。

    有人说:“这么绝情啊?”就是这样的,我和你有什么关系?如果我期待你怎样,那就是一种贪。我们学佛的人,要杜绝这种东西。无论是法师和信众之间,还是道友和道友之间,或是自己和亲人之间,都要远离这些烦恼。

    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师父,太不讲感情了吧!”有感情就有轮回。你要轮回吗?

    要轮回的举手。没有人举。要解脱的举手。好,手放下。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要轮回还是要解脱,徘徊在”阴阳”两界。好吧,这也可以。世间有不少学佛人都这样,修也修不上去,不信又不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苦啊!就在这里堵住了,不进不退。那么好好听经吧,或许会对你们有帮助。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陀留下的教言,连怎么去做都不知道,没有参考标准,可能自我感觉还挺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6:55:30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四)

二、第一觉悟:世间无常觉

    我们一起念诵:“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在这部经里,佛陀介绍了我们要觉悟的八个方面,第一就是“世间无常觉”,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



    (一)只有变化是不变的

    大家平时也会谈到无常,一般是感叹人生的衰老、生命的痛苦。

    无常到底在哪里?无常就在当下。

    在无常的同时,还有一个常。什么是常?无常是常。无常是永恒的。世间的一切随时随地都会变化,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对于变化的当下,我们如果能够随时随地面对和接纳,我们就不会有贪和嗔。

    一年四季在变化;人要长大、变老;身体会由好变坏、由坏变好……一切都是各种条件的组成,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对喜欢的东西,我们往往会希望它越变越好,这是贪。比如夫妻之间的感情,你舍不得我,我舍不得你。对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希望它离得越远越好,这是嗔。在每一个贪和每一个嗔里,我们浑浑噩噩地沉溺着,不了解,这是痴。

    佛陀说“第一觉悟:世间无常”,世间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器世间——物质的世间。包括所有的物质,山河大地等等。

    第二,有情世间。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心念。我们的思想,每一个念头,都是刹那变化的,就像流水一样,一刻都不休息。有人说:“我的心在很稳定的状态中,一直安住于佛号。”但是,第二句佛号与第一句佛号已经不一样了。

    无常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二)国土危脆

    世间无常,包括“国土危脆”。这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很脆弱。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宇宙间的一颗星星。这颗星星上每时每刻都在爆发各种自然灾害。有时候,我们似乎觉得脚下踩着的大地非常牢靠和坚实,但并不一定如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周围发生灾难。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可以让数以十万计的生命离开我们。一场旱灾可以让很多家畜活活渴死。

    我能感受到,听了这些,你们的心里有一些不舒适。为什么难受呢?因为心里有一种不安全感,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别人死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往生。生命如此脆弱,我却无能为力。



    1、躲避灾难的房子

    前一段时间,市面上在放一部关于地球毁灭的幻想片,《2012》。影片中,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80%的人都离开了这个世间,只有少数人买到了特殊的船票,躲过了灾难。大家不要觉得好笑。在现实中,美国已经开始建造一种地下房子了,有些人花很高的价钱买这样的房子,希望以此躲避灾难。

    你们有点恐慌吗?“师父,你是不是要推销房子啊?”

    我的确是来推销房子的,但我推销的这种房子不要钱!

    世间人很愚痴,不要钱的东西他们通常不敢要,即使要钱要少了,他们都不太相信这东西有效果。可是实际上,要不要钱真的不要紧。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这房子在哪里。

    这房子在哪里?在佛经里。

    如果2012年真的会有灾难,我建议大家读《无量寿经》。在《无量寿经》的下卷里给每人都提供了一间房子,看你们愿不愿意去住。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告诉我们,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凡夫造作五恶,因此感召到痛苦的果报,就像火烧火燎一样。但是如果能够发奋修行,改恶向善,在这个世界修行一天一夜,超过在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

    不要担心将来去哪里。经文中说“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我们念佛也能解脱。这不就是房子吗?



    2、山不转水转

    看到国土危脆,我们是无动于衷、埋头造业呢,还是在变化中积极把握善的因缘,往解脱的方向去改变呢?

    无常是一种道理。因为无常,我们会从孩子变成老人,我们拥有的可能会失去。但是不要忘记,因为无常,没有的也可能会得到啊!中国有一句老话,“山不转水转”。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不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渐获得。不要轻视自己,也不要轻视别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四大苦空



    接下来经文中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这句话说的对象是谁呢?就是我们。

    这里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即构成人体色身的四项基本元素。地大代表坚硬,比如骨骼、皮肤、肌肉等。水大代表液体,比如血液、唾液、尿液、精液、鼻涕等。火大代表温度,表现为体温。风大代表流动,表现为呼吸。

    色身的本质是苦与空。

    苦,在梵文中的基本含义是逼迫。我们的身体会被无常逼迫,被生老病死吞噬。

    我们总是在身心不舒服的时候才说“苦”,那其实只是遇到问题时的难受。不是生了病才苦,不是问题无法解决才苦。苦是随时随地都有被逼迫的感觉,就像我们一想到死,就感受到压力。想要的往往没有,不想要的往往就有,这也是逼迫。



    1、一个故事

    关于苦,佛陀在经典中有一个譬喻:

    一个密封的篮子里装着四条毒蛇。有一个人非常聪明,希望能够了脱生死。他被安排做一件事情——照料篮子里的毒蛇,要定时把毒蛇放出来,喂养、清洗,如果照顾不周,就会被毒蛇咬死。这个人一听,这个任务太难了,吓得拔腿就逃。刚跑出门,就遇到五个强盗,这五人拿着刀要来砍他。他跑上另一条道路,巷子里却又出现了六个贼,逼近他的身边。他担心房屋和街道里还隐藏着敌人,赶紧跑向空旷的地方,来到一个破败的村庄,周围只有一些残垣断壁。有人告诉他,这里也并不安全,让他赶紧离开。他只好气喘吁吁地继续跑。跑着跑着,面前出现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阻住了去路。河对面非常美丽,有花园、果树、草地,看上去那么安乐,那么清凉。然而河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他找到一些木头和草,设法扎成一个筏子,好不容易来到了彼岸。

    你们说,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恐怖片吗?不是的,这讲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故事里的聪明人。

    真正理解了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到达极乐世界。故事里的彼岸代表极乐净土。



    2、故事含义

    篮子代表我们的色身,四条毒蛇就是四大。我们需要照顾这个色身,给它吃饭、洗澡、穿衣服……它们还时不时咬我们一口,让我们身心不舒服。四大违和,会让我们生病乃至死亡。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点,就会每天积极地喂养这些毒蛇,把它们喂得胖胖的,它们天天咬你,你还非常在意它们。

    五个强盗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些就是我们的敌人,害我们不浅。

    六个贼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贼遇到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把自家的宝藏都偷走了。因此,当我们东张西望的时候,有些老和尚就会这样教育我们:“看什么看?哪一个东西是你的?”一看一听,眼睛耳朵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带走了,我们就不关注戒定慧了。

    有人赞叹:“出家师父有威仪,他们不到处看。”他们为什么不到处看呢?因为他们在守护家财!

    还有人请我看手相,“师父,你看我的手,看我能不能发财?”我不看你的手,我看你的眼睛。看你是不是乱看乱听,就能判断出你能不能发财。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有道理的。

    那条水流湍急、暗礁遍布的河流,代表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这几个名相好像把你们弄晕了。那你们就简单地记住一句话吧:这就是爱河!



    3、爱欲之河

    只要你有欲望,你就在生死的此岸。我们要跨过欲望与无明的河流,到达光明的彼岸。

    世间人喜欢爱欲。结婚了,写一句话表示庆贺:“共浴爱河”。他们以为爱欲就是舒服。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共同轮回”。

    想要解脱的人,以前在爱河里沐浴过,不要紧,到此为止就好了。对于想要继续沐浴的人,我们也不要干涉他们,让他们接着洗吧。他们被冲到生死苦海当中,不是我们管得了的。

    我们一共有几种爱,知道吗?

    佛陀说,三界有三种爱。欲界的爱,色界的爱,无色界的爱。

    现在我们生活在欲界。欲界的爱是一种需要。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我爱你!”这是因为我需要你。

    你们笑了。你们笑谁?你们为什么笑?你们觉得我讲得对吗?

    (听众:“对!”)

    那么你们还需要吗?或许你们正在需要?

    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在座的大多数都是老人,走过很长的人生历程,我和你们一起分享佛法,你们比较容易理解。我对年轻人讲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也会笑,但笑完了依然要去共浴爱河,因为爱河对他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而你们体验过更多生命的痛苦,更了解其中的滋味。你们了解,然后你们就会做出选择,选择那些对你们真正有利益的事情。



    4、使用工具

    最后那个人是怎么到达彼岸的呢?他使用了工具——筏子。同样,我们要越过生死之河、轮回之河,也要有工具。佛陀告诉我们要使用什么样的工具。

    此岸多恐怖;彼岸清凉安乐,代表究竟涅槃。过河的筏子就是八正道。没有八正道,我们到不了彼岸。

    八正道中,第一是正见——对于宇宙人生的正确看法。八正道的正见,也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八大人觉。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6:47:12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五)

《八大人觉经》讲记

第三讲

    今天是周末,世间人可能会利用这个假期在家里休息,或和亲朋好友一起交流放松。我们学佛人来到此地一起闻思法义,也是为了一种休息——让我们的心休息。

    在昨天的讲座中,阐释了这部经的中心思想和重要意义。我们要谨记佛陀的教诲——不是偶尔把这部经念诵一下,而是要不间断地把心安住在觉悟中。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当下的心是不是在觉悟的状态?”



一、无常的作用

昨天,我们讲到了第一觉悟:世间无常觉。

我们要觉悟到世间的无常,这包括自己的身心在内。色身是无常的,心理也是无常的。我们内心的感受、想法、情绪、观念、认识都是无常的,乃至我们赖以生活的外在一切也是无常的。

    感受一下,我们坐的座椅是否无常?是的。我们正在听到的声音是否也无常呢?是的。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不是无常的?是的。

    无常是什么意思呢?

    (听众:“刹那生灭,不断变化。”)

    说到无常的时候,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听众:“无常是正常的。”)

    没错。无常是正常的,它表现在我们的身心和外界的不断变化中。

    我注意到一点——大家在谈论无常的时候,往往比较强调它痛苦的一面:比如某个对象失去或者离开,让我们的内心无法接受。然而,无常也有欢喜和快乐的一面。因为无常,所以我们才有办法改变痛苦。如果没有无常,我们就只能永远受苦了!

    比如,之前大家没有学过佛陀开示的《八大人觉经》,但现在可以学习,这就属于无常的作用。因为无常,一切都在缘起中变化。尽管我们都在不断衰老,但是我们可以在衰老的过程中培植福报,为我们的未来准备资粮。因为无常,我们可能轮回;因为无常,我们也可能解脱。



二、擦亮心灵的镜子

    无常是无始无终的,找不到起点。但我们的心想要安住在时间和空间中,总是习惯性地想找到这样一个点。当我们用平时习惯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佛法,可能非常痛苦。

    记得我刚学佛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开始思考:世间到底有没有起点?

    按佛法说,世间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世间没有终点——只要我还没有解脱,就会不停地轮回。可是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轮回?我凭什么去轮回?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轮回的?我就在那里想啊想啊,一直想不明白。

    有的人正是因为想不通这样的问题,甚至动摇了对佛法的信心。

    但我们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好比我们照一面镜子,当这面镜子满布灰尘的时候,我们能看见什么呢?只能看见一片朦胧。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面镜子擦干净,才有可能看清自己。在烦恼中,我们不可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即使绞尽脑汁也没有用。

    佛陀告诉我们,一念不觉,我们就会迷惑。如果我们在迷惑里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为什么烦恼”、“我不应该烦恼”,那只是在加重自己的烦恼而已。

    佛经里有一个鬘童子的故事。鬘童子是个年轻人,出家很早,他很爱思考。有一天,他在打坐禅修中冒出一些问题:世间有没有边际?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身和心是不是同一物?如来灭度之后是否还存在?他搅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些问题让他烦恼不堪。于是,他就跑去问佛陀,并且表示如果得不到答案,自己就要离开僧团另投外道。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96种外道,那些外道都是修行人。也许他们采用的方法不究竟,但其中很多也都在修行善法、追求解脱。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修行善法的人并不多,大家都不择手段在忙于获得利益。



三、与佛法结缘

    听到这儿,有人在笑。你是笑自己,还是笑别人?

    (听众:“笑自己。”)

    为什么?

    (听众:“因为我修行得不好。”)

    哦。那么你是否能告诉我们——你有没有优点呢?

    (听众:“我也有优点。比如说,对于比我穷的人,我不欺负;对于比我富的人,我不谄媚。”)

    非常好。我知道你们都有很多优点。你们最大的优点是你们选择了佛法,这是你们在这一生中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你们可以在人生中扮演别人的父母、配偶或者儿女,但所有这些身份都终将结束,而学习佛法给你们带来的利益是不会结束的。

    德国有一位名叫艾雅·凯玛的法师,把三宝比喻为恋人。她说学习佛法是和三宝谈一场永远不会失恋的恋爱。请大家不要误会,所谓跟三宝谈恋爱,不是像世间人谈恋爱那样有所期待,而是了解三宝、实践三宝。世间人的恋爱有可能遇到危机,与三宝的恋爱却不会遇到那些危机,为什么?

    第一,因为我们总是在不断地了解和认识三宝,这会让我们感到很有意义。一下子就看透了对方,则会让我们觉得乏味。第二,我们会有安全感。三宝是可靠的,永远不会抛弃我们。世间的感情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选择了与佛法结缘。

    这只是一个比喻。在世间的感情中,可能出现背叛、分离、单调、乏味、没有意义、不能成长、控制、被控制、依赖、被依赖等等问题,这些纠结与纠缠,在我们实践三宝的时候是没有的。



四、判断要求的合理性

    我们回过头来说鬘童子,他误解了如来的真实义趣。

    但他出现疑问之后向佛陀提问并没有错,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可以去请教老师,不要客气。

    佛陀回答他——我曾经答应过你,我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吗?

    别人问我们问题,我们也不必急于回答。我们要学会跟别人沟通的技巧。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有时候未必是合理的。包括你们的亲人对你们的要求,也未必是合理的。包括你自己对自己的一些希望,都未必是合理的。你要去判断。

    如果你对于别人的问题和要求急于答复和供给,就会形成一种模式——别人不断地要求,你不断地供给,但是你心里很不情愿,你就会痛苦。你们的生活里有类似的事情吗?

    (听众:“有!”)

    谁来举个例子?

    (听众:“平时在家里,我问我丈夫什么问题,他有问必答,而且回答得很快。后来我发现,我习惯了这种模式之后,只要他回答得稍微慢一点,我就不舒服,觉得他不重视我。”)

    那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听众:“我觉得可以告诉他,以后不用对我有问必答。”)

    除了改变别人,还有什么?

    (听众:“改变自己。我要理解他,他现在年纪大了,思维没有以前那么敏锐了。”)

    她说得很好。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学问,就看你会不会发现。

    人际关系中产生某种模式,这本身并没有很大问题。问题在于我们习惯了一种模式之后容易产生执著。这样的执著会使我们不舒适。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舒适,要尊重对方,尽量理解对方,并且用平静、友好的方式,把自己的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对方理解。如果你和对方交流不畅,你可以坦白地说出来:“平时你我之间的交流让我很舒服,但今天我们的沟通却不像平时那样顺畅。愿意告诉我吗——这是否因为你今天发生了什么特殊状况?”



五、中箭的人

    接下来,佛陀有没有告诉鬘童子那些问题的答案?

    佛陀是宇宙间的大智慧者,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凡是和他接触的人,都能得到人生的利益。对于鬘童子的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但是这不代表他不回答。他打了一个譬喻:

    有人中了一支箭,他的同伴要赶紧带他去看医生。这人却表示说:我需要先知道是谁射我的,射中我的人是什么种姓,叫什么名字,出自哪个氏族,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皮肤是什么颜色,他来自哪里。我还要知道,我是被什么样的弓射中的,弓弦是什么样子的,我中的箭是哪一种型号,箭羽是什么鸟类的羽毛,箭头又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在得到这些答案之前,我不看医生。

    那么此人必将一命呜呼,既来不及治疗,也来不及听到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个中了箭的人是谁?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中了许多烦恼之箭。



六、随它去

    那么,我们是要解决烦恼呢,还是把烦恼放在那里不管,反而去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呢?对于烦恼,我们应该怎么办?

    (听众:“随它去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对于烦恼,我们这样回避它,其实是因为我们害怕它。“随它去”的背后有潜台词:“无可奈何。我没有办法。能怎么办呢?”

    好,大家合掌,我们来“随它去”。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集体念佛五分钟。)

    随它去了。——念佛,有时候是转移,有时候是逃避。遇到麻烦既无法处理也不能面对,就念佛去了。这是正常的。但有的人念佛并不是逃避。还有的人一开始是逃避,后来逐渐理解了念佛的意义,就不是逃避了。

    我们要看清楚自己念佛的心态,不要骗自己。如果发现是逃避,就承认是逃避。知道自己是在逃避,下次就可以减少逃避,乃至不去逃避。因为逃避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窗外传来手机铃声。)

    听到这个声音,我们的心跟着它走,就是追逐;我们讨厌它,就是逃避。既不要追逐,也不要逃避,只是听到。否则我们就有麻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6:48:03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六)

七、不贪不嗔不痴

    鬘童子的故事出自《阿含经》中的《箭喻经》。我们在讲《八大人觉经》,但我在讲解中介绍了十几部经的法义,以经解经。

    (窗外传来洒水车的音乐声,持续时间较长。)

    好,我们大家闭上眼睛,听一会儿音乐,看看你的心是什么样子。

    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无论身边发生了什么,我们只是看着它,观察它,也可以欣赏它,但是不要去控制它或者讨厌它。

    对于世间的一切,我们不执著,也不嗔恨,而且也不是无动于衷。

    比如,现在我面前摆着这部笔记本电脑。一般人在面对电脑时,可能觉得“这是我的电脑,我很喜欢”,可能觉得“这部电脑很丑,我不喜欢”,也可能没有什么感觉,视而不见。这三种心态,都不是善的心态。

    正确的心态是这样的——我知道我看到了一部电脑,我知道它只是一部电脑。

    遇到任何事情,我们都知道遇到了一件事情,它只是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不在这件事情上增加我们的喜欢和讨厌,同时也并非无所谓。

    这就是佛陀给我们开示的一种重要修行方法:四念处禅法。

    我们觉得什么东西好,是因为它让我们感觉到身心愉悦,这是贪爱;我们觉得什么东西坏,是因为它让我们感觉到不适,这是嗔恨;我们觉得什么东西不好不坏,是因为我麻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这是愚痴。



八、莫向外求

    继续往下说。鬘童子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当我们自身还在烦恼的时候,不去解决烦恼,却去关注玄学讨论,那是毫无意义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是如此,苦得要命。因为他们总想改变别人,而没有想到改变自己。

    我们要向佛陀学习。佛陀是通过调心而成佛的。如果我们不关注自己的内心,只考虑外在,有什么用呢?即使你觉得你思考出来的很多内容都是正确的,并且试图把这些内容往别人身上套——那又有什么用呢?

    鬘童子在佛陀的教育下,回去继续打坐。他修行的法门就是四念处法门,最后他成就了。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详谈四念处。但是四念处和我们的学习有关。如果你们把《八大人觉经》学好了,对于基本修行要领也就掌握了。

    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好东西。”“这是一个坏东西。”“这是一个无所谓的东西。”如果你能把这三种东西都只是看作一个东西,修行就有进展了。



九、内心的战火



    关于这样的修行,你们有什么感想吗?谁来说一说?

    (听众:“不管我觉得什么东西好,还是觉得什么东西坏,我都放下;别人说我好,或者说我坏,我也放下。”)

    这位老奶奶说得太好了。她说的是一个念佛人的良好心态。

    以前我有一些担心:给老人讲经,不知他们能听懂多少?后来我发现,老人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对佛法可以有相当深入的理解。

    佛法适合老人,也适合年轻人。我们刚才讲了一个童子的故事,而佛经中也有很多老奶奶的故事。佛法适合一切有心的人。只有你有心,就能解脱。

    所以我们不轻视任何人。我们团结一切人。我们不跟别人斗争。

    实际上,我们跟别人斗争之前,肯定会先在内心里跟自己斗争。

    我们要观察自己的心念。每天,我们心中是否平静?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对于一件事情不知道是要做还是不要做的时候,难道你们没有感觉到:这会儿已经上演了一场斗争?这样的斗争会不断地扩大,这样的战火会蔓延。我们内在的烦恼和我们内在的觉性正在进行一场较量。

    因此,觉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清醒地觉悟到烦恼的本质是苦、人生的本质是“逼迫”的时候,烦恼必然会跟随着我们,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生又一生。



十、拔掉自己的箭

无常时空可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坏消息或者不好不坏的消息,这三种消息在本质上不过都是一种消息。

古德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若不起,真心任遍知。”

境界产生的因缘在本质上没有好和坏,所谓好和坏只是我们因为快乐或痛苦而贴上去的标签。当我们贴这样的标签时,就已经被鬘童子的故事中说到的箭射伤了。

    这使我联想起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巴利文三藏中的《箭经》。西园寺每周日都有皈依共修活动,最近我在皈依共修中给大家介绍过这部经。经文中说:“一个为自己谋求幸福的人,应该拔掉自己的箭,自己的悲伤、欲望和忧虑。”

    中了烦恼之箭,我们是多么难受啊!



十一、圣者与凡夫的差别

    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就很痛苦。

    我想问大家:佛陀的阿罗汉弟子们是不是也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呢?

    (听众:“有。”)

    你怎么知道?

    (听众:“因为身体是无常的,阿罗汉的身体也同样可能生病。”)

    回答得很好。在这个娑婆世界,不要说佛陀的弟子,就是佛陀本人,他的身体也是无常变化的,也会有四大不和。我们可以在经典中看到,佛陀也会生病,佛陀也知道痛苦。不知道痛苦的是木头。

    佛陀在他的一生中也经常身体不适:背痛、腰痛、脚开裂、受风寒、急性肠炎。佛陀也吃药,也看医生。圣者与凡夫都有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圣者与凡夫的差别不在于有没有感受,而在于如何对待感受。

    凡夫在身体生病时通常会很烦躁,痛得非常厉害时就会哭喊,佛经中称为“忧愁啼哭,称怨号呼”,心里狂乱不息。身体痛苦,心里不能接受这种痛苦,于是心里也很痛苦。越拒绝这样的痛,你就会越痛。那我们怎么办呢?

    (听众:“痛的时候,我们不着急。我们要忆念阿弥陀佛。”)

    说得不错!真到了痛的时候,还能想到这一点,那就有本事了。

    病痛来临是一种考验,那就是考验我们有没有正念的时候。



十二、活在当下

    在学佛的过程中,人们有时候会把生活和修行分开:这是世俗的生活,那是宗教的生活;这是此岸,那是彼岸。其实,彼岸在哪里呢?彼岸就在此岸,关键在于用心。

    与其抱怨过去,与其担忧未来,不如把心用在现在。如果总是用现在的时间活在过去,或者活在未来,其实你就没有真正活过。沉浸于回忆或者憧憬,这会成为一种惯性,意味着你不肯接受现在的状态。

    比如很多人在身体不好的时候会说:“过去我身体多好啊!”或者说:“我要好起来!”别人也会说:“你以前身体很好哎!”或者说:“你以后会好的!”这些都是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现在很糟糕。”也就是不接受当下的状态,不肯体验和面对此时此刻。

    为什么?我们在担心什么?担心死亡吗?

    死亡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我们必死。我们要担心的是死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十三、避免死亡的方法

    想要避免死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不生。

    世间人谈到生死,对于死,哭哭啼啼,对于生,欢欢喜喜。这公平吗?

    想哭的话,我们应该为生而哭。因为我们从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要去死。对于生,你还笑得出来吗?

    换句话说,既然对于生,我们充满欢笑,那我们对于死也应该欢笑。因为死与生是一回事。但是,你敢笑吗?

    面对死亡,一个人能够笑着走,说明他死而无憾!

    在生活中是否经常笑,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

    学佛,能让我们学会笑看人生,笑对生死。

    今天上午的讲座到此结束,下午继续。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8:28:07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七)

大家下午好!

经过午斋和午休,我们无奈(大家)又可以带着饱满的精神和平静的心态听经闻法。

在八大人觉中,目前我们只介绍了第一觉悟——世间无常觉。可以说,这部分经文是基础,接下来的内容,其实都可以用“世间无常”来面对和解决。

“无常”思想是佛法的核心之一。



一、烦恼即菩提

    上节课讲到了凡夫遭遇痛苦时的表现。

    圣者在身体受苦时,心并不苦。我们凡夫却是身苦心也苦,好比身中两箭。在中了一支箭之后,我们又不愿意接受,这直接导致我们在身上又插了一支箭。按照《杂阿含经·第470经》的说法,这叫做“不受第二毒箭”。

    烦恼如箭。世间人对爱情有一个形象的譬喻:“丘比特之箭”。西方传说爱神丘比特经常手持弓箭射人,人们一旦中了他的箭就会陷入爱情之中。

我们由于不了解世间的真相,难以放下财、色、名、食、睡五欲。欲望中的色欲与食欲,对世间人来说是最难放下的,儒家有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中国传统文化中把一个人在感情生活方面的清高称为“不二色”,意为感情专一,只爱自己的丈夫或妻子。不仅在行为上不邪淫,而且在思想上也没有邪淫之念。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身心是有所管理的,他们欲求有度。

    生活在欲界的人,有五欲是正常的,没有五欲是反常的或者超常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没有欲望,因为他不能正常地感知和思考;圣者也没有欲望,却是因为他具有强大的觉醒的力量。我们想成为圣者,首先要接受自己有欲望这个事实,然后不断努力,把欲望转化为觉悟,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的含义。



二、被贪婪驱使

在五欲中有了快乐的感觉,我们非常容易产生贪著。在《杂阿含经·第470经》中把这种状态叫做“受五欲乐故,为贪使所使”——被“贪”这个使者驱使。这个使者是谁派来的呢?魔王派来的。

魔王在哪里?在我们心里。我们的心产生了贪婪的念头,这样的念头往往会把我们控制住,让我们非常痛苦。当我们千辛万苦想要得到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被其折磨不已。

    各位老人,想必你们都有儿女吧?当你们的孩子长大了,可能会离开你们的身边,出门远游、读书、成家、立业。你们想念他们吗?

    几年前,有一次我乘火车,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家三口:年轻夫妻带着一个小孩。从他们的话语之间可以听出来,他们生活在国外,这次是短期回国来看望老人。过了一会儿,那个小朋友问:“妈妈,外婆为什么哭啊?”那位女士回答:“她可能不舒服。”说着,她的眼圈也红了。她的先生在旁边说:“你爸爸妈妈每次都是这样,我们还没走,他们就开始哭了。”

    对于儿女,你们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场景?

    (听众:“有。舍不得!”)

    这就是贪在表演啊!

    “贪”这个使者有许多眷属,你一不小心就会向他们靠拢。所谓眷属,就是那些微细的贪。哪怕只是有一点点需要,都会给你带去不舒适。

    贪,凡夫不都能断除。证了圣果,才会断除贪。有些人即使证了圣果,也还有一些贪著的习气。所以,我们现在不要因为不能断除贪著而过分自责。



三、一场持久战

    关于习气,佛经里有一些介绍故事。

    比如,有一位阿罗汉,他升座讲经的时候,偶尔会看看下面的人,看谁长得漂亮。他绝对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只是看看那些人的相貌而已。这是一种从过去生带来的习气。

    还有一位阿罗汉,佛陀的弟子毕陵伽婆蹉尊者,他每次需要渡过恒河去托钵乞食的时候,就在河边一弹指,对恒河女神说:“小婢,住莫流水。”河水当即断流,让他过河。恒河女神告诉佛陀,毕陵伽婆蹉尊者对她很不客气,总是把她当作奴婢来称呼。佛陀告诉恒河女神,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中,毕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高贵富有的婆罗门,而恒河女神当时是他家的婢女,这位婆罗门习惯于对家中婢女呼来喝去,所以尊者转世之后,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习气,一见到恒河女神,就不知不觉地把她称为“小婢”。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对于一些人,一见面就觉得特别投缘;对于另一些人,却一见面就觉得特别“犯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烦恼不是一天形成的,是在轮回里长久积累而成的。因此我们修行要发长远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初发心功德很大,而且往往很猛利,但是不要忘记——仅有初发心是远远不够的。修行,就像我们需要每天摄入白开水一样,不能间断。

    对于内心生起的欲望,如果不能绵绵密密地观照,很快就会被烦恼吞没!

    有时候我们会试图压制烦恼。短时间内也许能压制住,似乎没有什么烦恼,但这只是一种假象。一旦烦恼强烈反弹,其能量一定会让你胆战心惊。

    我听说股市就是这样,瞬间可能跌到底,但刹那也可能一下子涨到顶。我们要炒好人生的股票,让善法增长,让恶法息灭。



四、当痛苦生起

    欲望不仅仅会让我们快乐,也会让我们痛苦。当痛苦的感觉产生,凡夫就很容易嗔恨。在《杂阿含经·第470经》里,佛陀把这种状态描述为“苦受触故,则生嗔恚”。一接触到苦,我们就会讨厌、拒绝、不接受。

    谁来谈一谈这方面的感受?

    (听众:“当痛苦生起,我不需要痛苦,我想把它化解掉。”)

    你怎么化解?

    (听众:“我说不清楚,我只是想化解。”)

    现在你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

    (听众:“我上了年纪,耳背了,即使戴上助听器,有时候也听不清,我想能听得清。”)

    你想听得清,这是什么念头?——贪。你知道耳朵的功能已经退化了,可是你仍然希望它能听得清。当你听不清的时候,不愿意接受,这种念头是嗔。

    大家不要笑。这位居士很了不起,他能观察到内心的念头,并且诚实地说出来。

    这位居士,下次当你听不清的时候,你打算怎么办?你会继续为此苦恼吗?

    (听众:“我不苦恼了。听不到就听不到了嘛。”)

    大家看,心感到苦恼之后,也会舍弃这种苦恼。我们的心就是这样不断地变幻着,自己给自己寻找答案。



五、身体的感受

    对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我们不了解,不觉察,那就是愚痴。

    有人对医生说:“我不舒服。”

    “哪儿不舒服?”

    “不知道,好像全身到处都不舒服。”

    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是这样,已经麻木不仁,对于身心的痛不能清晰观察,只知道自己不舒服,什么也说不清,连哪儿痛都说不清。

    “我头痛。”头这么大,具体是哪个点在痛?如果你观察清楚,是可以准确表达的。“前额里面,大约在眉毛以上两公分的地方。”怎么痛?是刺痛,是麻痛,是胀痛,还是酸痛?对于身体的不适要能说出来,这是最起码的对自身的观察。

    我们来静坐一会儿,体验一下身体的感受。我们平时总是想了解别人,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多少呢?闭上眼睛,放松,看看我们的身体想告诉我们什么。

    但是注意一点——只是看着,不要陷进去。不要希望舒服的感觉长久持续,也不要期待痛苦的感觉立即消失。看着就好,温和地看着。

    (集体静坐三分钟。)

    好,慢慢地睁开眼睛。

    有些居士刚才显然睡着了。这一觉睡得不错吧?虽然静坐不是为了睡觉,但这毕竟是一种放松的睡眠。如果你们能够这样睡,每天不需要睡太长时间就够了。休息,要带着对身体的了解来休息。

    谁把静坐的体会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身体告诉了你们什么?

    (听众:“我觉得腰酸。我注意到腰酸,腰马上就酸得更厉害了。我想,别想腰酸的事情了,我念佛吧!我开始默念佛号,不再关注腰酸,感觉就轻松多了。”)

    这个经历让你有什么发现吗?

    (听众:“转念很重要。”)

    这个发现很棒!痛苦来了,可以不必追问“为什么苦”,而是通过转念把它化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05:38:59 | 只看该作者

Re:佛 陀 临 行 前 的 叮 咛(八)

六、清醒地旁观

    对于烦恼,除了转念,我们也可以面对它、观察它,就像看一场演出一样。

    想起一个笑话。一位老大爷爱听评书。有一天,说书人讲到杨宗保被困边关,“欲知后事如何,明天继续再说。”老大爷回到家里,念念不忘评书里的事情,为了杨宗保身处险境而感到着急。他的老伴说:“别着急了,明天再去听下文,咱们先吃午饭吧。”老大爷说:“不行啊!杨宗保出不来,这饭我吃不下去!”

    你们说这位老大爷是不是多管闲事?

    人生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戏,不要进入别人的戏。

    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只是一出戏而已。快乐的事情是喜剧,痛苦的事情是悲剧,不苦不乐的事情是平常剧。我们作为观众,清醒地旁观就可以了,不要入戏,更不要试图当导演。

    (热烈的掌声。)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我刚才起了一个贪念。

    我觉得这一段讲得不错,内心期待你们的掌声。你们鼓掌了,我的贪被满足了。你们要是不鼓掌,我可以会有点不舒适,那就是嗔。如果我生起了贪和嗔,而自己不知道,那就是痴。

    对于贪和嗔的生起,我们首先要知道。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就说明你没有看戏,你已经入戏了,被贪嗔痴带走了。



七、烦恼的系缚

    当我们被贪嗔痴带走的时候,也就被牢牢地束缚住了。

    所以佛陀说,烦恼又名系缚。烦恼经常像枷锁一样,让我们动弹不得。

    禅宗三祖僧璨禅师曾经这样给四祖道信开示解脱之道:“谁绑着你?”

    道信一听就恍然大悟:明白不自在是因为自己绑着自己啊!自寻烦恼!

    那么,怎么解脱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痛苦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要我们自己来解决。

    “解铃还须系铃人”是禅宗的一个公案。一位老和尚——法眼禅师,为了告诉弟子们如何化解烦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虎系金铃,是谁解得?”有一只凶狠的老虎,脖子下面系着一个金铃,走起来叮当作响,非常威风,谁能把这个金铃解下来?大家都答不上来,唯有法灯禅师回答:“系者解得。”谁把铃铛系上去的,就找谁来解。

    你的烦恼是你自己造成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解除它。既然当初把烦恼的铃铛挂上去的时候,你是那样勇气十足,那么现在要解除烦恼,你也得拿出勇气来,大丈夫敢做敢当!

    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可是,现实中的屠夫愿意放下屠刀的人太少了。如果其中有人能够放下屠刀,他真的很了不起,说明他敢于面对烦恼,把制造烦恼的力量转过来解决烦恼。

    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毅力。即使已经学佛修行,往往也是晃晃悠悠,做两天善事,又造两天恶业,忏悔两天,再说两天谎话……改变自己的力量不够,也就好不起来,堕落也堕落不下去,中不溜秋、不死不活。



八、身苦心不苦

    我们为什么相信烦恼能解决?

    因为佛陀开示了解决烦恼的四圣谛:苦、集、灭、道。

    苦谛说明世间的真相,同时也说明凡夫的状态。集谛说明我们要寻找产生苦的原因。圣者找到了苦的原因,并且用正确的方法离苦得乐;凡夫不了解苦的原因,在痛苦里不断地循环。佛陀的圣弟子们是如何用道谛息灭烦恼的呢?

    在《杂阿含经》中说: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

   这些多闻的圣弟子在身体的苦受生起的时候,即使已经苦到有生命危险的地步,也没有忧愁,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啼哭,没有号呼,心里平平静静。这时候,他们唯有一种痛苦,就是身体的痛苦。

    这可能吗?可能。

    第一,佛陀和他的圣弟子们已经做到了,我们相信这是真实不虚的。

    第二,我们可以自己去体验。在静坐禅修中,我们可以体验得尤其明显。

    临终的时候,我们怎么办?——身体可以痛苦,心不要去痛苦。我们只需要关注内心,提起正念。有一些佛陀的圣弟子,临终时身体也是痛苦的,但他们的心一点都不痛。

    学佛的人通常期待自己临终时能够“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但我们要知道,佛陀临终的时候也生病了。《长阿含经游行经》对此有明确记载。

    经文说,释迦牟尼佛在临终前两天到了一个村庄,接受了纯陀铁匠的供养,食用了一些名叫“猪耳菇”的菌类。也许这些食物不太卫生,佛陀食用之后的身体虚弱下来,换在今天可能是急性肠炎发作。然后,佛陀走向了他生命的终点,走到娑罗双树之间,就在这里圆寂。

    由此可见,佛陀临终并非没有出现病苦,但他心中的确没有痛苦,就像一个人中了一支毒箭之后,没有再中第二支毒箭。

    当痛苦生起,我们只是观察痛苦,而不要在痛苦上再去制造一重心理的痛苦。



九、潇洒地离世

    古代印度的王舍城外有一座山,名叫耆闍崛山。一些比丘在这座山上的山洞里或树下修行。有一天,其中一位比丘声音平和地呼唤附近道友,道友过去一看,才知道这位师父已经被剧毒的蛇咬伤,即将走完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

    这位师父在此临终之际,毫不紧张,只是请道友把自己死亡的消息通知僧团,并表示自己已经解脱,不会再入轮回。他走得很潇洒,很自在。

    我也希望能走得这样潇洒。最好是我刚刚做完一场佛学讲座,“当”,引磬响了,我就随着这声清越的引磬声安然离世。

    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一位高僧就是这么走的。他就是东晋年间的竺道生法师。传说他曾在苏州的虎丘说法,“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里的主人公。离开苏州之后,他到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居住。

    道生法师年轻的时候发了一个愿:愿舍寿之时据狮子座。——法师讲经的座位被称为“狮子座”,表示讲经说法的声音有如狮子吼。狮子是动物之王,“狮子一吼,百兽脑裂”,狮子吼比喻讲经说法的力量可以统摄大众,震伏烦恼。

    晚年,道生法师在庐山给信众讲《般若经》,讲经结束后就在法座上当场端坐而逝,如愿以偿。

    有生必有死,在轮回里,我们总是不断地生死。与其怕死,不如不生。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到了净土以后,还要“花开见佛悟无生”。净土是一个很好的修行环境,我们到了净土要继续修行,了悟无生,而不是只要到了那儿就万事大吉了。

    无生,也就是烦恼不生。

    生,来自我们的心念。我们心中的念头不断地生灭。想像圣者一样生死自在、了无牵挂,我们就要随时了解无常,并且随时了解自己的心。否则,我们尽管做了很多善事,也依旧在轮回里,只是积累了一些人天福报而已。



十、苦乐二俱舍



    在《杂阿含经·第470经》的最后,佛陀说了这样的偈子:

    “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闻。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此一切受,黠慧能了知。了知诸受故,现法尽诸漏,身死不堕数,永处般涅槃。”

    阿罗汉对于苦受和乐受不是没有觉知,他们的心不苦,并不是因为麻木不仁。恰恰相反,他们比凡夫具有更多的觉知和智慧。其中的“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这是非常关键的,希望你们能把这句话背下来。

    (听众:“师父,我们没听清楚,请您把这句话再讲一遍!”)

    你们很需要这句话吗?

    (听众:“是的!”)

    需要这句话,是什么心呢?

    (听众:“贪……”)

    对于佛法的需要可不是贪啊!这是善法欲!

    “乐受不放逸”——对于快乐的感受,我们不放纵自己。

    “苦触不增忧”——对于痛苦的接触,我们不增加忧伤。

    “苦乐二俱舍”——对于痛苦和快乐,我们都要舍弃。舍弃不是丢开,而是不在苦乐的感受上增加苦乐的心,远离贪嗔。

    “不顺亦不违”——对于乐,不顺从;对于苦,不违背。

    佛陀的教诲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喜怒哀乐,如何超越人生的痛苦。我们以无常作为观念,以佛陀教导的“苦不增忧,乐不放逸”的办法,来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



十一、无常与无我



    我们继续看《八大人觉经》中关于“世间无常觉”的部分。经中说:“五阴无我”。五阴,就是我们的五蕴身心。无我,指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我们可以从无常中理解无我。一般人总是觉得“我”好像是不变的,可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变,身体在变,心念也在变。

    现代科学也能证明这一点,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身体里的所有细胞都会换过一遍。那么,前一阵子的你到哪里去了呢?被谁带走了?不知道。本来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要接受这个观点。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无论是事物还是我们的心念,出生和消亡都在不断变化中,很虚假,不真实,而且没有主宰。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身体的行为是造恶的载体,我们的心念以及心念表现出来成为的语言和行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痛苦。这样观察,我们就会渐渐生起出离心。如果不能正确观察,我们可能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贪著于它。“看,我多么庄严啊!多么美丽啊!我的鼻子长得比别人都好啊!……”有这种沾沾自喜的想法,你是无法了脱生死的。

    身体是无常的,不要贪著它。但是也不要对身体生起嗔恨。身体的好坏是身体的事情,我们不卷进去。我们只是在这一期生命的几十年中使用这个身体而已,就像使用一件衣服,好也要穿,坏也要穿。用完以后,就可以扔掉了。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07:43 , Processed in 0.0715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