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存圈:具有浓郁艺术特色的佛教象征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1: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存圈,亦称生命圈,生死轮回圈或生死流转圈。在藏区大部分寺庙佛殿门外侧都有一幅生存圈的大壁画。壁画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传入藏区后,藏族艺术家们以极高的艺术水平来制作的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的佛教象征物。它代着世间所有生灵因受无明(即愚痴或根本烦恼)的支配而禁锢在以六道轮回所著称的无尽之死之循环之中。
                     
  全图成圆轮,分内外四层。在这一生存圈的中心绘有三种造化物,即一只鸽、一条蛇、一头猪分别以示贪欲,瞋恚、愚痴三火(三毒)。这三种造化物相互咬着对方的尾部在图中心旋转以示互为促使、影响和转化。它们可以使众生成为无明的受害者或者说根本烦恼者。
  其外层分白黑两道路线,白色由喜形于色的人所占满,都在上升,以示当新生中行善积德时,便会有一种上升——走向善趣。黑色由赤身裸体且愁容满面心生灵占满,都在下降,以示当新生中获得一种恶业时,每次上升紧接着都会有一次堕落——走向恶趣。众生根据自己新做的善恶之结果而上升或坠入生死轮回圈。
  又其外层由六个部分组成,各道分别指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生灵。有心图案将前二道集中上下一道,可称为五趣。
  其最外层被分为十二段,绘有盲人、陶匠、猕猴、船、空房、接吻、眼中箭、饮酒、采果,孕妇、临产、老人和死尸。次第以示无明、行、识、名色、六境、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正如藏传佛教所描述的:
  无明正如一名瞎子老妇,行正如一名制陶匠,识正如一只耍桃子的猕猴,名色正如一只船上的两个人,六境正如六间空房,触正如接吻的一对母子,受正如被射的两只眼睛,取正如摘水果的猴子,有正如一名怀孕的女子,生正如一次分娩,老死正如背一具尸体。
  其中无明支、爱支和取支均属愚痴(无明),识支及有支属羯磨,其余的都是羯磨的产物。佛教认为生死轮回的这种不满状态,这一苦厄的、短暂的和缺乏自我的世界是无明的产物,而源自无明的羯磨(业)引生未来六道生灵之身心,它促使一种生灵生死轮回的持续性。所以,十二因缘相互推动,一种生灵以十二因缘锁链形式持续不断地从一个生死轮回周期到另一个周期反复辗转,直到自我的幻被驱散和涅槃得到实现为止。
  整个生存圈被阴间之中阎王支撑以示整个世界被无明控制;阎王用嘴衔生存圈以示所有六道生灵要面对现实这一残酷的事实——死亡。阎王王冠由五颗死人头所组成,以示五蕴、五根、五幻想。
  在生存圈上侧佛陀站在八道光之轮,手结契印,表示悟出教义及懂得超脱生死的道理是唯一解脱之道。
  生存圈题材的壁画往往笔法细腻精巧,生动活泼,维妙维肖,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其风格独特别致,极富表现力,具备了鲜明的藏传佛画艺术特色。以复杂的构图形式,把佛教六道轮回之现象自然而巧妙地安排在统一画面中,以生动而正确地表现出来,将佛教的这一抽象奥妙的宇宙概念明朗的具体地展现在眼前。(信息来源:《佛教文化》)


转自陕西佛教网 http://www.sxfojiao.com/shownews9.asp?id=66&BigClass=绘画 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5 22:17 , Processed in 0.0638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