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6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王崇芳之---有关汉世拼音转写的几个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4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汉世拼音转写的几个的问题(一)


汉语中某些不宜意译的特殊词语,只能采用音译的方式来处理,这就需要有一套系统的汉语拼音方案世界语转写规则。中国报道社曾先后采用过几种转写方案。比较这几种方案,不同点主要集中的少数细节上。比如汉语拼音中的特殊字母“j”“q”“x”的转写方式,还有某些复韵母、介母的处理形式等。这些分歧正是汉语拼音的世界语转写法中的难点。几种方案各有优缺点,都不完善。我在编写《汉语世界语大词典》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张闳凡先生生前拟订的《世界语转写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则处理汉语转写词。这个方案作为附录收在《世界语汉语词典》中。据我所知,张老的方案和EPĈ现在使用的转写方法大致相同。我没有见到过完整的EPĈ方案,可能在少数细节上还存在一些差别。我只能从李士俊先生翻译的《聊斋》和《水浒传》的一些转写词中分析出EPĈ方案的转写规则。本文只简单谈谈我在采用张闳凡先生方案处理转写词时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问题之一: 关于 zh, ch, sh 和 j, q, x 的转写形式的区分


汉语拼音中的 j, q, x 这三个辅音,在EPĈ 前期的方案中是转写为 g(i), k(i), h(i)的,后来改为ĝj, ĉj, ŝj,张老方案中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前一种方式比较简便,也不容易造成混淆,缺点是和汉语读音差别较大;后一种方式比较接近汉语的读音,这是一个优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将它们与 zh, ch, sh 区别开来。区别的办法是:用 ĝ, ĉ, ŝ 分别表示汉语中的 zh, ch, sh,而用 ĝj, ĉj, ŝj 分别表达汉语中的 j, q, x。这样就泾渭分明了。例如 ĝan(占), ĝi(支), ĝong(中), ĝŭan(专); ĉe(车), ĉi(吃), ĉong(冲), ĉoŭ(抽); ŝaŭ(烧), ŝen(申), ŝi(诗), ŝu(书) 中的 ĝ, ĉ, ŝ 都分别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 zh, ch, sh;而ĝja(家), ĝji(机), ĝjong(窘), ĝjŭan(捐); ĉjan(牵), ĉjaŭ(敲), ĉji(期), ĉjŭe(缺); ŝji(西), ŝjang(乡), ŝje(歇), ŝjun(勋)中的ĝj, ĉj, ŝj 则分别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 j, q, x。用这种方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zh, ch, sh 和 j, q, x 转写成世界语就可以明显地区别开来了。缺点是ĝj, ĉj, ŝj 在形式不太符合世界语音节的习惯,有点怪,写出来也不太好看。



附:

李士俊译《聊斋》和《水浒传》中所附的汉世拼音转写简明对照表:


《聊斋》中的:

Ŝlosilo prononca de ĉinaj latinigitaj propraj nomoj:

La ĉinaj latinigitaj propraj nomoj povas esti prononcataj kiel la Esperantaj kun jenaj esceptoj:


ch = ĉ  h = ĥ  j = ĝj  q = ĉj  r = ĵ  sh = ŝ  w = ŭ  x = ŝj  y = j  zh = ĝ

ai = aj  ei = ej  ao = aŭ  ou = oŭ  ia = ja  ie = je  iao = jaŭ  iou = joŭ  uo = ŭo  uai = ŭaj  uei = ŭej  uan = ŭan  uang = ŭang  weng = ŭeng  yu = ju  u post j, q, x = ju


《水浒》中的:

PRONONCA ŜLOSILO DE LA PROPRAJ NOMOJ EN LA ROMANO

La ĉinaj propraj nomoj latinigitaj laŭ la ĉina oficiala sistemo povas esti prononcataj kiel la Esperantaj kun jenaj esceptoj:

ch = ĉ  h = ĥ  j = ĝj  q = ĉj  r = ĵ  s = ŝ  w = ŭ  x = ŝj  y = j  zh = ĝ

ai = aj  ei = ej  ao = aŭ  ou = oŭ  ia = ja  ie = je  iao = jaŭ  iou = joŭ  uo = ŭo  uai = ŭaj  uei = ŭej  uan = ŭan  uang = ŭang  weng = ŭeng  yu = ju  ü kaj u post j, q, x = ju


(说明:其中s = ŝ 显然是搞错了,应该是 sh = ŝ, 如作者的名字,就是 Shi Na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42:37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汉世拼音转写的几个的问题(二)


问题之二:汉语拼音转写成世界语应符合世界语习惯:一个音节不能有两个元音字母


汉语字音中的韵头、韵腹、和韵尾(如果韵尾是由元音构成)在拼音中都用元音字母表示,而世界语的音节构成习惯是,每一个音节只含有一个元音或一个元音加半元音,例如“salajro”和“aŭskulti”中的“lajr-”和“aŭs-”(世界语中复合元音“aj”和“aŭ”不能写成“ai”和“au”)。我们在把汉字的音节转写成世界语时,应该遵守世界语的拼写习惯,例如,汉语中的复合元音 ai, ei, ao, ou, uai, iang 等在转写成世界语时,都要分别写成 aj, ej, aŭ, oŭ, ŭaj, jang 等,也就是将复韵母中的韵头(即介音)和韵尾转写成半元音形式(即j和 ŭ),例如如“天”(tian),“广”(guang)和“老”(lao)这两个字转成世界语应该分别写成“tjan”,“gŭang”和“laŭ”。这是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允许有任何例外,否则国外世界语者会将“tian”,“guang”和“lau”都当成双音节词,分别读成“ti-an”,“gu-ang”和“la-u”。再如,“yu”(玉)转写成世界语是“ju”,而“yue”(月)转写成世界语则为“jŭe”(应该把原来的“ju”改为“jŭ”,再加e),“que”(缺)则为“ĉjŭe”(ĉj + jŭe. 请注意:这里只能用一个“j”);汉语中的“巧”应该转写成“ĉjaŭ”,“拽”应该转写成“ĝŭaj”,“虐”应该转写成“njŭe”,等等。


问题之三:应该按规则统一转写形式


ĝj, ĉj, ŝj 这三个声母在和 -in, -ing, -iŭ 拼合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在世界语转写形式中不需要再加“j”,例如 ĝin(金), ĉing(清), ŝiŭ(休)。这是张老的转写方案和EPĈ方案共同的规则。这一规则用在 ĝj, ĉj, ŝj 分别和“-in”、“-ing”拼合情况的下不容易出错,而用在和“-iŭ”拼合时,稍一疏忽,就可能写出不同的形式来。例如在张老自己撰写的《世界语汉语词典》两个附录《中国主要地名表》和《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中,前者把“九江”市转写为“Ĝiŭĝjang”,后者则将“刘秀”转写为 “Liŭ Ŝju”。这里的“秀”字显然是转写错了。我也常见到“秀才”的两种转写形式:ŝjucaj-o 和 ŝiŭcaj-o(按转写规则,前一种形式是不正确的)。前不久我曾写过一则关于“貔貅”的读音和转写形式的帖子,其中有一段涉及到貔貅的转写形式问题:“‘xiū’这个音节转写成世界语到底应该是‘ŝju’还是‘ŝiŭ’?抑或两种形式都可以?李先生在译本第一卷的前面附了一个汉语拼音和世界语转写形式对照表,但看来李先生本人似乎并未认真按这个对照表把译本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中汉字的世界语转写形式统一起来。”


汉语中的“举”(汉语拼音的形式是“ju”)转写成世界语应该是“ĝju”;“举人”的正确转写形式应该是“ĝjuĵen-o”。而在李世俊先生的译作中我们常可读到“举人”的不同转写形式,例如“ĝŭiĵen”(《聊斋》p. 535), “ĝiŭĵeno”(《水浒》,多处),偶尔也能见到“ĝjuĵen-o”这一正确形式; 在《红楼梦》的世界语译本中,“举人”则被转写成“ĝjŭĵeno”(见《红楼梦》,116回注)。更早的,例如1974年再版的《鲁迅小说集》中则将“举人”转写成 “ĝuĵen-o”。应该避免这类转写形式上的随意性。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严格按规则统一转写形式。否则会让外国读者无所适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43:53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汉世拼音转写的几个的问题(三)


4. 声母“w”和介音“u”的转写形式


汉语拼音中的声母“w”,如“wei”(魏)中的“w”,和作介音用的“u”,如“guai”(怪)中的“u”,怎样转写成世界语,也是一个颇费踌躇的问题。张老方案的解决办法是:声母“w”转写为“v”,作介音使用的“u”转写为“ŭ”;“u”作独立音节使用时,也在前面加“v”。例如:“wei”(魏)转写为“vei”,“guang”(光)转写为“gŭang”,“u”(吴)转写为“vu”。我也注意到在李世俊先生翻译的《聊斋》和《水浒传》中“guang”(光)的转写方式和张老的方式相同,但“wei”(魏)和“u”(吴)分别转写为“ŭei”和“u”。这是两种方案不同点之一。就我个人而言,我倾向于张老的方式。《汉语世界语大词典》中的需要转写的词语也是按张老的方式处理的,例如“武术”转写为“vuŝu-o”。


5. 关于在转写中音节界限的问题


上面提到,作独立音节使用的“u”转写时,按张老的方案,需要在前面加“v”,写成“vu”,但按李世俊先生的写法,仍保持原来形式“u”。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的缺点是和汉语的读音稍有区别,但音节划分明确,不会造成混淆。后者虽然读音和汉语一致,但在词连写时可能会造成音节界限不清的情况。例如,“指望”的拼音形式为“zhiwang”,按李先生的世界语转写形式应该写成“ĝiŭang”。外国朋友该如何读这个词呢?是该读作“ĝi-ŭang”还是“ĝiŭ-ang”(相当于汉语拼音的“jiu’ang”)呢?在李先生翻译的《聊斋》第530页和第532页上我就发现“Jiawang”和“Shiwei”被分别转写成“Ĝjaŭang”和“Ŝiŭej”(外国读者如何读?读成Ĝja-ŭang还是Ĝjaŭ-ang?读成Ŝi-ŭej还是
   Ŝiŭ-ej?)。如果按张老的方式分别转写成Ĝjavang和Ŝivej,则不会发生这样的混乱。“莱芜”(Laiwu)按李先生的方式应该转写成Laju,为了分开音节,必须加隔音符号,写成Laj’u。但如果按张老的方式转写为Lajvu,音节划分很明确,无须另加隔音符号。



还有一个在两种转写方式中都存在的问题,即在汉语拼音中以“n”作韵尾的字和“yan”、“yang”、“yao”等音节连写时,就难以分清音节的界限。例如“jinyan”(经验)、“Hanyang”(汉阳)、“jianyao”(简要)转写成世界语的形式分别是“ĝinjan”、“Hanjang”、“ĝjanjaŭ”。它们也有可能被分别读成“ĝi-njan”、“Ha-njang”、“ĝja-njaŭ”。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提请注意,即隔音符号的作用问题。汉语拼音中的隔音符号为“’”,但在世界语中“’”只作元音省略符号使用。对于不熟悉汉语拼音的外国朋友们来说,隔音符号的作用是完全陌生的。我们在向外国朋友介绍汉世拼音转写法的时候,也必须说明一下隔音符号的作用,指出它在汉语词语的世界语转写形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世界语中的“apostrofo”,而是“silabodivida sign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46:01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汉世拼音转写的几个的问题(四)


结语:



前面我已经将在阅读我国出版的世界语书刊和因编写《汉语世界语大词典》的需要进行汉世拼音转写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供朋友们和有关部门的世界语工作者(如果他们能到这里来读帖的话)思考和改进转写法之用。最后我还想针对汉世拼音转写法总括地说几句。


1. 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自公布后,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批评,抱怨它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但从总体上看,方案还是受到普遍欢迎的,它在推广普通话、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外国人学习汉语、辞书编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事实上,要制订出一套能使各方面都满意的方案来,是很难做到的。汉世拼音转写方案也同样。我在前面提到的两种转写方案,虽然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总体上说,还是成功的。这是应该肯定的事实。


2. 在总体上肯定现行的汉世转写方案,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方案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正因为如此,我才花费一些时间把我所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在这里贴出。我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只是我个人的看法,难免带有片面性,有的问题也许是我的多虑。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我没有发现。希望我的提到的这些问题能引起世界语朋友们对汉世拼音转写法的研究兴趣和使用世界语的有关机构对转写法问题的重视,以便权威机构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制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汉世拼音转写方案来。(也许他们根本不来看帖,或者,即使来看了,很可能对我的意见嗤之以鼻。我的愿望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3. 在没有制订出相对理想的转写方案之前,我们应该认真按现行的方案进行汉世特殊词语转写,不能有随意性。最好能按现行转写方案制订出完整的汉语世界语音节转写对照表。我大致统计了一下,如果不计声调,汉语中总共有416个音节。订制出一个完整的汉世音节转写对照表,我想不应该是一件难事。有了这个对照表,就可以统一和规范汉世拼音的转写形式,避免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出现不同转写形式的混乱现象。这个工作本应由全国世界语协会学术部来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48:3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韵尾“ng”在转写中的处理方式


昨天Komencanto朋友在这里跟帖,谈到汉语拼音中“ang, eng, ing, ong”中g的世界语转写问题。由于世界语中没有相当于汉语中的“ng”的语音,外国世界语者在遇到这类带有“ng”的转写词时,常常多念出一个“g”的音。武汉的彭争鸣(Peng Zhengming)先生经常出国,他有感于外国朋友常把他的名字读出三个“g”来,他便诙谐地给自己取了一个世界语名字“Trigo”(Tri g)。其实有资格用“Trigo”这个名字的,还大有人在呢,比如在下我即是。常州的世界语者张常生(Zhang Changsheng)也是。只是彭兄已在我和别人之先取得了专利,我们就不敢掠美了。


那么,在汉世转写中怎样处理带有韵尾“ng”的音节呢?有两种办法:一是略去“ng”中的“g”,这样外国朋友就不致多读出“g”的音来。这种办法的缺点是:略去“g”之后,便人为地增加了大量的同音词,如cxing-o(磬)就可能和ĉin-o(古琴)成了同音词。另一种办法是仍旧保留n 和 ng的区别,正如现行的汉世转写方案所规定的那样。我个人倾向于后者。理由是:因为已经被联合国认可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是有这两者的区别的。我们可以在介绍汉世转写法时或在书后转写词附表中说明一下n 和 ng 的发音区别,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国朋友多读出 g 的音来。


附:

汉语中带有韵尾“ng”的词数量很多。在我编写的《汉语世界语大词典》中就收有一些带有韵尾“ng”的表示中国特有事物的词语,它们都需要按汉语读音转成世界语。举例如下:


bangzi-o  梆子

ĉing-o 顷;市顷


ĉjigong-o 气功

ĉingji-o 青衣

daŭĉing-o 道情

ding-o 鼎

fangfeng-o 防风(一种中药)

fangĝji-o 防己(一种中药)

gongĉepu-o 工尺谱

ĝangcaŭ-kaligrafio 章草

ĝŭangjŭan-o 状元

jangge-o 秧歌

kang-o 炕

kunĉjang-o 昆腔

kunpeng-o 鲲鹏


laŭŝeng-o 老生

ljang-o 两;市两

pingtan-o 评弹

ŝeng-o 笙

ŝjangŝeng-o 相声

ŝjaŭŝeng-o 小生

ŝŭanghŭang-o 双簧

tanhŭang-o 滩黄

vuĉang-fiŝo 武昌鱼

vutong-arbo 梧桐树

zongzi-o 粽子


转自http://www.elerno.cn/bbs/index.asp?boardid=9&page=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3:51:43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相关内容师父曾经贴过,今日将王老师原帖贴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10:46 , Processed in 0.08483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