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标题: 掌中解脱(由善慧法师主讲) [打印本页]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47
标题: 掌中解脱(由善慧法师主讲)
第一天
  名相注释:
  第一天
  1. 菩提道次第
  菩提谓”觉”觉悟之果,其果而言分三种:
  (1)   声闻菩提:小乘行者发出离心,依四谛十六行相所证悟,其果为”阿罗汉”
  (2)   缘觉菩提:小乘利根依十二因缘证悟,其果为辟支佛
  (3)   无上菩提:大乘行者发菩提心,修行六度成就止观双运,断除烦恼,所知二障,成就果位为佛
  故此中”菩提”涵盖三乘,而其究竟意趣者谓”无上菩提”也
  “道”:道路,路径,即通往菩提的方法
  “次第”:顺序,步骤.依缘起因果而立,谓由前前能生后后
  (『菩提道次第论』,是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循着龙树、无着二大论师的轨道,按『三士道』由浅入深的进程而编成的。『三士道』,是任何一种根机的人,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中间修学佛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本论内容,就是
  对这些过程的次第体性和思维修学的方法,加以如理阐述。「菩提」,指所求的佛果,「道」指趣证佛果所必须经历的修学过程,「次第」就是说明修学的过程必须经历这些阶段,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缺略、紊乱或等(紊乱或蜡等),故名「菩提道次第论」
              ------<<广论>>)
  2. 教授
  谓教导传授,分别有四种,依<瑜伽二十七卷>云:谓有四教授。
  一、无倒教授:对法义无有颠倒之教授,谓说”非法为法”,”法为非法”,即是颠倒,如宣相似佛法亦是颠倒,离此等颠倒教授,称为无倒教授
  二、渐次教授: 谓称其根机,宣说法义,先教习小,后令入大,依循次第, 渐次引导是名渐次教授,
  三、教教授;谓或从如来,或从佛弟子,所闻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减,教授他人,是名教教授。四、证教授:  谓自己所证之法,为欲令他得证,方便教授,是名证教授
  3.劫
  劫有三种。一、中间劫。二、成坏劫。三、大劫。中间劫复有三种。一、减劫,二、增劫,三、增减劫。减者: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增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有二十中间劫。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成已住中二十中劫,初一惟减;后一惟增。中间十八,亦增亦减。
  4.阿僧祗劫
  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数。云何六十?如彼经言:有一无余,数始为一。十一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庾多。十钵罗庾多为大钵罗庾多。十大钵罗庾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十频跋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蹭伽。十?蹭伽为大?蹭伽。十大?蹭伽为婆喝那。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婆。十羯腊婆为大羯腊婆。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十三磨钵耽为大三磨钵耽。十大三磨钵耽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十大揭底为拈筏罗?。十拈筏罗?为大拈筏罗?。十大拈筏罗?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搀。十跋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于此数中,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企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算计不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
  5.俱胝
  量词,一俱胝等于一千万
  5.如意宝
  梵语摩尼,又云末尼,华言离垢,即珠宝也。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故圆觉钞又云如意。谓意中所须财宝衣服饮食种种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为宝。
  7.班智达
  通达五明的智者,五明者: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
  8 周遍行苦
  谓三苦之中的行苦
  9.双运金刚持位
  即佛位
  10.心相续
  相续有二,谓身与心,此指内心
  11.梵天
  (界名)色界之初禅天也。此天离欲界之淫欲,寂静清净,故云梵天。此中有三天:第一梵众天,第二梵辅天,第三大梵天,但常称为梵天者,指大梵天王,名曰尸弃,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初来请转法轮,又常住佛之右边,手持白拂
  12.帝释
  (天名)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略云释提桓因。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48
名相注释---第二天

1 科判

即提纲,脉络,科谓科目,判谓判别,提纲挈领,论典中其内容之分判,数量及次第之决定,古代多以天干地支及五行来判,以此明了论之结构,前后次第

2 三种决定
(1) 体性决定
即法之体性,如地为坚硬性,火为暖性,三士道亦有各别之体性
(2) 数量决定
缘起法性,于因果上数量决定,如决定只有三士道,非四士道,亦非二士道,以其数量决定故
(3) 次第决定
于因果上,次第亦当决定,如必先发起出离心,方能生起菩提心,而非颠倒

3 阿?黎
即教授师

4 阿兰若
译曰无诤声,闲寂,远离处。离人里五百弓之处。
寺院之总名。是比丘之住处. 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或翻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

5 僧伽蓝
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

6 婆罗门
婆罗贺摩拿的简称,为印度四姓之一,华译外意、净行、净志、静志等,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

7 瑜伽师
“瑜伽”为相应之义,三乘行者、由闻思等次第习行如是瑜伽,随分满足,展转调化诸有情故;名瑜伽师

8 三摩地
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

9 别解脱律仪
别解脱是戒法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故名“别解脱”。因合于律仪,故又名“别解脱律仪”。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遇缘对境,便有防止恶行的作用,名为别解脱戒。
七众别解脱戒,连近住戒在内,共有八种戒相:一、比丘戒;二 比丘尼戒;三、正学女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近事戒;七、近事女戒;八、近住戒

10 噶当派
中国藏传佛教宗派。噶,藏语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以修行。即所谓:一切佛语现为教授
1042年阿底峡应阿里古格王室之请入藏传教,住托林寺,著《菩提道灯论》,开示“三士道”次第。1045年仲敦巴•甲哇迥乃去阿里迎阿底峡至卫藏传教,并从阿底峡学习9年,尽得其传。1056年仲敦巴应藏北当雄地方之请,前往建立热振寺,为此派建立之始。

11    噶当三种传承
①    教典派。自博多哇传出。以较为重视学习佛教经典而得名。教典派传述阿底峡的佛学思想体系,认为一切经论都是为解脱设教,该派是在诸大教典基础上讲解”道次第”
  五部大论与道次第合修,即称为”教典派”
  此属具广大慧力精进之人,藏传寺院中,按传统    学习,显宗五部大论需经十五年左右,此乃广大    精深之闻思
②    道次第派.自贡巴瓦传出,配合<<圣教次第>>讲解”道次第”比前稍简略
  以闻思<<道次第广略论>>而修者,即称为”道      次第派”
  此类不需学习五部大论,以专精菩提道次第广,    略论而修
③    教授派。自京俄哇传出。以较为重视师长的指教,注重实修而得名
  在<乐道><速道>等简略教授基础上,具足一切    道的要点来修, 即称为”教授派”
  此类对于慧根不深,心力不广,无多闲暇,而又    欲求道次修法者,最为适机,以省略诸多思辩,    依师教言,直取扼要,故亦能成就

12    悉地
成就义, 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48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天


掌中解脱---第二天

名相解释

1 三主要道

2 二大车轨

3 教授 阿?黎

4 噶当派,噶当三种传承

5 科判

思考题

1 佛经的心要精华是什么?

2 什么是”三清净门”?哪三事是最重要的前导?

3 道次第引导科判分几科?

4 作者有何殊胜?道次第作者是谁?

5 <般若经>中的全部隐义是什么?

本期讨论重点:

1 观察作者殊胜与我们修行有何关系?

2 从尊者阿底峡的传记中,你对修行和道次第有何感悟?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49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三天


掌中解脱---第三天


问题:

1 为何”菩提道次第”超胜其他教授?

2 什么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无违”是何义?分几种?

3何谓”悟入教授”? 何谓”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此与”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有何关系?

4 什么是”佛陀密意”?如何获得?

5 “极大恶行”是何?如何遮止?

6 什么是”三别法”?”所诠”为何圆满?为何”易于受持”?

7 听闻轨理分几?闻法有何利益?菩萨地中的”五想听闻”是何?

8 为何要对法及法师发起承事?何谓承事?如何发起?

名相解释

1圣教

2 教圣教 证圣教

3三乘

4 闻思修 三慧

5 断器三过 依六想

本期讨论重点:

1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
我们所学的与所修有何关系?闻思修的关系为何?所谓”实修”指什么?一切所学能融入实修中吗?若能,如何融入?着重探讨如何将<掌中解脱>第一天及第二天教授内容与自身日常实修进行融入配合

2 听闻轨理
应该如何听经闻法?听闻与实际修行有何关系?如何断器三过?依六想中,最重要的是何?如何配合听闻轨理来学习<掌中解脱>?


实修指导:

1 建立”不舍弃佛法一字一偈,一切圣言皆能现为教授”观念,并将日常所闻所学,现为实修教授,观察自身能否做到,将每日所学视为实修教授

2 检查自身平时听闻之方法,是否如法?对于错误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弥补

3 将所学所闻一切佛法,作为法镜,鉴照自身过,莫观他人非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49
第三天


名相注释:
1 三藏,四续部
经律论
经藏:又称素?缆藏,旧曰修多罗藏,译曰?,圣人之言说,能贯穿诸法,如?之贯花?,故喻之以?。
律藏:又称毗奈耶藏,旧作毗尼藏,译曰灭。灭三业过非之义。别名优婆罗叉,译曰律,毗奈耶之教能诠律,故别名谓之律
论藏:又称阿毗达磨藏,旧作阿毗昙藏,新译曰对法,以对观真理之胜智而名。旧译无比法,亦称胜智而谓为无比。此藏生对观涅?之无比胜智,故名阿毗达磨。别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论诸法之义。此藏所诠论诸法之性相,而生胜智,故别名为论
四续部
金刚乘中之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2 涅?
涅?,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名寂。即功德圆满,障碍永除之义
或称灭度.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
分三种:
有余涅? 无余涅? 无住涅?

3 ?伽沙
旧称恒河沙, 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

4 阿罗汉
 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二页云:问:何故择灭亦名阿罗汉?答:应受供养故。谓阿罗汉、总目应义。无有世间上妙供具、择灭涅?不应受者。复次罗汉、名应;阿之言不。择灭涅?,于诸界趣,不应流转;故名不应。复次罗汉、名贼;亦名为怨。阿之言无。涅?中无烦恼怨贼;是故择灭、名阿罗汉。
简而言之,断尽烦恼即成阿罗汉,通常所指乃声闻乘之四果阿罗汉也

4 所缘
心识曰能缘,心识之所对云所缘, 所缘即境也

5 能诠,所诠
对所诠而言。诠为诠显经典之文句,以能显义理,谓为能诠。所显之义理,谓为所诠。
诠即是解释, 所诠即是所解释的是什么

6 闻思修 三慧
一、闻慧,闻所成慧,依见闻经教而生之智慧。
二、思慧,思所成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
三、修慧,修所成慧,依修禅定而生之智慧

7 薄伽梵
即佛也, 薄伽梵者:破诸魔故。能破四种大魔怨故;名薄伽梵。四种魔者:一者、烦恼魔,二者、蕴魔,三者、天魔,四者、死魔。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

8 瞻部洲
即现在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或称地球

9 七圣财
见道以后之圣者. 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
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为成佛之资。
三、戒财,谓戒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为成佛之资。
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
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
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爱想,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
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见止持会集音义。

10如所有性 尽所有性
如所有性:指空性
尽所有性:指缘起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0
第二天有关问题答复


答复如下:


1. 婆罗门授以皈依发心,此时阿底峡尊者以何为皈依?
  以三宝为皈依,婆罗门为古印度四种种姓中最高者,婆罗门与婆罗门教不同,一是种姓,<俱舍颂疏贤圣品三>曰:‘此云净志,远烦恼故,同勤息义。’<仁王经良贲疏中二>曰:‘婆罗门,此云静志。’
而婆罗门教乃是古印度婆罗门种人专奉的教法,以大梵天神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
如在<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经>中:"....其城中有大婆罗门主。名曰妙梵。婆罗门女名曰梵摩波提。弥勒托生以为父母。.....
所以阿底峡尊者由婆罗门而受皈依

2。"你为何想舍弃有情去求成就?"
为何成就大印殊胜悉地要舍弃有情?
  舍弃有情是不能获得殊胜悉地成就的,也就是离开利益众生的发心,是不可能成就佛位的,文中:是尊者示现,认为"现在应修密咒梵行,以获果位,"而其上师为尊者开导劝请

3。一切以缘起为重故
为何以缘起为重?如何如法构成缘起?
  业果即缘起,缘起即因果,所谓"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因地若真,果无迂曲,然缘起甚深,非凡情能测,故多以口传教授,或对缘起空性有所领悟,简而言之,在种善念及善行,取舍业果,最为关要

4。把所有的黄金都带到印度去,尽一切可能请尊者班智达来藏
黄金在佛教中的作用。为何以黄金礼请尊者班智达?
此显对法及尊者之殷重也,殷重在心,然其表象需籍事相而显,如马尔巴之弟子求法时,被师索全部资财,最终连跛脚山羊亦供,此乃上师考验弟子之供施之心,能否圆满,非图资财,所以在佛法中,会看到有些法需黄金可求,非是要财,是要求者一番心也,然此中亦有籍此敛财,故应慎重,其差别者,在于利己还是利他也


5。在至尊大宗喀巴的教法中,不仅有阿底峡尊者全部的教法,而且具有能在浊世短暂一生中成就无学双运的无上甚深奇妙教授。如果认真研读的话还可以发现:在大师所说的那些"道次第"中,还包括有噶当派祖师"道次第"中所没有的许多甚深奇妙教授。
噶当派祖师"道次第"中所没有的许多甚深奇妙教授可为佛说?

此中乃显宗大师教法之殊胜,为囊括所有教修行法,其中除了继承噶当教法外,最重要者乃是宗大师由修法成就而能亲见本尊,即文殊菩萨,尤其对空性抉择,以及密法诸多要诀从文殊本尊处而得,亦是佛所说,以承传故,故此等乃噶当中无者,惟宗大师所独具开显,这也是大师被誉为"第二法王"原因之一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0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四天


掌中解脱---第四天

问题:

1 正以教授引导弟子次第分几?

2 为何将道之根本依止知识法放在最前?其中分几?

3 修分几阶段?座上修分几?

4 加行法有几种?

5 扫净有几种功德?此与修法有何关系?扫净究竟是在扫除什么?自己每日有在做扫除吗?

6 什么是无谄诳?分几?

7 为何要端严陈设?如何端严陈设?

8所供净水应具备哪些特点?以及相应能感何种功德?

9 一切修法之初最重要的是什么?


名相解释

1 身语意所依

2 五邪命

3 身具八法

4 皈依境

5 五部上师

6 四魔

7 谤舍正法


本期讨论重点:

1 修-----怎样处理修行与现实中的矛盾
什么是”修行”?修行与日常生活二者矛盾吗? 二者有何关系?能够统一吗?
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加以解释,并找出解决方法
“我很忙,我没时间修行”
“我很忙,因为要修行,所以无法做事”
“等我事情忙完后再去修行”
“要么舍弃修行,要么舍弃事业,如果修行就无法做事,如果做事也无法去修行”
“是应该等事业成功后,再去修行,还是先修行后再做事”
怎样判分座上修和座间修,如何将自身一日所作划分为正修与座间修?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6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天2


思考题:

1 正修念死分几方面?何谓三根本九因相?

2 死决定吗?如何证明?四大山王喻意什么?

3 寿数可以增添吗?寿命依靠什么决定?现在有所谓:医学发展了,人类寿命可以增长,那与此矛盾吗?

4在生时无闲修法, 那么观察自身几十年来,真正用于修法的时间是多少?自身现在每天有多少时间修法?真
正专心修法而不散乱又有多少?

5 为什么要生起必须修法的决定?死期为何是不定的?

6 明日与后世,何以判断谁先至?现在能保护我们不死的是什么?死缘有哪些?

7 何以判断,身极脆弱?法可以等到把事情做完再修吗?

8导致我们大多数人正法匮乏的是什么?为什么?

9 为什么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余”是什么?

10 如何修习死相?为何要如此观想?念死无常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7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一天


思考题:

1 死后心识是断灭的吗?为何?如果延续,将会去哪里?什么是真正的长远考虑?

2决定我们去善恶趣靠什么? 我们有方法可以知道自己死后去何趣吗?

3出离心和大悲心的主因是什么?为何?为何在念死无常后要观三恶趣苦?

4 地狱苦有哪些?分别加以阐述,堕八热地狱一一所造因是何?何谓无间地狱?

5 近边地狱有哪些?八寒地狱堕入之因是何?何谓独一地狱?

6 地狱在何处?我们离地狱有多远?决定我们是否去地狱是依靠什么?

7 饿鬼道有哪些苦?总苦是何?别苦是何?自身有否具有投入饿鬼之因?

8 畜生道有哪些苦?总苦和别苦分别有哪些?与现在自身相比,如果当自己堕入三恶趣中时,会是如何情形?

9 三恶趣离我们遥远吗?自身在观察三恶趣苦时,是如何的心态

10 念恶趣苦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8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二天


思考题:

1 能拯救我们不堕入恶趣的依怙是何?方法是什么?趣入圣教最胜之门是何修法?

2 何谓皈依?清净皈依取决于什么?三士发心的皈依是何?观察自身有否清净皈依体,自身属三士皈依的何种?

3 皈依境是何?为何说对此不清,就不可能有清净皈依? 何谓三皈依, 皈依佛是指皈依佛像吗?皈依法是皈依经书吗?皈依僧是皈依僧人吗? 分别阐述何谓世俗,胜义之三宝.

4 为何皈依要三宝,不全可以吗?为何解脱和成佛需三宝全备?三宝为何不能缺少?

5 佛宝功德的四项原因是何?佛功德有哪些?法功德是何?僧功德有哪些?

6 由知差别门皈依分别有哪些?何谓由承许之门皈依?

7 “有谓佛教和其他宗教是殊途同归,只是方便有所不同,道理都一样,证悟也一样”这样说法对吗?为什么?”有谓:我什么宗教都皈依,佛法只是我研究课题之一”这样的有三宝皈依体吗?

8 皈依的标准是何?何谓:普通皈依?殊胜皈依?

9皈依的利益有哪些? 什么是佛教徒?内外道的差别是何?为何皈依是一切律仪的基础?

10 皈依学处分几?皈依后不应该做的有哪些?应修学处是何?观察自身有做到吗?共同学处有哪些?修习皈依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3:58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三天(1)


思考题:
1 为何深信业果是一切安乐之本?何谓世俗正见?其理为何?

2 业果总相是何?什么是业?业决定是什么?有问”既然业是决定,为什么世间上却看到很多做善行人命苦,
做恶之人享福”此与业果决定矛盾吗?如何解释?

3 业会增长吗? 为什么?

4 何谓”未造业不遇,所造业不失”? 那么我们所有的苦乐遭遇是由何决定?

5 佛教是主张宿命论吗?业果决定,一切由业生,其与宿命论有何不同?

6 思维业果总相,其一一与修行有何关系?

7 何谓”黑白业”?快乐和痛苦的因分别是何?

8 何谓十不善业?身口意分别右哪些?每一种业各有哪些因素?

9 如何判断杀生业道成不成就?(意:什么样构成杀生?)

10 不予取(偷盗)有哪些因素构成?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1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三天(2)


思考题:

1 欲邪行与妄语分别由哪些因素构成业道?杀盗淫如何对治遮止?

2 分别解释口业四种业道,最易犯的是何种?如何对治遮止四种口业?

3 意业道三是何?如何构成业道?如何对治?

4 如何判断业的轻重?此与修行有何关联?如何将其用于断恶修善?

5 业果有几种?何谓异熟果? 何谓等流果?有几? 分别阐述十善恶业之领受等流,及造作等流

6何谓增上果?十善恶业之增上果一一是何?思维此三果对修行有何帮助?如何取舍?

7 白业道如何圆满?具力业门分几?福田门力是何?何谓所依门力?何谓性罪?遮罪?事物门力是何?意乐门力
中何者为最?如何将其四门配合修行?

8 异熟功德分几?其作用是何?如何得到?

9 如何取舍业果?什么是四力忏悔?凡所造业皆感果吗?

10 菩提道次第证德的”端倪”是从何开始?思维业果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1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四天


思考题:

1 共中士道修心分几?发起求解脱心的方法是何?
何谓”解脱”?什么是”轮回”?”有漏取蕴”?”四生”?

2 何谓”谛”?四谛是何?其与修行有何关系?四谛为何先讲苦谛?

3 轮回总苦有哪些?无定过患指什么无定?无饱足指何?

4 数数舍身与数数结身是何?解释”积集皆消散.崇高必堕落.会合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5 无伴过患是何?轮回的体性是什么?

6 人有哪些苦?生苦如何观?老苦有哪些?观察自身老苦现起否?

7 思维自他病苦有哪些?死苦是何?爱别离及怨憎会苦是何?求不得苦有哪些?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何?

8 思维苦意义为何?思苦是使人消极的吗?有说”做人应该乐观,思维无常,苦,带来的是悲观厌世”此说法对吗?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乐观与悲观”?

9 非天及天人分别有哪些苦?三苦是何?什么是”周遍行苦”?

10 轮回中有快乐吗?如果没有,那我们通常所谓享受的五欲快乐又是什么?出离心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2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五天


思考题:

1 出离心的标准是何?何谓求解脱心?集谛轮回流转次第如何思维?烦恼发生之理是何?轮回的根本是什么?

2 什么是烦恼?有哪些?了解烦恼与修行有何关系?什么是根本烦恼?何谓贪?如何对治? 何谓嗔?为何说嗔是所有烦恼中摧毁善根的罪魁.引入恶趣的祸首?如何对治?

3何谓慢?为何是烦恼?如何对治?何谓无明?有几种?其与坏聚见有何关系?其对治是何? 何谓疑?一切怀疑都是烦恼吗?如何对治?五烦恼见是何?一一述之?如何一一对治?

4所有烦恼的根本是什么?如何对治?何谓我执?我所执?

5烦恼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一一对治断除?烦恼有什么过患?我们最主要的敌人是何?为什么? 何谓思业?思已业?烦恼所造的业分几种?

6死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何谓死缘死心?其触发的对象和世间是何?何谓四有?中有是什么?

7有情是如何结生相续的?(如何投生的)略述生死轮回图之意?

8 十二缘起是何?一一述之,其与修行及脱离生死有何关系?缘起是何义?何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十二支圆满需要几世?十二支归纳成三重缘起是何?最主要的是什么? 根本应该断除的是何?

9 如何断除轮回?依靠什么身来断除?斩断轮回根本所依靠的方法是什么?戒为何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何关闭犯戒之门?

10 中士道主要修习何法?观察自身的烦恼状况.如何加以对治.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2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六天


思考题:
1 为何说仅求个人解脱,出离轮回是不够的?为何应当一开始就直入大乘?修习出离心真正的目的是何?

2 发菩提心有何利益?何谓大乘小乘?大小乘是以何来划分?凡是修习大乘佛教或金刚乘的都是大乘行者吗?为何?空性与菩提心有何关系? 何谓有励力?无励力?修心的三个阶段是何?

3何谓佛子?此章所说的佛子与皈依章中”以得皈依为入内道佛子”中的佛子一样吗?为何?阿罗汉是此章中所谓的佛子吗?为何理解菩提道次第要比得神通更为可喜?

4为何发菩提心能映蔽声闻?八万四千法蕴的心要是何?为何说是最胜福田? 速疾圆满资粮及净罪,最殊胜的是依何?现实和究竟的目标靠什么能快速成就?

5我们最好的护身符是何?为什么?速疾圆满一切地道功德是依靠什么?什么是二资粮?

6世出世间的快乐有何而生?为何说菩提心是一切众生安乐的根本?一切法心要中的心要是何?有谓快速成佛的口诀.密法.禅定.空性.如果这一切离开菩提心而去修持能成就圆满吗?为什么?离开菩提心有另外成佛的方法吗?为什么?

7不修菩提心能成佛吗?为何?有说临终后到极乐世界不也可以成佛吗?此说对否?为何?又有谓成佛主要依靠空性.禅宗不也有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之说吗?如何解释?

8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依靠什么生起?是不是有所谓”只要有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生起的方法是什么?

9 什么是七因果门修心?其与自他换修心传承分别是何?二者有何关系?何谓七因果?

10 为何第一先修平等舍?如何观修?修习平等舍是让人变得亲怨不分?六亲不认吗?为何说没有永远的亲友和永远的仇敌?其修平等舍目的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3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七天


思考题:

1 我们修持的中心是什么?何谓知母?何谓随信行?随法行?于彼二者需用何法令生知母?应该运用正理是何?

2 如何成立一切有情皆做过自身母亲?一切有情皆能成佛吗?为什么说我们受生的次数要多过有情的数量?

3 修知母时次第应如何观?有说既然都做过自己母亲那应该认识?如何释之?为何要观一切有情是己母?知母生起之量是何?

4 应如何念恩?观察自身有否时常念恩?为何要在平等舍的基础上再念恩?为何不一开始念恩?

5 何谓报恩?应如何报恩?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抛弃父母去修行,是不孝吗?何谓孝道?究竟的报恩是什么?

6 何谓悦意慈?与欲令具乐慈有何差别?慈法八德是何?修慈的所缘.行相.次第.方法.及生起之量分别是何?

7 何谓悲?与大悲是一样吗?成佛的不共亲因是何?菩提心的强弱依何而定?修大悲心的所缘.行相.次第.方法.及生起之量分别是何?

8 何谓增上意乐?其与报恩有何区别?声闻有增上意乐吗?

9 为什么我们要修行成佛?成佛是为什么?发起利他心的基础及正行分别是何?何谓五浊恶世? 既然我们现在处在浊世?为何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好运和良机是前所未有的?

10 何谓有励力的觉受?这是真实菩提心吗?真实之量是何?什么情况进入大乘资粮道?菩提心按体性分为几种?是何义?按方式分几种?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3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八天


思考题:

1 何谓自他相换?是换什么?自他相换的传承是何?修心七义的作者是谁?此法有何殊胜?何谓”胜利归于他.亏损则自取”?

2 大乘道的方便和智慧是指何?修心七义是哪七义?何谓开示加行基础法?

3 何谓两种菩提心?依何而分?修心七义中其二者次第如何?

4 自他相换中的平等心是何?与七因果中的平等舍是一样吗?自他为何是平等的?如何平等?

5 何谓我爱执?其有何过患?其与我执有何差别?”众过归为一”是指什么?为什么?所谓的驱魔是指什么?无始以来让我们在轮回中受苦的是什么?

6 何谓他爱执?爱是烦恼吗?如何简别?何谓”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生.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如何理解自利利他?自利是善法还是恶法?

7 他爱执有何利益?如何理解”思众皆有恩”?有说我现在的一切受用,皆是靠自己创造来的,其他有情于我何甘?有何恩德而言?对此如何理解? 离开有情能成佛吗?为什么?

8 何谓取舍修法?为何要取舍?如何作取舍?应如何观想?

9 违缘是一定障碍我们修行的吗?为什么?如何将其转换为菩提道?有几种方法?当我们面临疾病.贫穷.种种障缘时应如何对待?

10 我们有面对违缘的勇气吗?通常当违缘现起时?我们是如何对待的?我们有抱怨他人.指责他人.或灰心沮丧.还是求于外道?此与下中士道修行有联系吗?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3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九天(1)


思考题:

1 两种菩提心教授合一修法共有多少所缘?一一是何?何谓以果为道发心法? 当我们遇到悦意不悦意及平常境时应如何对待?

2以加行转变法是何?一一述之.当痛苦和灾难降临时.修心者应如何观想?何谓遇缘即修习?

3一生修持之总纲是何?五力是什么?如何将之运用到一生修持及一日.一座修持?

4 牵引力是何?观察平时自身受何牵引?应如何改变?何谓白法种子力?观察自身平日串习力是何?所谓对治力是对治什么?应如何成办发愿力?

5 何谓临终五力?其与前之五力有何差别?及与净土法门有何关系?什么是大乘迁识法?其与普通迁识有何差别?

6 何谓临终白法种子力,临终前应如何安排财物?为何如此?

7 临终发愿力是何?不发愿往生净土就一定不能往生吗?为什么?临终威仪应如何?

8 往生法共有几种?何谓净土法门?破瓦开顶后就一定能成就往生净土吗?

9 修心纯熟之量是何?诸法归一要是指什么?修行进步的标准是何?何谓二证取其主?

10 常怀欢喜心指何?何谓五大纯熟相?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4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十九天(2)


思考题:

1 何谓三昧耶?什么是修心三昧耶?十法行是何?

2 何谓常学三总义?一一释之?什么是心改身如故?此与表里一致矛盾吗?应该如何对待修行产生的功德?

3 对待他人的缺点和过失应如何?先治重烦恼.观察自身应该对治何种烦恼?以及自身做了善事后,有希求得到好报吗?

4 何谓杂毒食?不可讲情义是指何?什么是沙门四法?观察自身在遇到他人的攻击时是如何面对的.他人有难时应如何对待?刺其心指何?

5莫推诿他人指什么?修心法是用来降伏对治什么的?如何对待众利?天变成魔是何义?观察自身得到的快乐有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吗?

6 何谓学处?众瑜伽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治愈一切烦恼疾患.消除一切障难的是什么?初后应修哪二事?

7 对待二境应如何安忍?二戒是何?什么是三难事?应如何做到?三主要因是什么?不可退失的三种是何?何谓具三不舍离?

8 修心的对境能有偏党吗?为什么?特殊的对象是哪些?应该如何修习?修法应待缘吗?为何?修主要是指什么?

9 六颠倒一一是何?如何对治?轻尝便舍是何?应如何避免?何谓专修习?修心法为何要用观察修?为何说利益有情是我们修行的本份?

10 何谓禀性不暴戾?喜怒莫轻发?观察自身有否做到?帮助他人时有否会有得到回报的指望?若他人对自己恩将仇报时应如何对待?

背诵修心三昧耶及修心学处.并逐一检查自身能否相应?力图每日做起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4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十天


思考题:

1三世诸佛所履行之道是什么?为何要学习菩萨行?佛的法身与色身靠什么获得?何谓佛子行?包括哪些?

2 六度是何?何谓布施度?其与布施是相同的吗?其体性是何?分几种? 何谓财施?包括哪些?什么是清净的布施?如何做到?法施是何?在家人如何修法施?

3何谓无畏施? 布施度圆满相是何?如何增长舍心?染污布施产生过失的有哪些?与身.受用.善根分别有关的四法应如何修习?

4 何谓戒度?分别有几?戒波罗蜜多圆满相是何?何谓三律仪?律仪戒就是别解脱戒吗? 何谓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有哪些?如何做到?

5 忍的体性是何?分几种?其分别对治的是什么?为什么不消除嗔心会有十分严重的后果?

6 何谓耐怨害忍?如何克服和消除嗔心?如何降伏一切敌人?真正的敌人是谁?有说:我之所以生气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对方的原因才使我生嗔?对此如何对治?

7 嗔心生起的因缘有哪些?有什么样的理由可以让我们不对对方发怒?当自己受到伤害时应如何修忍辱? 忍辱就是忍气吞声吗?二者有何差别?为什么说我们要对伤害我们的人心存感恩?

8 何谓安受苦忍?为何说要将痛苦视为庄严?安受苦忍分别有哪些?何谓定解法忍?观察自身能修习三种忍辱吗?如何将其一一做到?

9 精进是何?为何说其是一切善法之最?精进的障碍有哪些?如何一一对治?

10 何谓懈怠?如何将对善法的懈怠与对恶法的勇猛转变过来?精进有几种?一一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4:05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十一天


思考题:

1 何谓奢摩他?内外道禅定有何差别?修习奢摩他的目的是什么?依止奢摩他的资粮有哪些?

2 什么是住合宜处?需具有哪些条件?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3 何谓是少欲知足?清净戒律与修定有何关系?断诸杂务指哪些? 何谓断五依八?离此能修成禅定吗?为何?

4懈怠指什么?如何对治?成就奢摩他,有何功德?何谓信.欲.勤.安?如何消除对学习产生的懈怠心?

5 忘失教授指何?这里的教授指什么?如何对治?修定一定要有所缘境吗?为什么?修定最殊胜的所缘境是何?何谓正念?有哪些差别?如何具足?

6 昏和沉有何差别?沉没分几种?何谓明分?住分?有力?无力? 何谓掉举?其差别有哪些?什么是正知?如何具足?

7 不作行指何?对粗细沉没及掉举如何一一对治?

8 何谓作行?其对治用何法? 八断行是如何一一对治五过失的?

9 初修习者应修多少时间?多少座合宜?何谓心不散乱?紧握行相?修定时如何把握好明分住分?

10 简述修定时应如何观修之理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6:18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十二天


思考题:

1 何谓九住心?其与修定有何关系?何谓内住?续住?其二有何差别? 安住与近住是何?分别对治的是什么?其二有何差别?

2 何谓调伏心与寂静心,分别对治是何?其二有何差别?第七住,第八住,第九住心分别是什么?有何差别?

3 粗细沉掉在九住心中如何分别而断?断除沉掉就能得定吗?为何? 阐述九住心修行得止的顺逆次第,

4 六力是如何成办九住心的?四作意是何?其与九住心有何关系?

5 生起奢摩他之量是什么?两种轻安中如何次第生起?成就止有何好处?何谓修定的无谬之道?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修定发心?

6 何谓毗钵舍那?凡是毗钵舍那皆是空观吗?为何?何谓智慧体性的毗钵舍那?

7 无我有几种?什么是我?何谓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无我?定中修如虚空有几种扼要?

8 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了脱生死吗?为何?解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何?

9 通达空性必备的资粮有哪些?佛教四宗是何?何属大乘?何是小乘?什么是空性见?凡是空性见都一致吗?我们应追求哪种?为何?

10 见本尊有几种情形?空性是如何通过闻思修成就的?解释”先遮止非福.中间当破我.后断一切见.知者为善巧”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6:18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十二天(2)


思考题:

1 何谓所破决定扼要?所破是何?所言”我”者指何?常见和断见指什么?如何寻求所破?

2 在所依补特伽罗之上对”我”的执着有几类情况?分别是何?

3 何谓俱生我执?如何观察其显现之理?什么是实执所缘境?

4 何谓周遍决定扼要?什么是一.异?谛实一与谛实异?我与蕴若是一体有何过失?

5 我与身心是一体的吗?为何?我与蕴若是异体有何过失?

6 在确定所破”我”没有时,决定智具有哪些特点?何谓自性我.名言我?

7 后得修如幻化是何?何谓缘起?缘起与性空矛盾吗?有何关系?若我是无.则造业感果者是谁?

8 我究竟是有?是无?抉择法无我分几方面修?什么是有为法?无为法?如何抉择色无自性?心无自性?不相应行无自性?

9 如何抉择无为法无自性?空性是实有的吗?

10 毗钵舍那如何生起?生起之量是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6:19
掌中解脱专题辩论题


掌中解脱专题辩论题

1 解释何谓菩提道次第?菩提是何义?道指什么?为何要依次第?何谓显宗?密宗?有说汉地的佛法是显宗,藏地的佛法是密宗,修显宗就是念佛,参禅,学密就是念咒,菩提道次第是密宗,此说对否?为何?佛法中有顿悟与渐悟之分?渐悟须循次第,顿悟须否?为何?

2 道次第有何殊胜?有说佛法博大精深,其中有专门谈修行的,也有一些诸如,故事(本生传)典故,天文,地理,如世界的形成(三千大千世界),构造(如须弥山之世界观),人类的起源等等,这些不属于修行的范畴,所以佛法讲的道理有些是用来修行的,有些只是知识,学说,此说与一切圣言皆为教授形成矛盾,请解释

3 学习佛法是让人变得消极吗?请对方回答,在佛法中是如何理解积极和消极的,出家是一种逃避吗?出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4 修行为何要依止善知识?有说那是低层次的根器所作,若根器好,可以无师自通,对否?为何?什么是上师?活佛?凡是出家人或活佛都是上师吗?为何?上师与根本上师有何差别?依止善知识是少好?还是多好?(即依止一位乃至多位)

5 什么是皈依?学佛修行就一定要皈依吗?为什么?学佛所皈依对象是何?判断是否佛弟子的标准是什么?凡是参加过皈依和有皈依证的就是佛弟子吗?如何才能成就真正的佛弟子?皈依和依止有何关系?

6 请阐述在道次每科所缘中,从依止善知识,思维暇满,无常,恶趣苦,皈依三宝,明业果,观轮回苦,一切有情苦,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断与所修的是何?

6 所谓的修行指什么?什么是修?修什么?如何修?有说修行既然是修心,那么所谓的庄严陈设,上供下施,礼拜,放生,诸等所作,只是形式而已,只要心好,"佛在心头坐,就可酒肉穿肠过",修行不必拘于形式,此说对否?为何?禅宗六祖有云:"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不修不行,才是最高境界,对否?为何?

7何谓烦恼障?所知障?有说:所知障就是学法越多,知道的越多,就愈有障碍,所以应该一门深入,只须专念一句佛号,专诵一部经就能成就,故不需广学多闻,只要明心见性就一切通达,一通则百通,闻思只是研究理论,纸上谈兵而已,应该实修,故举禅宗中诸如六祖大师等,虽不识一字,亦可开悟,我等何苦如此广学周折,应该效仿先贤(如禅门等)寻求开悟见道,此说对否?为何?

8 大乘五力及临终五力是何?有否差别?若有是何?临终发愿以何最为殊胜?此之发愿与发愿往生净土有否矛盾?为何?往生净土就代表成佛吗?为什么?

9为何说一切有情皆为自己母亲?如何成立有前后世?佛法讲因果,说善有乐报,恶有苦报,为何现见世间上,多有好心不得好报,造恶而有享福报者,其中矛盾请对方解释

10 修定(修习奢摩他)就是在座上什么都不想吗?有说修定就是要断除妄想,所以一切心念,无论善念恶念,皆是妄念,皆应断除,犹如晴空朗日,被云所遮,其云无论白云黑云,皆是障碍,对否?为何?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吗?修习空性会障碍缘起吗?为何?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6:20
<掌中解脱>思考题---第二十三天.二十四天


思考题:

1 修法至何时才能进入密宗?没有显教基础可以修密吗?为什么?为何说密宗教法要比佛还稀有?

2 何谓四摄?其中之布施与六度中施度有何差别?如何将其运用于日修中?

3 以仪轨受持发心有几种?是何?何谓愿心学处?分别是何?四黑法和四白法该如何修?

4 行心学处有哪些?没有受持愿心,能修持行心学处否?为何?

5 论述成佛之路(即修行从显至密的每阶段)
作者: packoro    时间: 2010-4-27 16:20
掌中解脱笔试题考卷


掌中解脱笔试题

姓名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方式:开卷___闭卷___

(请在开卷闭卷中标明不同颜色笔,并且打√ 要求尽力闭卷,在闭卷答完后,剩下题若有无法答出者,请用另外一支不同颜色笔,选择开卷答复)
一 名相解释: (要求写出要点)
1 菩提道次第四大殊胜   2 六加行
3身具八法           4七支供
5断器三过 依六想     6 暇满十八种条件
7三根本九因相       8 三苦六苦八苦
9 四谛十二缘起       10三慧三学

二 问答题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阐述)
1 一切修法之初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取心要指什么?应该从何时开始?为什么?

2 你为何要学佛?如何消除对学习产生的懈怠心?   

3 什么是观察所修之法?为何要观察?

4 一切生中值遇善知识与匮乏善知识由何决定? 如何具足弟子德相?

5 何谓皈依?清净皈依取决于什么?三士发心的皈依是何?

6 业果总相是什么?何谓四力忏悔?如何将具业力门配合自身止恶修善?

7 什么是现世的虚荣? 如何去克服?现世的八风是何?如何对治舍弃? 佛法和世间法是对立的吗?若是.为何佛有说:佛法不离世间觉?

8 生起烦恼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我们当前而言,怎样对治烦恼最为有效?

9 三主要道和三士道关系.为何要建立三士道?

10 违缘是一定障碍我们修行的吗?为什么?如何将其转换为菩提道?

三 描述题
画出皈依境图(标出五部上师,金刚持,及显密佛像,菩萨,声缘,护法等众,并标示四皈依的所属---即哪些属于上师,哪些分别是佛法僧三宝, 非画出具体形像,或按自己所忆在图下,作一段对皈依境的文字描述)

四 修行阐述题:
什么是修?如何修?观察修和止住修是什么?怎样判分座上修和座间修?一日所作可以皆成为修行吗?如何将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配合修行?
五 论述题:
我们离佛有多远?如何成佛?请按自己现有所学,画出成佛之路的地图(即成佛所经之次第---科判),尽力详尽,并标明自己现在所处位置,论述成佛之路(即修行从显至密的每阶段)
六 心得体悟
论述学习掌中解脱的最大感受和收获,文字500---1000字




欢迎光临 佛学世界语社区 (http://www.budhan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