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packor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般若经第一讲----1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二讲---3

时此佛土微妙庄严。犹如西方极乐世界。佛光晖映三千大千物类。虚空皆同金色。十方各等?伽河沙诸佛世界。亦复如是。时此三千大千佛土。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其中诸人。佛神力故。各各见佛正坐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如是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繁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亦以世尊神通力故。各各见佛正坐其前。咸谓如来独为说法
告诉大家只有这四个洲可以找到肉身的人。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聊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8:14:41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三讲---1

大般若经第三讲
维觉老师讲解
2008、6、30
世尊不起于座。佛是人中狮子,所以佛的座叫狮子座,床也叫狮子座。熙怡微笑。面门上放大光明。光照十方恒河沙世界,三千大千佛土一切有情,借助顺着佛的光明也见到十方恒河沙世界的一切如来。如果有佛的加持,任何一个众生都可以见到。那你能看到西方世界有什么神秘的?不怎么神秘。有缘分你就随时可以见到了。看到声闻菩萨在法会围绕诸佛,有情无情各种各样的品(大品)和类(小类),顺着佛的光明也见到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围绕的众会。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况,想见就见。这个也不稀奇,如果咱们有点神通,天眼通,自己可以看到。
《般若经》就是给我们末世众生讲的。所以读了这样的真正的了义经,再看我们历史上一些稀奇古怪的说法,你就发现它们是多么的苍白、浅薄乃至无知。
这个时候东方恒河沙世界最后成的世界叫多宝。宝性佛在这里安稳住持,当这个世界的主,为菩萨摩诃萨说大般若波罗蜜多。大般若波罗蜜是宇宙通行的智慧,以东方最具特色。菩萨叫普光,见此大光大地变动及佛身相。心怀犹豫。就跑到佛的面前,顶礼佛的双足,五体投地,说:世尊,因为什么因缘有这样的祥瑞?宝性佛就告诉他:在西方恒河沙世界,有一个堪忍世界,佛号释迦牟尼。他在这个地方住持,放光,以佛的神力就显这个瑞兆。普光菩萨说:我想去观礼。观礼是什么意思?讲佛法的时候,有的菩萨来学习。观礼佛菩萨得无碍解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神通自在。住最后身绍尊位者。普光菩萨说:我想去礼敬他们,愿佛批我的请假条,我想去一下。佛说:你去吧,现在正是时候。佛拿一个有千根杆子的金色莲花,传授给普光菩萨,教诲普光菩萨就这样说:我的佛叫宝性如来,向你致敬。
大家看看佛与佛之间是怎么闻讯的。第一句:少病少恼。没病吗?没有烦恼吗?我们讲佛没有烦恼。肉身佛还是有烦恼,这个烦恼不是本性的烦恼。比如有时候饭没有吃饱,沙子把他的牙齿蹦了,或者别的什么事烦他,他有时候也烦,但是智慧上、德行上不烦。肉身在这个世界,有时候病了,病了也烦人。因为众生有病,那佛菩萨(肉身)也有病。第二个:起居轻利。衣食住行能不能轻松、方便。气力调和。气顺,身上有力,四大协调和谐。安乐住不。住指生活的环境,生存的环境,包括讲法的环境。世事可忍不。现在世间的事,能不能忍受?有的事是无法忍受的,比如战争等等。我们这个小县城,很多事是无法忍受的,但是没有办法。众生易度不。那些人容易度化吗?佛与佛之间都是这样问,先问小事。
佛少病少恼,佛就活得长一些,带劲一些。起居轻利。他今天感觉就很不错了,天天如此。气力调和。佛好大家好。如果安乐了,佛衣食住行什么都好,那肯定讲法来劲,度人多。世事可忍,遇到一个时代可以忍受不;众生易度,那佛度人就有成果了。把这朵莲花寄给世尊,就做佛事。
做佛事有很多种。给佛敬花、上香、上水,给一块金元宝供佛也可以。那有的人说:我给一个美女给佛,可以不可以?也可以。你真的给佛一个美女,扫地、洗衣服、做饭,也可以。问题是你给不给,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佛是有这个福德,可以领受的。讲经说法也是佛事。如果你贡献的美女正好利益说法,当然在我们现在看来人是不可能给来给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8:15:28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三讲---2

你到那个世界看看,应该住在正知正见。你看看释迦摩尼佛土和诸大众,不要怀有轻慢之心,自己毁伤自己。香积佛世界的菩萨到了我们这个世界,开始还瞧不起大家,听了释迦摩尼佛讲的大法,非常惭愧:原来这个世界这么艰难,佛菩萨还在这里度众生。如果我们瞧不起释迦摩尼佛的堪忍世界,他会伤害自己。那如果瞧不起做居士修行的维摩诘,那也是伤害自己。如果瞧不起居士修行的人,说咱们不算什么修行人,他又算老几?自己毁伤自己,自己砍伤自己的手臂。就像我今天吃饼干,自己把自己的口腔弄了一个很大的泡一样。后来我女儿打来电话:说深圳那边出了一点事,一个熟人,把胳膊撞伤了。我已经提前知道了一点点,还有其他的事。
贪嗔痴慢疑,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有,菩萨之间也有。为什么?没有修圆满,娑婆世界这些菩萨的威德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悲愿熏心。以大因缘而生彼土。有大悲心、大愿心、大威德。以这个大因缘出现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凡是到我们娑婆世界的菩萨,都是大丈夫、大好汉、大英雄,即使是女同志,也是大娘们,不是小娘们,也是大丈夫,女菩萨。时普光菩萨受花奉敕。还有很多出家在家菩萨摩诃萨。及无数百千童男童女。顶礼佛足。右绕奉辞。各持无量种种花香宝幢幡盖衣服宝饰及余供具。发引而来。所经东方?伽沙等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空过者。至此佛所顶礼双足。绕百千匝却住一面。普光菩萨前白佛言。就好比你家有七大姨、八大姑、九大舅,这样一路拜过去。到了释迦摩尼佛这里。
向世尊问好,把宝性如来的话重说一遍。释迦摩尼佛也不含糊,接受这朵莲花,往东方一丢,还给东方恒河沙诸佛世界,佛的神力使这朵莲花遍诸佛土,诸花台中,诸佛土都有化佛在花台里坐着,为诸大菩萨讲般若波罗蜜多,你想听什么就讲什么。成了一千次以上的佛,象观世音菩萨、释迦摩尼佛、维摩诘等都是的。
有情听到这个法,一定可以成就正等菩提。普光菩萨、诸眷属听到这个事,欢喜踊跃,随着善根、供具的多少,供养、恭敬、赞叹佛如来。你的善根有大小、供养有大小,从实相(真如实相)上说没有区别,从现实来说你供养佛,供养多、供养少还是有区别的。所有东方佛土都见到如来为大众宣说妙法,诸佛土各有一个上首菩萨,见大地变动,都向他的佛报告:是什么因缘有这样的瑞兆。
佛就告诉他们:西方世界有一个堪忍世界,释迦摩尼佛正在为菩萨讲大般若波罗蜜多,诸佛神力的缘故显这个瑞兆,大家都来到了。如果以佛的身份讲般若波罗蜜多,那咱们这个世界就热闹了,阴间就热闹了。上次讲课的时候,我们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现在东方飞来一只仙鹤。
彼诸如来赞善听往。各以金色千宝莲花而告之言。都是这样的,都是一样的问法。而且郑重地告诉我们:我们娑婆世界里的菩萨的威德,不是一般的世界的菩萨所能积集的,同样的,咱们的8地比西方的8地过得硬,要厉害,要难。为什么?娑婆世界的八地,好比是自学考试的北大、清华。好比说这个将军是从士兵升上来的,是真将军,不象有的出生在将军家族的也成了将军,这样的将军也难得,但是娑婆的菩萨更难得,娑婆世界的将军都是艰难百战身,是这样的将军,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所以是真将军。
不要小看咱们这个世界的菩萨,真正在娑婆世界成菩萨、成佛的人,那是真正的好汉,不是一般的人。你要西方去,你去吧,不拦你,欢送你。但是只有悲愿熏心的菩萨才能铸成这样的大威德,也只有大因缘才生这个华藏净土。凡是来这个地方,起码是看得起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佛请得动他,至少自己发了相应的心愿,假如来的是一位佛,那他跟释迦摩尼佛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里必要讲讲为了度化人佛的表演,在《妙法莲华经》里大通胜如来的时候,阿?毗佛排行在前,18个王子的时候,他是老大。阿弥陀佛比释迦摩尼佛大,释迦摩尼佛大概是排行17、18的样子。阿?毗佛又变成维摩诘,又拜他的小老弟释迦摩尼佛,常常老师你好、世尊你好。阿弥陀佛跟观世音菩萨的关系也是这样:
本来观音菩萨成了佛的时候,阿弥陀佛还是一个菩萨。后来观音菩萨说:老师你好,我做你的护佑。文殊菩萨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什么样?阿弥陀佛的功德只有一根毛的百分之一沾四大海水那么多,文殊菩萨的功德是四大海水那么大,阿弥陀佛跟阿?毗佛是兄弟。阿?毗佛跟阿弥陀佛差不多了。文殊菩萨的学生是释迦摩尼佛,后来文殊菩萨居然做他学生的徒弟。文殊菩萨世世代代基本是以居士身出现的。印度时文殊菩萨跟维摩诘又是哥们,关系非常好。佛门当中没有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前哪个后,需要的话咱们都是一台戏子。怎样方便怎样化变,哪里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名缰利锁,人间分别的高下亲疏,舍我其谁的狂妄,非卿不娶的执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8:16:10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三讲---3

下面是南方的仙鹤叫离一切忧。就讲这一句话-----一行白鹭上青天,往下大家自己看。大家别小看这么一个简单的介绍,它是一个大的佛土,就象一个大集团军,无量世界,几千、几万、几亿个世界的恒河沙佛土。《大般若经》是整个宇宙的。我们这个世界的《大般若经》主要是讲东方世界的,东方世界有阿?毗佛等等佛。这里有一个玉米,假如说咱们娑婆世界在这个地方,这里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这是人为的方位。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没有所谓的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只是相对的这样说。好比一粒玉米里就是一个佛国世界,那一颗玉米、一堆玉米、玉米山堆等等,大家不要用我们现在小的数目来看,众生无边。已成之佛也是恒河沙佛。
西方最后的世界叫寂静世界。告诉大家不管喜欢哪个世界,你只要真心喜欢那个世界,你是真心修行,可能把你接到那里去玩一下。你想到外面去旅游,没有钱,不要紧,你想到东方去,你求阿?毗佛,你至心求,求佛哀佑,机缘成熟阿?毗佛就会带你去。但这中间相当的远,怎么个远法?我曾经到了世界最南方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宇宙当中的无间监狱,就是那些魔头统统关在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是黑暗的没有太阳,云层几千里厚,坏蛋进去出不来。
如果将来大家确实成就了一种法身,可大可小,宇宙一样大,你不起于座,你把你的手伸到最东边,把那个世界,拿在手里,滴溜溜转几下,可以。或者象打气球一样,左边摆、右边摆,都不会损伤那个世界。
下面讲大般若经卷3,我去拿书,这是咱们维摩居士林的大般若经,在卷二的19页的这里看到一只蜗牛的模样的印痕,蜗牛慢慢地爬,咱们没有时间这么慢,跳过去了,现在讲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初分学观品第二之一
尔时世尊知诸世界。若天魔梵。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达缚。若阿素洛。若诸龙神。若诸菩萨摩诃萨众。住最后身绍尊位者。绍尊位是妙觉菩萨接前面佛的班的位置,佛临死的时候都要告诉谁接他的班,那个人在什么国度,将来的大致情况怎么样。佛的金色身上有老太婆的眼泪,那下一位佛一定是头上有问题、身上有问题。我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吃的是面条、蘑菇,就是当年佛吃过的,受供养的那个蘑菇差不多,我吃着吃着就犯嘀咕,我说怎么吃这个东西,感觉不对劲,我老婆说没有毒,我说没毒但是今天吃了要肚子痛。为什么?因为今天早上我吃饭之后,突然一阵肚子痛。我喝完稀饭,肚子痛,我在那里坐了几分钟,忍耐一回然后才下楼来。
上午一个事,有一个人扯皮,我知道没有事,肚子痛,痛了一会儿就没事了。中午吃蘑菇的时候,我就给我老婆说,当年释迦摩尼佛就是吃这个涅?的,不是有毒。吃完饭之后,我坐了半个小时,越坐肚子越痛,靠在床上睡着了,也许是我今天感受到了当年佛吃蘑菇的事情。今天如果有肚子痛的人,感觉到这个问题,也就是感觉到当年释迦摩尼佛最后涅?时的痛苦,真的可以打破时空。有一个法云师兄说:刚才肚子痛死了,我就讲了这个问题。现在这样的病情医学可以医治,当年的情况就是这样,佛也想涅?,因缘凑就。法云师兄没事,一会儿就好了,是感应了。有的人可以感应,有的人感应不了。
若余一切于法有缘人非人等。皆来集会。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弗年龄最大,所以叫具寿。若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一切法平等相看。比如我早上吃粥肚子痛、中午吃面条蘑菇又肚子痛,早上痛了一分钟,中午又痛了一下,现在好了,晚上吃饼干,又把嘴边打了一个很大的血泡,现在也好了,基本上没有了,看不到,我也没有感觉了。等觉一切相。包括身相、事相,知道是什么意思。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你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每个世界都有舍利弗,注意这个规矩,只是他不一定叫舍利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7:40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三讲----4

时舍利子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前诣佛所顶礼双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就是这个人一定是智慧第一的,他姓什么叫什么,不管。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欲于一切法等觉一切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住而为方便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要用无住为方便。咱们讲过《金刚经》应无所住,讲过《维摩诘》也讲过无住,讲过很多经,都讲过无住。无住就是我的心、我的眼耳鼻舌身,我碰到什么、想到什么,我不把这个当是这个。我明明看到一个女的是大屁股,但是我不当是大屁股,我知道一会儿是别的事。我说这个是为了打破大家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身密、口密、意密很多东西,没有高下,如果你这样看,就是等观法相。这是我们今天介绍般若波罗蜜经第一段关系到这个问题,以后会千百次地重复,但是角度不同。
所住能住不可得故。你无住色声香味触法,你就得到方便,你就能够安住般若波罗蜜。所住-----我所看到的,能住----我眼睛能看,也就是能所,也就是相当我跟我所,不是一回事吗?都不可得,也就都不是这个。这是一个总口诀。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无舍实际上是什么都能舍。有的人两块钱都舍不得,有的小的能舍,大的舍不得,这样就难成大器。生命都可舍,这样就是圆满布施波罗蜜。因为你们没有这样特殊的机缘,象牧羊女、纯陀他们是历大劫以来有特殊因缘的人,所以他们在佛成道那天、佛涅?那天,一个成就第一供养,一个成就最后供养,这么一次性的供养,就是一钵牛奶、一钵让佛吃了死掉的蘑菇(不是有毒),居然他们都成了8地菩萨。我在别的经里看到了,当时是在讲《大宝积经》还是《大集经》,讲到这里的时候,非常高兴判断的八地是正确的。这样的布施圆满了。
成了佛的弟子,就是8地菩萨,佛带你做徒弟。打个比方:你是从中南海出来的一个兵,中南海的8341部队出来的任何一个兵,出来就是县团级,8341部队是一个团,团长是将军级,是省厅级别。8341部队里的个个都是精华的精华,每个人的枪法都是百发百中,能够飞檐走壁,一个人可以打过10几个高手的人。他们一定成了佛的弟子。
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所谓三轮体空。我布施了什么、布施给谁、是我布施的,不可得。这样不可得,《金刚经》告诉我们,从事情上的不可得,向前推就可以得到般若智慧。首先是人无我,不可得,然后是道理上法无我就这么过来了。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护而为方便圆满净戒波罗蜜多。无护是不护自己的短,还要有护众生之心。
菩提树师兄来得正好,我听说你曾经发过一个愿,维摩居士林房间的费用你都负责(主要是房间的租金)。看到你我想起一件事,有一个菩萨给维摩诘一个很贵重的璎珞,维摩诘佛一半分给穷人,一半供给难胜如来,然后难胜如来的宝台就起来了,实际这是维摩居士林的象征,还有未来的道场等等情况。你说你洗澡才来,这个意思我懂,还是有缘分的。看你怎么对待。
犯无犯相不可得故。《维摩诘》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比丘犯了法,忧玻璃给他们讲法,维摩诘就正告忧玻璃:你不要加重他们的罪恶感,你要使他们彻底了知罪相是空,犯罪也是空,不犯罪也是空,因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在这个缘分之中,但是犯罪不是犯罪,不犯罪也不是不犯罪,相不可得,就达到般若智慧。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方便。无取是不取着于相。圆满安忍波罗蜜多。动不动相不可得故。我们动也好,不动也好,都不可得。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勤而为方便。圆满精进波罗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如果你学过物理你就知道,如果速度已经最快了,最快的匀速运动,你再加还是这样,也就是只要保持这个速度就可以,我也不精进,我也不懈怠。当年释迦摩尼菩萨太精进了,以至于他不吃、不喝、不睡,瘦得很。差不多死掉。听到有几个女子在那里唱歌:琴弦绷得太紧,容易断;琴弦如果没有绷紧,容易受潮;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弹出最美妙的音乐。释迦摩尼菩萨正在树下打坐,实际这个话是菩萨告诉他的,佛悟明白了,他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供养,终于成佛。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本来思考是一个好事,但是真正修行修到家的人,他们没有世间的思考,非常静。咱们打个比方,好比深海里,几千米深的地方,一点灰尘、杂质都没有,水非常恒定,这个时候就可以反照很多东西。静虑的时候,你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六种识统统抛开了,进入般若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8:27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三讲----5

有味无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著而为方便圆满般若波罗蜜多。诸法性相不可得故  诸法的相不可得,外表的这个不是这个。不是相对应的也不是相反的。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无所得作为一种大方便,万能钥匙,就能够圆满------应圆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三十七道品我们多次讲过,比如看身体不净,看心想是无常的,看感受-----我们的一切受都是苦,看一切法都是空等等。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不可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静虑无量及无色定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解脱胜处等至遍处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九想。谓膀胀想。脓烂想。异赤想。青瘀想。啄啖想。离散想。骸骨想。焚烧想。一切世间不可保想。如是诸想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随念。谓佛随念。法随念。就是随法念,其他相同。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入出息随念。厌随念。死随念。身随念。
无色界一个是空无边;一个是识无边,认识无边是一个什么状态,超越了空无边;无所有处,超越了识无边。空间也没有,认识也没有,最后达到一种非想非非想。
下面用几分钟回答大家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掰了几个玉米粒吃了,我就讲了几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9:12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四讲----1

大般若经第4讲
2008、7、2
由维觉老师讲解
是诸随念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不可得三个字大家都认识,得首先是在感觉上我要得到它,在实际上好像我是要得到它,从道理的理解、智慧上我把这个看成这个也是得了,不看成这个就不得。菩萨安住这个般若波罗蜜多的话,以这个为方便,这个就是钥匙。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有种种念想,我们还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是几种根,然后凭借这些根去接触世界相关的尘,接触这个世界就有感觉判断。无论凡夫、圣者都有,但是圣者能够不可得,凡夫就跟着这个境界跑,动心起念,为之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代价,到底划不划得来,那就很难说。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想。谓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死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厌食想。断想。离想。灭想。如是诸想不可得故。以无所得圆满十种想。第一个是无常,我们要知道世间的诸事都是无常的。诸行都是无常的,我的一切行为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我们要在这当中一定要找出一个常出来,非要怎么样,不是很荒谬么。我是这样想的:从前我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也进行过很多努力。我现在才知道当时为什么没有成功,因为当时太随便了,当时就是因为无常的想法,因此无所谓,现在想想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艰难,就是因为当时太过随便,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了,这是修行人的态度。
选择是自由的、自主的,那责任也是咎由自取的。负责是责无旁贷的。有的人这样说,我只是想怎么怎么的,我哪里想到现在这样的麻烦,但是事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决定。自己就要负责。你找菩萨,菩萨也是根据你自己的心性来的。比如一个好人,他找菩萨说:我想发点财,菩萨说: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发财。另外一个坏人,贩卖女子的,找菩萨说:我想发点财。菩萨也说可以,可以是可以,但是这中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你如果积了福德,你不干这个也肯定会发财;第二种,你要发这个财,但是你必须付出代价。菩萨首先劝你,但不是不让你生活。菩萨不是宇宙警察。不可能立马要你下地狱。果报成熟跑也跑不掉。这个问题大家就要辨证地看,不要一闷头象凡情俗世的人,非要干个什么,尤其是在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
这里是跟大家说一下,最大的方便在什么地方。如果说菩萨同情了一个坏人、方便了一个坏人,是说这个人还有救,看到了你将来回头的那天。菩萨劝你做好事;就象面对一个杀猪的求福一样。没有办法生活菩萨不会说万万不可杀猪,是希望你必须杀猪的同时修善积德,如果菩萨给了好人方便,并不是说咱们立了功,菩萨还报我们,而是说我们这条牛还不错,就多拔点草给你吃,这是可能的。先以欲钩牵,使你入佛道。在我们人世当中,尤其是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必须经历的。你说:我首先要生活,这个没有人反对;你说:我要生活好,在可能的情况下,也没有人反对;然后你说:以咱们的聪明才智努力,应该过什么样的世俗生活,这个也可以理解,但是问题在咱们现在是修行人了,修行人怎么样对待这些无常?假如这个事情确确实实需要我们努力,而且做好,但是做的目的不是唯一的让我们享受生活,而是更有利于我们修行、度众生,你只要是这个目的,菩萨一定会帮你的。我经常看到好多为非作歹的人也去求菩萨,相信菩萨要么不管他的事情,等待因果,因为各人造业个人还,要么苦笑,那些人看到可以发财的暗示却往往忘记其中的劝告,所谓利欲熏心就是。割自己屁股肉吃菩萨能说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29:51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四讲----2

有些事情你是可以谋划的。从另外一方面说,有的人纯粹是为了一己私利,他也用的人世间的手段去谋划,而且成功了,用的是现在社会人们习惯的手段,无非就是财色名食睡这5个字。用这5个字最后也可以走向成功,问题是你成功是成功了,来生怎么办?有的现报就不得了。所以咱们修行人跟其他人的不同点就在这个地方。任何一个聪明的人、有眼光的人,都不会走这个短期行为的路线。什么是短期行为?比如我想吃鸡蛋,没有鸡蛋了,我看到母鸡屁股里还有一个蛋,我等不及了,我把这个母鸡杀了,这叫杀鸡取卵,这样人世间叫傻瓜,我们修行人当中有没有?可能也有。
至于有的人这样说善知识、师傅,我有20万块,我全部给你,你告诉我一个秘诀,我就成了罗汉了,这也是杀鸡取卵。这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善知识他也不会要的,只有那些根本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你给他他就得了。因为任何福报、任何供养,他得到这个供养的话,他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其他也是一个道理。
下面我说一下清净觉的问题,因为清净觉去年布施给我两顶帽子,从这个兆相上看,她是可以做事的,但是有一点不好意思,因为那两顶帽子虽然是倾心奉献,但是一顶帽子太小,这就是一个兆头。你在不知道我头大小的情况下,你是按最大的尺寸买,但是你买的帽子就是小了,那你这次要去的话,最后的结局肯定也是这样。这是我对你的回报和劝导。
苦想。我们生存,人身是苦。无我想。一个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把我看淡,另外一个是从开悟的角度。不净想。观身不净,夏天我们打个赤膊,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去洗澡,看着很干净,一会儿又大汗淋漓。身子不净,再向里面一看,就是所谓的美女也不漂亮了。死想。也是破除身见的。佛教导我们,生的时候要看到死,鲜活的时候要看到膨胀、肿烂的形象,这样你就会把身体看淡。《般若经》是给罗汉以上讲的,是讲菩萨应该怎么做,不是凡夫一下子能够理解的。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厌食想。断想。离想。灭想。如是诸想不可得故。断,我们假如说一个美女非常好看,但是手指断了,好不好看?不好看。一块碧玉非常完美,缺了一块,好不好看?不好看。一个美女非常漂亮,一笑起来门牙没了,好不好看?不好看。包括这些想都不可得,这是从智慧上说。
本来有这个想、那个想,但是这些想都不可得,这是属于公开的秘密。我把它注解一下,你刚才想到一个漂亮的女的门牙没了,是这个事吗?根据不可得的原则,不是这个事,包括这个也不可得。这样你就可以进入智慧。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十一智。谓苦智。苦也是一种智,比如你把吃饭当成疗饥的一个东西,你把钱财、衣食当成生活的必须,其他的都当成是苦,感觉到爱也是苦等等。这样的话,你肯定会减少很多麻烦。这是一种智慧。集智。你要认识到我们现在所作所为的一切,实际很多都是苦难的大积集。因为有这个身就有很多苦难集中,身是苦难的集中地,有身就有一切苦难,就象是苦难的大海。比如我们得病,是苦;不得病为了这个身去追求生活,要造多少业,吃的、穿的、住的、用的。
象那个人搞那么多艳门照,他无非就是前世积了一点福德,现在有两个臭钱,他这么一搞,将来怎么办。好像他这个事到好莱坞去不算什么,但是不管是东方人、西方人,这样的行为将来还是要受报的。我就说这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30:25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四讲----3

灭智。我们要懂得一种智慧,这个智慧是灭智。也就是通过修道。道智。尽智。尽智---成道。无生智。无生法忍,知道一切的生活现象都是无生无灭的。人生的痛苦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愚痴无明,包括贪欲、嗔恚、烦恼的喧动的结果,这是原因。因为我们造了种种的不善业,结果必然要召集各种各样的痛苦。灭就是要修行,涅?境界才是多苦人生的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最后是道,也就是说我们修行要达到一目的,就是要证得涅?。法智。我的理解是撇开这个相的智慧。类智。可以解释为对一个事情,类比似的观照。就是色界无色界按照欲界四谛智慧观察,世俗智。世间的人有没有这个智?凡属是世俗凡夫的智慧都叫世俗智,世间有很多俗世之事,也有很多俗世智慧。这个开始就讲过,世俗智圣者也有凡夫也有。只不过圣者用这个智慧来修道、度人,凡夫用这个智慧是为了自己享受的。
圣者的世间智慧是不会落入轮回的,凡夫的世间的智慧是为了目前的事情,得到现在的利益,不管将来的事情,因此在这个标准下我们取舍,就不难看出,我们应该走哪个路,用什么智。所以真正的圣者处在世间他也是在谋略的,不然的话,他甚至连一个凡夫都不如。但是不管他怎么谋略,他也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他不会为了这个高兴,沾沾自喜,失败了,他也不会不想活了。因为他主要来世的目的,不是为了世间的这些。对于圣者来说,他的路有千百条,这条路错了,算了,还有别的路,而对于凡夫说,可能就是唯一的机会,可能还要付出代价。
我就讲讲昨天晚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9点多钟,我突然心里很难过,为什么难过?这么40多年了,一件好事都没有做成。人家发财,象我们一样的人,人家发了上千万,咱们连20万都没有,还要把房子加起来;人家爬官,象我们一样的人,爬了县长,爬什么,咱们最底下平头百姓;人家搞文学创作、搞什么,现在也有点来头,咱们也没有干;我跟老婆开玩笑,人家三妻四妾,咱就是一个黄脸婆。为什么有这个想法?有时候想,到现在身体也不好,别人不行还有一个好身体,第二个对世间也没有什么欲望,没有什么追求;小事也没做好,比如教书等等,脑子不好,很多东西记不住,大的事情没有咱们的份;修行修到现在这个份上,咱们自己觉得自己很糟糕,但是也有人说顶礼咱这个所谓的法师。其实是今天晚上讲课的内容。
突然象中了魔,还是什么,突然觉得自己好失败。因为在我们这个地方,想我这样本科毕业的,真的不多,如果我在大学教书没有下来,一年的收入起码是12万,那教书这么多年,咱们也有了几百万,那为什么要下来?下来饭都吃不饱,还有很多麻烦。昨天菩萨跟我说了一个晚上,我只记得两句话:是一个心法问题,看你怎么看。今天我想的几个问题,菩萨都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了。就是说,有时候有这种的想法是正常的,你不想才是个傻瓜,但是你想了之后,你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真正的修行人,不会因为这样的问题,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今天在学校监考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头很痛,我也感到很难过。我想连起码的身体都保不住,我说当时菩萨为什么不救我呢?或者说救我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跟上去呢?后来一想,这是咱们前世发的愿。我出生以前,我父亲就做了一个梦,一条非常非常巨大的龙,在大山岗上,头朝山顶,尾巴在下面的水库里面,水是从下面向上面倒流,背脊上血肉模糊。这是我的本愿。我发了这个愿,这辈子就是要头破血流,没有办法后悔。再看看咱们的前世,糟糕呀,在世人的眼里是很红火,是非常风光,是出将入相的,是风华绝代,但是实际上来看,很悲惨,咱们就不说了,有时候不是活命的问题,是为了保社稷江山不得不牺牲自己。常因此用小量的业。换得整个大局的和平。
    现在反过来一想,有两个人可以给咱们做榜样:一个是达摩祖师,这个老头子在100岁的时候跑到中国来,在海上颠簸了三年,语言不通、习俗不通,在南方住了一阵子,没有缘分,跑到北方去,在那里等,等了9年,终于等到了慧可等几个徒弟,行了,达到目的了,禅宗就传下来了。我的感觉可以学他,为什么?咱们讲《般若经》,讲18年,18年肯定可以等到很多很多的修行人。咱们还不是简单的等(达摩祖师也不是简单的等)。还有一个人:维摩诘,他也有世间智慧,他家是大财主,不是不要世间智慧,但是这些世间智慧不会给他带来人格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害,这个要注意。
我们总结一句话,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在困难我们看看榜样,真正是咱们发心才这样,不应该后悔,也不会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31:10 | 只看该作者

大般若经第四讲------4

他心智。知道他心。如说智。说个什么就是什么,提前知道别人的情况,暗合佛心。如是诸智不可得故。把这些个也不要看成这个。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是三等持不可得故什么叫寻和伺?是两种观照的思维方式。寻就是粗略思考事理的精神作用,伺是细心的思考,观察,妙观察,二者相应出现叫有寻有伺。
我们在开始观察事情的时候的总是这样,想进入进入不了,很粗略,后来就细一些。开始有寻伺是有意的,有意识这样做,到了第二步,就没有这个粗的,只有细的,到了第三步连这个粗细都没有,那是更进步了。打个比方说:我们要做一个事,开始的时候眼睛盯着,手把着,全神贯注,一板一眼的,但是做得不好,后来就做得精巧一些,到了后来更精巧,不需要这样,可以随随便便的做好,没有灯也可以做,在月光下可以穿针,到这样熟练的地步。
关于定,我们用读书来打比方,学习在开始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教导下、同学的鼓励下、家长的鞭策下,能够坚持学习,但是学的东西也只是粗的东西,不细。后来可以进入自觉的地方。到了最后,自发了,没有老师管,没有家长说,自己想法学。修行也是这样,开始修行的时候,有那么一个老师、善知识、戒律来约束咱们,到后来粗的戒律就没了,要用细的戒律,到了最后,不用戒律,不戒而戒,到了这个时候可以自觉地修行。
而且这三等持也不可得。你达到了应该说很难得,但是为什么不可得?是说也不要有这个心,这就彻底了,自在了。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诸根不可得故。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不净处观。大家应该清楚观身不净,其实心相也是不净,其实我们所观的世界的任何东西,只要它有色相、尘相,都是不净的。遍满处观。你知道一个相同类的,触类旁通的东西,你都可以观察。告诉你这个叫龙,那相同的都是龙。一切智智。佛智。及奢摩他。止。毗钵舍那。观。心止下来就能够定,定之后就能够妙观察。你不定下来,有些事你意识不到,在你定下来之后,你眼睛能看到了,耳朵能听到了。如是五种不可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圆满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罗蜜多。如是六种。不可得故。【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四胜住。第一个是天住,我们如果布施、持戒、发善心的话,你什么功德也没有,你下辈子可以做天仙女、天仙;第二个是梵住,就是有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你就可以住到色界、无色界做梵众,做梵辅天的天民;第三个圣住,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空、无相、无住,有这些功夫,这是三乘圣者所住;第四个是佛住,10地以上的菩萨,首楞严大定三昧,这个无量三昧是一切诸佛所住。
【三明】
 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未来世的事;漏尽明是以圣智断尽一切的烦恼。以上三者,在阿罗汉叫做三明,在佛却叫做三达。
【五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慧眼是声闻的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法眼是菩萨的眼,能澈了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门;佛眼是如来的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18:46 , Processed in 0.0628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