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清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夏坝活佛问答录(转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39:39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四
◆居士问:有的法师讲,只要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不用忏悔,也不用消业,怎么理解?
◇仁波切:这个问题好像《无量寿经》里面没说,《观无量寿经》里面没说,《阿弥陀经》里面没说,其他的经典里面没说,佛的经典里都没说,那我也没办法对你说,所以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
而且佛再三地说,要证得任何一个果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消业障,一个是集资粮。不消业障、不集资粮是不可得的,既然如此的话,我看这样说也违背了佛法。
在《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段话:“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劫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你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阿弥陀经》里面说的,这和你问的问题中说法有所相违。这里说少福德资粮和善根因缘者恐怕就不能得生西方极乐佛国,所以说,这就很难了。
    另外他说可以不理解内容,那可能不行,为什么呢?《阿弥陀经》里接着说: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如果你要达到一心不乱地念阿弥陀佛佛号以及念无量寿佛的话,你不但要懂得《无量寿经》的内容,也要懂得《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否则达不到一心不乱。但不懂内容念诵有没有功德呢?有极大的功德,好好念吧,我不敢保证你们未来时一定到达西方极乐佛国,因为佛陀没有这么保证,但是我敢保证,只要你生起非常大的信心,每天念一些《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以及念诵佛号的话等等,来世投入到三善趣还是大有希望的。继续修持如来正法,还是大有希望的。
有时,我们也不是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佛国,能够再投生八暇十满的人身,闻如来正法,得到善知识的引导,也可以。这不是我说的,是宗喀巴大师说的。宗喀巴大师说,最好生到西方极乐佛国,所以他就先发了往生极乐佛国的愿,然后他留了一条后路,要是我的功德资粮不够往生极乐佛国的话,只要我能生生世世得到暇满人身,具足比丘戒,具足深、广、明、快的智慧如同文殊菩萨一样,具足大慈大悲如同观音菩萨一样,具有大德调伏一切魔军如同大势至菩萨一样,具有清净心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清净的戒律如同不动如来一样,具有无病如同药师如来一样,具有无量寿如同无量寿佛一样,希望生生世世得到善知识的摄受,生生世世修练如来正法,这不是留了一条很好的后路吗?我们不能仅走一条路不留余地,总要留一点点的余地,不留余地比较糟糕。做生意也是一样,千万不要把全部的钱投到一个地方去,到时候生意一亏,那就一亏百亏了,如果少留一些资金搁在一边,一部分拿出来做生意的话,遇到任何问题就有回旋的余地,这个不行了我还可以拿出来作另外的。同样,到不了极乐佛国没关系,我有耐心,来生我还要继续作一个人,继续修,直到到达极乐佛国,不是挺好吗?!

五十五
◆居士问:没有皈依的老人,经常诵《无量寿经》,能往生吗?
◇仁波切:不受皈依等于不是佛门弟子,不是佛门弟子,仅仅念佛经没有皈依后念佛经的功德大,所以一定要皈依!连佛门弟子都不是的话,没有办法。我想这种人的问题在哪里呢?虽然对佛有所敬重,但又无法跟随,养惯了以自我为主的想法,不愿意皈依佛宝、法宝、僧宝,这是一种习惯上的毛病,应该改一改,既然你能念《无量寿经》,那就没有理由不皈依三宝。你的想法是非常矛盾的,细细地思考一下就会了知。

五十六
◆居士问:请问上师,如果念了多年的佛号,始终没有进步,修行又常常中断,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做?
◇仁波切:念佛念了几年还在原地不动没有进步,这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善知识的原故。要想找到与自己相应的法门,明明白白地修,就要从菩提道次第开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那么第一步就是拜师,没有一个老师,不要说学佛,比如茶道等世间的学问也学不会,这种彻底离苦得乐的方法,没有善知识指引,光靠自己读读经、打打坐是绝对学不会,也不会有成就的。任何一个法,不仅要有经续的理论为依据,而且要有心法窍诀,教授的传承必须是从未断过的。你要寻找一位合格的上师去依止,接受未断过传承加持的教授。
修行要以怎样的次第修学呢?如刚才所说的,先修如何亲近善知识:思维善知识应具有的德相、再思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佛弟子、思维如何从心里亲近善知识、如何从行为上亲近善知识、思维亲近善知识的功德和不亲近善知识的过患。
   而后想暇满人身难得,人生短暂,生命无常,死无定期,有的人在胎里就死了,有的人在儿童或青年时就死了等等,这时便该进入下士道的修学。
再想任何人是不可能逃避死亡的,所以死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想人死后,除了佛法没有别的东西可依靠,因为任何东西、任何财物、任何亲朋好友全都带不走,只有一生所造的善业和恶业可以跟随我们,死后去处只有三恶道和三善道。如果去恶道,想一想自己能承受得了地狱中的极热和极冷的痛苦吗?能承受得了饿鬼道中饥饿等痛苦吗?能承受得了畜生道当中鞭打、屠杀和自相残杀等一切痛苦吗?最糟糕的是在三恶道中我们没有识别能力,没有智慧,就算佛陀站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修习佛法,还会受很多苦,在恶道中要听到一句佛法的声音都很难。这时要想怎样才能生善道,不去恶道呢?就要靠皈依三宝,修一切善恶因果报应,这些都是修下士道。
然后进入中士道:这时要想六道轮回之苦,三苦、六苦、八苦;想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等,应当知道不管在哪里都是苦处,不论做什么事都是痛苦之因,无论跟谁都是痛苦之友,把一切荣华富贵名利财富看得就像游戏,像刀尖上的蜂蜜,把六道轮回看成是地狱监牢一样,一心只想脱离时,还要明白六道轮回的根源是无明等十二因缘,当明白轮回的规则,就不会对他们贪图,并想通过修持彻底摆脱这种困境,不想求来世的人天福报了,发起真正的出离心,一心想达到涅槃的果位,这时,中士道的共同修行就可以结束了。
接下来进入上士道修行:此时开始观修无数劫以来的一切众生都是恩怨平等。1、想一切众生都是我母,甚至千百次地做过我的母亲;2、想每一位众生在做我的母亲时都和这一生的母亲一样,对我恩德如山;3、想如何报答母亲的恩德;4、修愿一切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的大慈心;5、发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的大悲心之愿;6、修一切众生由我从轮回苦海当中解脱出来的增上意乐;7、修为解救天下一切苍生而速疾寻求无上菩提果位之心。再者可修自他相换菩提心,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的那样,修六波罗蜜、四摄。通过真正发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而不断地修行二种菩提心,才算智慧方便双运,这是修密宗的前提--共同法部分,共同法部分修行圆满了之后,才可以进入密乘受灌顶,受密法的一切戒。
然后是事部,梵文叫“给利亚怛特罗”。密乘的事部以外修为主,外在的沐浴、清洁以及手印等等一切行为,身外举止行密乘之行;行部,梵文叫“咱利耶怛特罗”。平等修持身、语的外行及内心中的三摩地内行;瑜伽部,梵文叫“瑜伽怛特罗”,内外的修行中,以内修为主;无上瑜伽部,梵文叫“比恒那怛特罗”。方便智慧二无分别,成为一切密乘之至高无上。他可以忽略一切外在的戏论,以内修为根本。无上瑜伽部里面还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直至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大觉佛陀的果位。上述的修行次第不能没有。没有次第就会永远原地踏步,不知往哪走。尽管你可能得到了一个很殊胜的法,你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如同有一个漂亮的鼻子,但不能称其为人,没有人,谁也不会看一个鼻子,但没有鼻子能行吗?没有也很难看,所以要俱全才行。
以上讲的是第一点,修行不能没有次第。
第二是次第不能混乱。我们不能不读小学中学,就读大学。也不能先读中学,再上幼儿园,然后再上大学,再反过来上初中,读了博士后又来上大学,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是次第不能少。你没上初中、高中就直接上大学,知识没有连贯性,前面的学习是后面的基础,哪怕是缺少了一课,那天的内容对你就是一个盲点,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实际应用时就会出现问题。
第四是次第不能多余。你小学上三次同样的课,大学读五次同样的学科,那是一种浪费,不是课读的越多越好。想同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进步提高,那就是在浪费时间。生命短暂,不能浪费光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0:18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七
 ◆居士问:有人在临终前,出现一些瑞相,是不是一定说明往生极乐世界了?
◇仁波切:因果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果,无善因者无法得到任何善果。经常有人在临终时出现一些吉兆和瑞相,这只是佛菩萨以及一些神灵对他(她)的欢送,说明不了他去了极乐世界。只说明他来世很好,可能是转生为有福报之人或成神仙等等,投生于三善道而已。没有念过阿弥陀佛的人死时也可以有吉兆,人活着的时候很善良,做不少好事,又有修养,佛菩萨和一些信奉佛教的神灵来给他(她)送送行嘛。所以你们要记住往生是有条件的,出现一些瑞相,不一定说明往生了。

五十八
◆居士问:极乐世界是在他方,在此地,还是在心中?如已体验到“无我的境界”,了知刹那无有一实我存在,那么是否还需要往生极乐世界呢?
◇仁波切: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佛国当然是在他方,我说过了,极乐世界与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相距大概有多远呢?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跨过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西方,但前提是我们要知道哪一个是娑婆世界,到底地球是娑婆世界呢?还是宇宙是娑婆世界?都不是。娑婆世界是由十亿个的大小星球组合起来的整个空间,八十多宇宙西方极乐世界是从这样的娑婆世界开始,还要跨过十万亿佛土才能到的一个世界。
如果你的境界达到了西方极乐净土一样的话,你当下就能享受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享受,为什么呢?因为你内心中没有了任何分别心,没有了贪、嗔、痴,没有了执着、没有了着相,当下就如同在西方极乐佛国。所以,这是从个人修行的角度,当下你修行得好,就能达到享受西方极乐佛国的快乐。另外,阿弥陀佛无处不在,阿弥陀佛和我们是没有时间与空间距离的。所以,只要有虔诚的心,佛无处不在,当下就有阿弥陀佛的化身,当下就有与西方极乐世界佛国一样的境界。
给你们举个例子吧,幸福的生活与人们有多遥远呢?要说远,多远都不过分;说不遥远,当下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看你用什么样的心去看待这个生活。如果你把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看成为菩萨,看成为恩人,看成为最喜爱的、最珍贵的、如同自己生命一样的人,用这样的善心来面对每一个家庭成员,乐观地看待这个家庭,眼下的这个家庭就是幸福的。但是如果总不满足,对任何人都有意见,自私自利的话,幸福生活离你的家庭要有多远就有多远。所以说,心净万事净,心平万事平,想通了什么都好说,若想不通,小小的问题也是很为难你的,很麻烦的。
你说:极乐净土如果在心中的话,“如已体验到了无我的境界,了知刹那无有一实我存在,那么是否还需要往生极乐世界呢”?当然了,你悟到了这个道理是很好,不过我不大相信,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确实太高、太深。你悟的可能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首先要调伏骄慢心,谦虚地清净地修行,有一天会达到的。但是当下还没达到。不过人总是有希望的,有一天一定会达到,我也祝愿你早日达到。

五十九
◆居士问:请问上师,什么是破瓦法?
◇仁波切:破瓦法是指通过某一本尊的加持力,和自身所具备的五力,再通过完整的修法仪轨来把自己的神识从自心间,直破顶门,送入头顶本尊的心间种子字中,融为无二无别,而后进入净土的一种法门。
  阿弥陀佛破瓦法与念佛号之间有很大差别。念佛号的方法,我们藏传佛教也是要念的。但是在念佛号中,有一个窍诀,这就是破瓦法。而汉地只念佛号,没有破瓦法。通过修阿弥陀佛的破瓦法,可以迅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它的殊胜之处。所以,可以说阿弥陀佛的破瓦法就是净土法门中的心法窍诀。汉地的灌顶失传了。
另外,破瓦法有许多种类,具体修法和目的都有所不同,而此处所谈的只是阿弥陀佛的破瓦法。

六十
   ◆居士问:什么是邪定聚、不定聚?世尊为何说:“佛国犹梦响,知土如影像”?
◇仁波切:一切如梦想幻化,这是佛教的基本观点,虽说缘起不虚,但是自性是皆空的。这个道理文字上比较简单,但内涵很深。邪定聚、不定聚、正定聚的问题小乘的佛经里也有,大乘的经典里也有,不过因为我们都是学习大乘经典的,所以我拿《大智度论》来解释:“须菩提问。若无法无众生。云何说有三聚众生。佛答。我观众生一聚不可得。云何有三。但为欲破颠倒故分别有三。能破颠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颠倒者是邪定。得因缘能破。不得则不能破是名不定。皆以世俗法故说。非最第一义。”须菩提问佛陀说:既然佛陀说法无自性,无自性都是空的,那您为什么说有三种不同的众生呢?佛陀说,我看到众生一聚不可得的,我说有三种众生是从以不颠倒的心作分别的,能破颠倒的为正定,任何一种能破颠倒妄想,贪、嗔、痴、我慢等等的定称为正定;什么是邪定呢?修后只会增长烦恼,只会增长颠倒心,而不会断除一切颠倒妄想的,包括邪见心、外道心,这些歪理邪说都是邪定,因为它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破除颠倒之理;第三是不定,因为你没有禅定,将来你有了修禅定的因缘的时候,你就能破;没有修禅定的因缘就不能破叫不定,谈不上正定、邪定之说。这是从俗谛的角度来说的。从自性的角度来说,是如梦如幻,性空妙有的,前面说的也不是胜义谛。

六十一
◆居士问:念佛是口念、还是心念、还是默念好?金刚念诵,瑜伽念诵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首先我要说一下,念佛既要口诵、也要心念,口诵对心念有帮助的。默念和心念没有太大区别,差不多是一样,就是不出声心里边念。
 密宗里有金刚念诵、瑜伽念诵,密法中的金刚念诵大概有四种念法:《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说,即:(1)音声念诵,乃举音长短分明,自他俱闻。(2)金刚念诵,系唇齿密合,不出音声,微动舌端默诵。(3)三摩地念诵,系住于定心而观真言字义字相之顺逆。(4)真实念诵,又作实相念诵。即观真言之字义字相,如实修行。以上四种念诵功力,能灭一切罪障苦厄,成就一切功德。
其中之一就是大声的念,而且吐字很清楚,谁都能听见,自己也能听见、他人也能听见。第二个是金刚念诵,嘴动而不发声。第三个念诵就是静心当中观想咒字,让它自己随念。第四真实念诵,就是用作实相念诵,观想真言的字义等等,当然这个时间需有三摩地念诵的基础,心安住在咒字当中,然后心想着咒字,发出一个一个的声音,这样念。真实念诵的时候要观想咒字发光照明十方,一切如来身、口、意加持,融入咒内等等,这种修法、念诵法,只是一种方法,并不是所有的密宗都承认,密宗里面口诵和意念都可以,也包括阿弥陀佛的口诵和意念诵都可以。

六十二
   ◆居士问:如果一个人念佛已经一心不乱,达到可以往生的条件,但他寿命还没到尽头,那么,他怎么往生呢?一定要死后才可以,今生不能吗?如果是今生可以,那么假如是个女身,极乐世界没有女人那她不就得换男身了?换身后不就不是今生了吗?
◇仁波切:我想详细地回答一下,因为他提到的问题很多是因明里面的内容。
在《无量寿如来会》里面是这么说的:“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集积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这是《无量寿如来会》里面所说的内容,当然这是一个前提。这种人是什么人呢?首先是上辈人,上辈人是什么呢?上辈人就是菩萨,有菩提心以上的人,这里并没有说所有的这些人一定能够今生往生,但也有今生能够见无量寿佛,也能够生彼国的,当然条件是前面所说的发菩提心,作诸资粮啊、以及出家呀、修六波罗蜜呀、一心不乱地念阿弥陀佛呀等等包括这些内容,这是第一个问题。
那他怎么往生的呢?根据藏传佛教破瓦法,比较典型的往生有两种:一个是今生往生,一个是来世往生。今生往生的意思不是换不换身体的问题,而是不经过死亡过程当中的从“死有”转入到“中有”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到“死有”之后,立刻现见无量寿如来以及八大菩萨等眷属来迎接他,不需要任何“中有”身,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佛国,这也算作今生往生。
至于你说女人往生不是要换身体吗?在破瓦法里多次提到,当你投生到西方极乐佛国的时候,你的身体自然就变成了男身,不经过我们这样的换身体,不需要。而且类似这样的还有无上瑜伽密法中的金刚瑜伽母的修法,也有直接到达金刚瑜伽母净土的。金刚瑜伽母的修法中说,金刚瑜伽母,直接来到眼前,你的身体刹那间变成十六岁之童子相,带往极乐佛国,就是一刹那带着今生的身体到空行净土。这也是在换身体,换什么身体呢,变成十六岁的童子之相不也是在换身吗?这也算是今生到极乐佛国。所以女人变成男人,那是到达极乐佛国的一个过程,不算是来世。
我看算不算来世的问题就要看他有没有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在进入中有之前死亡过程就还没有结束,就还不算是来世。比如说宗喀巴大师,他是即生证得佛陀果位的,可是他并没有在死前成佛,那他怎么成佛的呢?“中有到达宝生国,得胜果位我顶礼。”就是说,在由“死有”进入到“中有”之前的一刹那,立刻转入了宝生如来的净土,没有经历凡夫的“中有”阶段,也算是即生证得佛陀果位。所以这件事是不矛盾的。
另外你说寿命还没有终尽怎么办?那你可以用破瓦法,通过破瓦法即使你的寿命没有终尽,也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佛国,或者你真的能见到无量寿佛的话,连破瓦法都未必需要,可能还没有断气就直接把你带到西方极乐佛国。这个你要想清楚,这个时候带走的不是你的肉体,而是你的心,因为连肉体也一块儿带走的那是空行母的净土,西方极乐佛国凡胎肉体带走的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经论上有,所以我不敢妄谈。这也算是今生见阿弥陀佛,今生投生到西方极乐佛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0:58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三
◆居士问:四十八愿中有定中供佛愿,其修法如何?定中供佛相当于密法中的意供吗?
◆仁波切:有点相似,但是方法不太一样。《观无量寿经》里边,一个是普观,一个是杂想观,以及下辈、中辈、上辈观,普观以下就是供养佛的内容,说白了就是七支供的内容,就是如此。

六十四
◆居士问:经常念《无量寿经》给眷属听,有好处吗?
◇仁波切: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点善巧,不要让他们讨厌就好。如果你大声地念,让他们讨厌并吵架了,我看就没有功德了。在不令他们讨厌的基础上,他们愿意听的基础上,你念经确实有好处。我为什么说有好处呢?在《无量寿如来会》里面说:“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一切如来称赞悦可。若于彼法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随意所乐种诸善根。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彼法中广大胜解之者。当能听闻获大欢喜。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常乐修行。”你这样做的前提是什么呢?他听了你念的之后,生欢喜心是最重要的,他一定要愿意听,否则他烦了、吵架了,那可能就不好了,要学会善巧。

六十五
◆居士问:中阴身时会见到五方佛吗?临终时,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见到的阿弥陀佛是中阴的佛呢?还是西方极乐世界佛?
◇仁波切:说临终见到五方佛,这个人可能看过索甲仁波切著的《西藏生死书》,但是我看未必。临终时未必能见到五方佛,也未必能见到五光等等,那为什么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里边说能见到五方佛,或者五光等等呢?有些佛经中是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我看过这些书,他说的并不是指每一个人,假如一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五方佛的话,又怎么可能出现五方佛呢?在一些经典中我看到这样一种说法,就是生前修密法,修得境界还不错的人,临终的时候现出五方佛,《西藏度亡经》里好像也这么说,其他的经典也有这么说的。但不信佛,不知道什么是五方佛,也没有很好境界的人,我看他在中有时不会看到五方佛。因为许多经典里面并没有提到这个,所以五方佛出现之说是就那些修行非常好的人而言,不是对每一个人说的。
至于五方佛和《无量寿经》有什么联系呢?五方佛和阿弥陀佛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有一点,五方佛里其中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
至于你说“中阴”当中的佛是中阴的佛呢,还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我不知道还有中阴的佛和极乐世界佛之别,我看没有!上辈人所见到的是阿弥陀佛的报身,来迎接他到西方极乐世界;中辈人所见到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来迎接;而下辈人是在梦里面见到阿弥陀佛,除此之外在《无量寿经》中没有提到什么中阴的佛、极乐的阿弥陀佛还有什么区别之类的。

六十六
◆居士问:修阿弥陀佛是修自生佛还是他生佛?念阿弥陀佛时,是否想自身是佛?
  ◇仁波切:修佛既有修自生佛也有修他生佛,念阿弥陀佛是属于修他生佛。
怎么知道是他生佛呢?就凭第十二观的“普观”来断定。为什么呢?因为“普观”中,首先念想自己在莲花当中,然后观想眼前虚空中有无量寿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诸佛菩萨,因此是他生佛的修法,而不是修自生佛。
当然了,修法当中有很多是观修自生佛,这是必须修的。无量寿佛也有自生修法,比如我曾经给你们灌过的无量寿如来的长寿灌顶,那个修法是无量寿佛的自生修法。

六十七
◆居士问:以前接触的是显宗、净土宗,再学密宗是不是会变得杂修呢?
◇仁波切:不对,因为我也是修净土的。我把藏文的《阿弥陀经》和南北朝时鸠摩罗什法师从印度梵文翻译成汉文的《阿弥陀经》(大家比较公认的译本),还有唐朝时期玄奘法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名字虽不叫《阿弥陀经》,但内容是一样的,我把这三篇文章一个字一个字进行对照,玄奘法师翻译的比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稍长一点,藏文的译本的长短在这两者之间。
藏传佛教《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都要学,单修一个是不行的。要知道一个人,暂且不说他(她)长得漂亮与不漂亮,首先必须要四肢齐全,头、眼、鼻子、耳朵、四肢、五脏六腑都要齐全,否则就是一个残疾人,根本就谈不上好与不好,美与丑都谈不上,在齐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求美求完善求好。同样道理,佛法的大乘和小乘每个宗派的每一个经文,有些是头、有些是眼睛、有些是耳朵、有些是舌头、有些是鼻子、有些是手、有些是脚,只有完全具足了才能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人,佛法也是一样。
显宗不是汉地专有,藏地也有,但藏地既要修显宗又要修密宗,因为显宗是因乘,密宗是果乘,因此说“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念“阿弥陀佛”,应叫净土法门,而不应叫净土宗。藏地任何宗派都要修净土法门,藏传佛教的各宗派是历史上各种不同传承的延续,而不是从法的角度分的。在藏地,一个僧人要学18年的显宗法门,5年的密宗法门,才有资格获得格西学位。
藏地也念“阿弥陀佛”佛号,只不过比汉地的佛号长一些,而且有关阿弥陀佛的灌顶自生修法仪轨、他生修法仪轨、长寿修法仪轨、破瓦法修法仪轨等等修法非常多。“南无阿弥陀佛”藏地的读法是“南无阿弥达巴”,意思是顶礼甘露光佛,甘露是无漏的和无量的意思。要知道,显宗和密宗不是对立的宗派,而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在成佛的道路上所需的不同阶段的全备修法。所以一切经教都是不相违的,怎么会有冲突呢?你一旦发现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教法是度化一切众生成佛的不同阶段,就不会问有没有冲突的话了。如果是外道才会有冲突。想快速成就,你既不能忽视显宗,也不能忽视密宗。如果你没打好基础,直修无上密法,就象一个小孩让他背一百斤粮食一样,是无法承受的。

六十八
◆居士问:当用实相念佛,见法身后,是否还需要以念佛的方法使极乐境界显现(从无相到有相),往生时为什么以有相境界接引?如何理解“有相佛”与“无相分”从哪个角度去理解?
   ◇仁波切:有相和无相不是对境的境界,而是一个认识对境的境界。
当你的内心无相,无着相,无分别心的时候,你眼前显现的极乐佛国也是无相的,如梦如幻,如水中月、镜中影。但是,是这样并不等于没有,如果是没有了,等于是你无相的对象也没有了,所以说是有而不真。那是你自己达到了无相境界的时候,能显现出,如果你没有达到无相境界,仍然着相的话,你仍然能看见极乐世界,但你看的极乐世界不是如梦如幻,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东西的眼睛有问题,而不是所看的对象有问题。你通达了无相无执着的时候,这个(仁波切指着眼前的水杯)也是如梦如幻;你没有通达之前,在你眼里它是有实相的,就是这个区别。而且你认为阿弥陀佛和诸比丘众来迎接是个有相的境界,怎么能是无相的呢?这种想法纯属于外道的一种断灭见,不是我们佛教的中观见,因为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意思是:凡是因缘所生的法,皆如梦如幻,因为是因缘所生,所以都是假合的、虚幻的、空无自性的。
因此,见的问题要多多的学习龙树菩萨的《中论》,以及宗喀巴大师的中观论著等等,应该好好地读一读。


密宗常识

六十九
◆居士问:格鲁派有多少种究竟证悟灌顶,都是什么灌顶?
 ◇仁波切:我和你们先简单说一下藏传佛教的历史。佛教是在一千三百年前开始传入西藏,至朗达玛王灭佛之前为止,这段时期传入西藏的佛法,后人称之为宁玛巴;自九百多年前开始,传入西藏的分别有噶当巴、噶举巴、萨迦巴、觉囊巴、希解巴……在五百年前,宗喀巴大师对这些所有教派的显密传承加以甄别,把一切显密教法圆满地整合为一体,那就是格鲁巴。所以说,格鲁巴是大海,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是流入大海的江河,如长江、黄河、印度的恒河、印度河等等一样,没有了这些江河就不会有大海。格鲁巴的法脉是整个西藏一切显密教法最后的总集。至于格鲁巴的究竟灌顶太多了,格鲁巴能够得到究竟证悟力的灌顶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有1536个灌顶,都是能够到达究竟的。你得到其中的任何一个灌顶,都能获得究竟证悟力。

七十
◆居士问:如何确定根本上师?
 ◇仁波切:何为根本上师呢?从谁那里得到了通达菩提果位的最全面的教授,谁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也可以说你能够信赖,而且能够启发你最大信心的,最能令你的心进步的一位师长就是根本上师。一个人可以有许多位的根本上师。根本上师可以不是三恩上师。
三恩上师有两种,显宗的三恩是:传法授戒、经教导论、实修引导;密法的三恩是:传授灌顶、讲解密续、教授窍诀。
一般来讲,修习道次第当中“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所指的根本上师是传授道次第圆满教授的上师。三世一切如来的总集之体——大恩根本上师,就是显密道次第的传承上师。
而法缘上师是指传授过显、密某一部的教授及灌顶的上师。

七十一
◆居士问:受灌顶后,没有坚守誓言每天诵咒,中间间断过。这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何补救?
◇仁波切:先说说灌顶的意义,“灌”者大悲护念之义,“顶”者佛果最上之义,即诸佛以大悲水灌顶,以使功德圆满。灌顶也有授权修法许可、加持、传法及培育之意。灌顶可分为很多种类,大致简单可以分为传法灌顶和随许灌顶。后一种并不是灌顶,只是某一本尊之加持法会,对参加资格并不严格要求,参加后一般也没有太重的誓戒。若是传法的灌顶就必须要守持誓言,每天持咒不间断。若出现过间断,虽说可以通过修忏悔再次灌顶等办法弥补上,但这就象我们骨折后虽可以愈合,但还是不如从未骨折更好。你可以进行忏悔并且把欠的补上,这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需要重新受灌顶。但是如果要给其他人传这个灌顶,那么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一、传承不断;二、严守根本戒,这是最主要的;三、按照要求完成闭关。

七十二
 ◆居士问:接受过有好几位上师传的法,有人说如果不修就会成为过失,是不是这样?
◇仁波切:一般来说受过灌顶的咒一定要念的,但是修佛法是有次第的,不能将什么都混在一块修,或只是念念咒,念咒只是为了不断它的传承,这不算修。你不用去特意修什么单独的法,而是要修菩提道次第这样比较系统的法,就像你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门功课都读得非常好,你才能毕业,而只读一本书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所以,我劝你们学佛法一定要全面,要以菩提道次第这样的一种完整的、系统的方式来修。

七十三
◆居士问:修密法不成佛就要下地狱吗?
◇仁波切:说修密法不成佛就得下地狱,不完全是这样。修密法首先必须要修显,也就是修密法的基础必须是要具备出离心,发菩提心,修性空正见,如果你没有修菩提心,没有修性空正见,没有修六波罗蜜,直接去修密法中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话,是堕入地狱还是获得成就那就不知道了,那就很难说了。修密法的前提必须要有三个:出离心、菩提心、性空正见。修西方极乐净土的前提也是这三个:出离心、菩提心、性空正见,一切法都是如此。所以如果你具备了三个条件,就不用担心修密法修不好要下地狱,因为即使你没有即身成就,也一定会投生到人天善趣,这没问题。

七十四
◆居士问:请问上师,我对密宗了解很少,一本密宗的书也没看过,又不愿意看经文解释,认为解释经文都掺杂个人观点,这样想有没有什么问题?
◇仁波切: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如同大海,大海内有各种宝贝,但我们不需要拥有大海,只要到珠宝店购买珍宝就可以了。汉地带有个人观点解释经文的现象多一些,而印度和藏地则不同。解经是一件很严肃和相当严格的事,绝不能带一点儿个人观点。学习佛法、解释佛法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以佛教的观点来理解;还有一种人是以个人的观点来理解。前面的一种是用佛教思想贯穿自己,以佛教思想来纠正自己的内心观点,把自己佛教化;后面一种人是以个人观点强加于佛教,代替佛教观点。学佛最根本的要点是:在自己与佛教观点发生碰撞冲突时,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还是能用佛教的思想破除自我的观点;如果不是用佛教思想转化自己,那么即便看一千本书、一万本书也改变不了自己,也就不是真正地学佛。
《般若心经》是一篇很短的经文,你知道它包含了多少内容?详细的讲解要讲十五年,而要听懂,十五年还不够,只有对小乘、大乘一切经典都精通了,才能真正懂《心经》,真的懂了,一切都懂了,因为没有一个法不包括在《心经》里。无论显宗、密宗都可以归到《般若心经》里讲。佛教里有一佛、三佛、五佛、百佛、千佛、万佛、十万佛之分,你知道为什么吗?从密法看释迦牟尼佛是一尊佛,还是三尊佛?佛身的本性是毗卢遮那佛,佛的妙语的本性是阿弥陀佛;佛意的本性是不动如来,这不就是三佛吗?五佛呢?他的功德是宝生佛,他的成就是不空成就佛。
 所以说书都是一样的,讲来讲去就讲一个道理,那就是真谛和俗谛。事物本身的原理是真谛,事物的现象是俗谛。掌握了现象和本质的原理,就通达一切了。佛教不主张万物有创造者、主宰者。你如果证悟了缘起性空的道理,就再也不会轮回了,真的脱离苦海了,你没有证悟这个道理,就永远也不会脱离命运的摆布。
 由印度翻译成藏文的经典《甘珠尔》总共有106函,每部约有42万字;印度高僧的论著《丹珠尔》有213函,每部约有44万字;而西藏高僧从1300多年前至今所著的论文进入收藏的有10多万部,每部约43万字左右。那么多人写这么多的文章做什么呢?就是不断研究不断学习,藏区虽很贫困落后,但在思想领域的先进连美国也比不上。
我劝你要按菩提道次第一步一步的修炼,不然你懂得再多,对你也没有什么帮助。

七十五
◆居士问:在内地有很多人认为藏传佛教的僧人可以有夫妻,是这样吗?
  ◇仁波切:这是个别行为不良的人破坏佛教名声的。不过你要知道,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内部都有一些缺点。我细细的思考过,比如藏传佛教的问题,到汉地来的藏传佛教的很多和尚,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可是他们不会汉语,因此,可怜的信众们只能靠从半懂不懂的翻译口中把大打折扣的上师本意的内容作为他们的甘露妙药来接受;第二种,有一部分人修为不怎么样,但在汉地却有人挺买他们的帐,他们到这里来,比汉人装神弄鬼还厉害,.欺骗众生,败坏佛教名声,藏传佛教哪里是这样呢?我的寺院里有3000多和尚,没有一个和尚是这样的,西藏的三大寺也没有一个是这样的,扎什伦布寺也没有!色拉寺也没有!凡是正规的寺院都没有,跑到内地来的很多是假冒的,所以,难怪有这样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1:42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六
◆居士问:近年来有不少喇嘛师父来汉地传法,有的居士来一个师父接受一个法,回去如不修有没有什么问题?
◇仁波切: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在没来汉地以前,我没想到这个问题在这里会这么严重。近些年到汉地来的包括我在内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是来的师父大概有这么几种:一是自身戒律非常清净,学识十分渊博的上师,精通经、律、论三藏,具有引导我们修持全圆道的能力,有大慈大悲心,并能如理如法地用汉语教授弟子。二是虽自身非常清净,又有大慈悲心,但不懂汉语,无法用汉语讲经说法。三是虽能用藏语讲经说法,如理如法地教授弟子,但由于语言障碍,讲经的人不会汉语,翻译的人不懂佛法,讲了一个小时,翻译二十分钟还不到,更谈不上善巧说;四是佛门中的个别败类和一些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的人。他们对善良无知的信众胡说八道,什么黄教可以这样,白教可以那样,什么红教不须守戒律,可以有不寻常的男女关系等等,彻底地破坏了藏传佛教,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搞得一塌糊涂。
 有些汉地居士由于对密法的渴求,饥不择食,来一个法接一个法,不做任何观察。就象饿了七八天的人,因对食品的要求强烈,一见到食品,根本就不考虑有没有什么病毒、细菌,能不能吃,吃后中毒疼痛时才知道原来吃错了,结果上当受骗。所以我讲的修行次第中的第一个法就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观察善知识的德相。关于善知识的标准,在我讲的《如何做一个合格和如法的佛门弟子》一书中讲的很详细,你们要好好地看一看。
另外,学了法要实修,不按次第去修,念再多的咒,学再多的法也不会有成就。

七十七
 ◆居士问:请问师父,念诵《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算不算修行呢?
◇仁波切:汉地的一些佛教徒沾染封建迷信的很多,疯疯癫癫,装神弄鬼,根本不懂什么是佛法,对佛法僧三宝一概不知,如何达到解脱也一概不知,而且有些人讲佛法头头是道,可是到自己实修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他们没有次第,既然没有次第就没有课程安排了,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说到《法华经》、《华严经》还有《楞严经》,你怎么修?没办法修。《阿弥陀经》你也不可能修,《金刚经》更不可能修了,为什么不可能修呢?因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可是你没有修《法华经》、《华严经》的方法。为什么没有呢?你想想如果你上十层楼的话,要么要有楼梯,要么要有电梯,不然你怎么上?一步登天?同样,法是非常非常重要,要么象龙树菩萨所说的《宝鬘论》中的方法去修,或者象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的方法去修,或者按寂天菩萨所说的《入菩萨行论》去修。这些经论早在1000多年前就翻译成汉文了,大藏经里面有。如果拿出这样一套修行方法放在《法华经》和《华严经》里,你把一切八万四千法门归类于这些修行次第当中,修起来就会一点也不费力。可是我发现汉地有很多人说的时候头头是道,可是真正修起来他真不知道怎么修。比如,我问为何发菩提心,他会说为了众生成佛;我问如何修这个菩提心呢?他会说天天想为了利益众生。不是这样,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比如有人说《阿弥陀经》,修阿弥陀佛的境界很简单,天天念佛号,念《阿弥陀经》、念《无量寿经》。是要念这些,但是你念这些经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吗?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有三种人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一种是戒律非常清净,最后才能造非常广大的福报,还要发菩提心再出家,然后到达西方极乐佛国。这是最殊胜的;另一种是出家,不用造更大的福报;还一种是不出家,但要造非常大的福报等等。《无量寿经》里又提了三个:孝敬父母、奉侍师长、修十善业。这些若修不好你怎么去见阿弥陀佛?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诵多少经,而是在你诵经后,把它变成自己一生当中从头到尾修行的次第,这比任何一件事情都重要。



七十八
◆居士问:显宗菩萨戒不食五辛、不食肉,为什么密宗要供酒、供肉?
◇仁波切:这个问题应该没有矛盾,菩萨戒里为什么说发菩提心不能食肉呢?你知道吗?
◆居士答:是慈悲心的问题,不杀生。
◇仁波切:你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是这个问题,如果真的不食肉你能做到吗?
◆居士答:我能做到。
◇仁波切:你做不到的,你天天在吃肉,甚至你今天早上吃了多少肉都不知道,为什么呢?肉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在水果、食物上都有很多很多细菌,也是生命。“不食肉”从理论上是做不到的,但菩萨戒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别解脱经》里讲的非常清楚,可以吃三净肉,即是不见杀、不闻杀和不是为你而杀之肉。简单的说不能因为你要吃肉而杀害任何一个生命。此外要知道,菩萨戒不吃肉的目的是为了不杀生,除了不杀生,你想根本上不沾肉是做不到的。佛教从来就是不仅看行动,而且看动机。佛教主张不要杀人,但是有时也开许杀生的,有时候如果不杀的话,反而会破戒的。如果为了解救一百个人、一千个人,需要你杀掉一个坏人,而你不去杀,你就违背了菩萨戒。菩萨不是糊涂的,他很清楚,他的一切戒律的核心在哪里?原则是不伤害任何众生,但有时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不去杀也是犯戒的。所以说任何戒律要看你做事的根本目的,为了解救更多的人而杀就是善,不能一概而论。那什么是戒呢?
◆居士答:是无垢。
◇仁波切:无垢和戒是两码事。无垢是没有约束的,而戒是有约束的。
◆居士(插话):我是引用六祖慧能的话。
◇仁波切:六祖慧能所说的,不完全像你想的那样,心里没有污染就是无垢。但没有污染除了戒还有定,难道定也是戒吗?不是的。定是你此时此刻所产生的一种感受,而不是当哲理来讲的。如果你这样说的话,戒、定、慧就分不出来了。定、慧都是戒,何必要分三个呢?而分出这三个,是修行当中必然要经过的过程,不光戒是无垢,定也是无垢,慧也是无垢。戒是什么呢?戒首先拿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言谈举止和内心的动念,这在《别解脱经》里提到:心好象一匹野马,没有调教好的野马,要调伏它的话,要用口嚼,口嚼就是戒。可想而知,戒是约束行为的。定是什么呢?不是特意去守戒,而是变成自然的,这时就有了定力。再往前进一步,明白了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就成了慧了。所以戒、定、慧的过程不一样。因此你刚才说的戒的定义就不对了。
你说菩萨戒里不准吃肉,密宗戒里也没有说一定要吃肉。但是密宗尤其是无上瑜伽部里边,肉是代表方便,酒是代表智慧;肉代表乐,酒代表空,空乐无二的智慧。再说佛教徒并不是自古以来就不食肉的,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是吃肉的。你知道他要托钵化缘,不允许挑众生供养的东西,无论给什么,绝不可以自己点肉,点这个、点那个。汉地为什么不可以吃肉呢?因为汉地过去在唐朝时就非常虔诚地修观音菩萨、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等法门,在修行中恰恰又不允许吃肉,因为在修事部、行部、瑜伽部时严格禁止吃肉,不仅肉还有葱蒜。肉是为了培养不杀生之心,葱蒜是为了什么呢?你说说。
  ◆居士答:……为了口清净。
  ◇仁波切:不完全是这样。不吃葱、蒜跟印度的文化有关,必须承认这个。因为印度文化当中受婆罗门文化和神灵文化影响是很深的。事部、行部、瑜伽部与神灵文化影响有一定关系。以前我去过印度,你知道婆罗门教修行当中最讲究的是什么吗?就是不吃葱、蒜、肉,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是最肮脏的东西,那为什么那么害怕肮脏呢?因为他们认为自在天的神仙最爱干净,要是吃了这些肮脏的东西,肯定无法得到神仙的加持。
这些食物在修行中确实有坏处。比如说,修白度母如意轮、观音菩萨闭关、文殊菩萨闭关时,我从来不敢吃肉,因为一旦吃了肉之后,我的身体会变得非常重,整个脑袋像被一个大的东西罩住一样,黑糊糊的,平时该显现的一些东西都没有了。但修行无上瑜伽的人不怕,首先他们吃肉是为了度化众生,目的就不一样。通过他的修法,至少可以强迫地把它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其一;其二,无上瑜伽修行者把肉、或人间认为最肮脏的东西和最美妙的甘露两个看得一致,在他们眼里不存在肮脏和干净,一切都自性皆空。所以在密宗中吃肉也有这个原因。在《现观庄严经》里弥勒菩萨说:你用最肮脏的、丑的东西供养佛陀,在他眼里也都是甘露妙药,因为佛陀早已消除这种脏和净的执着了。无上瑜伽的修行不同于其他修行方法,如果你真的是合格的无上瑜伽修行者,你吃肉可能不但没有罪过,而且是有功德的。喝酒呢?其实我是不喝酒的,因为我是比丘,比丘喝酒是犯戒的。如果我真的达到了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的话,喝酒也不犯戒。佛为什么不让你做一些事呢?因为做了会对你带来不良的后果。比如小孩你能让他在悬崖边上走吗?不能,他会掉下去的。而大人随便走,因为他意识很清楚,走也没事,不会掉下去。所以说佛陀的一切戒定慧就是这样理解。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依他的说法,如果达到了他的这个境界的话,把佛像砍了烧了有罪吗?没有罪。可我们把佛像砍了烧了有罪吗?有罪,就是这样。对于戒律你不能把他看成同等上的戒,由于不同修行、不同的境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至于会供上必须有肉,如果这个肉不是你杀的,不是你托人去杀的,不是你看着杀的,它的死和你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个肉和其他供品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呢?你把这个肉吃了,这个众生会有苦吗?不会,因为它早就离开这个肉体了,这个肉只是一个尘土而已,是能养活我们的尘土,和菜一样。所以说,应该以内心动机和目的为前题。
◆居士(插话):上师,是不是有念时,觉得肉是众生,不能吃时就不能吃,如果达到了无念的层次,了解了以酒供佛,佛会把它变成甘露,以肉供佛,佛会把它超度到极乐世界。有了这种认识才可以吃?
◇仁波切:你说的也对也不对,为什么呢?从道理上说的对,你供肉、供酒随便,在佛眼里不存在任何差别。但你千万不能供酒、供肉,要不然的话,你会对佛教的习俗留下一个无穷的后患,很不好!所以你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有什么罪过,还要想到这将会对信众带来什么后果,对佛教的形象带来什么后果,要看清楚这个问题。我从来把个人的得失放在第二,而佛法成就众生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其实,这样做有没有罪是个人的事,我不管,而里面有一个佛法形象的问题,是弘法利生的问题,所以说不能这样做。我自己是个佛教徒,而且长期生长在西藏,从小就习惯吃肉,但我很羡慕那些不吃肉的人。如果我们慢慢习惯不吃肉的话,这很好,非常殊胜!这样会有非常非常大的好处。因此说,我非常赞扬这种做法,并且我也想慢慢的靠近它。

七十九
 ◆居士问:临终时念本尊咒有何帮助?
  ◇仁波切:临终时念本尊咒确实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临终最后一刹那,死者的内心动念对他的来世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他要断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你在他的耳边念一些佛号、念一些咒会很容易让他起善念,这么一来对他来世投生到三善趣有极大的帮助。不过我知道有些居士比较执着,医生还没有下不行的通知,还没有确定死,而且这个人可能还死不了,就一下哄挤过去“我们要念佛”,把家里面弄得乌烟瘴气,有些居士爱这样做。往生前是要多念一些阿弥陀佛,在他的耳边助念,可是不要弄得医院和家庭非常紧张,弄得病人本身也非常紧张害怕,这样就不好了,要学会一点善巧,学会一点文明。

八十
 ◆居士问:“准提佛母”在密宗的位置和地位如何?
 ◇仁波切:一切如来同等地位,怎么能说哪一个地位高一点,哪一个地位低一点呢?没有这么一说!“准提佛母”,从密续的角度来说,属事部。在修行方法上密法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准提佛母”修法与最初的事部修法相应,但是地位我不敢说,因为佛没有地位的高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2:20 | 只看该作者
八十一
◆居士问:请问上师,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在胎藏界和金刚界观的颜色不同,您能不能为我们开示?
◇仁波切:不同的传承中有不同的颜色,不是绝对的。为什么呢?五佛的颜色是不同的,有些大德见到的和佛经里说的还不一样。比如说,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都不同。举个例子:文殊菩萨按道理是橘黄色的,但也有白色的文殊、也有红色的文殊、也有黑色的文殊、也有绿色的文殊。又比如密集金刚是蓝色的,黑文殊是黑色的,都是一个佛呀。比如密集金刚三十二尊里面的观音菩萨是红色的,叫观自在菩萨。还有,观音菩萨有黄色的、也有绿色的。马头明王是观世音的愤怒像,是红色的,而大部分观世音是白色的。由于息、增、怀、诛四业的区分不同和作用不同,本尊的颜色是有可能变的。比如原本你在大殿里看到的胜乐金刚是蓝色的,但是胜乐金刚也有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大威德金刚也是一样。所以说,颜色不能说明一个佛,只能说明他的成就:蓝色代表殊胜的成就;白色代表息成就;黄色代表增长成就;红色代表怀柔三界的怀成就;绿色代表诛成就;息、增、怀、诛事业成就。另外,蓝色代表意金刚;白色代表身金刚;黄色代表受金刚;红色代表语金刚;绿色代表行金刚。由于息、增、怀、诛的成就不一样,因此所代表的颜色也就不一样。

八十二
◆居士问:师父,我已经学佛六年了,虽然没怎么修法,但已经发了菩提心了,请您说说继续修菩提心好么?
◇仁波切:学佛六年,虽然没修什么,但已经发菩提心了!?不要说没修法,就是修了很长时间的人,都不敢轻易说自己已经发了菩提心!之所以你说自己发了菩提心,其实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善心,误认为是菩提心而已。然而,什么才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发自内心地、任运地、彻底地放下对自我的执爱,为解救一切众生,无论是梦里还是行、住、坐、卧,都念念不忘寻求无上正等觉果位的心。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独生儿子在刑场上即将被处死的心情一样,生起对一切众生解救的心,此为大悲心。当有了这个心,才可以修增上心,生起了增上心以后,才可以修菩提心。
比如说,当看到了一个萨斯(SARS)病毒感染者,或其他非常剧烈的传染病感染者时,心里一点害怕或分别心都没有,以强烈的慈悲心去照顾患者,这还不算是发了菩提心,那只不过是发了大悲心,然后发起解救一切众生的重担由我担当的、没有任何顾虑、也无造作、任运的增上心。有如此的增上心之后,此心进一步的深化,成为利一切有情速疾证得无上正等觉的菩提心,直到生起任运的菩提心为止。发没发这种心只有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坐在庙堂之内,自感没有恐惧是不算的,不相信哪天穿上白大衣到医院里面去试一试,当自己要去碰这种病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顾虑,也没有任何恐惧感,并任运生起非常强烈的同情心和救苦之心,这差不多是生起了大悲心了,然后修增上心,继而修菩提心。学佛六年当中什么也没有修,怎么会生起菩提心呢?

八十三
◆居士问:请问念咒有什么功德?
  ◇仁波切:念咒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不受持这些咒,肯定是无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的。但,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念咒,这非常重要。念咒要分为两种,一者口诵,二者意念。口诵是意念的基础,单单口诵虽然也有加持力和功德,但离开了意念,口诵是无法真正的让你修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因此,我阐明一下意念咒的功德略要。
比如,“嗡、啊、吽、娑、哈”。这五个咒字,是五方佛的种子字。由此如法修行,能令行者断除五烦恼,生起五种智,转化五漏蕴,证得五佛果位。
其中,通过“嗡”字的如法修习,令行者调伏愚痴之心,生起“大圆镜智”,转化有漏之色蕴,证得身金刚的体性——毗卢遮那佛的果位;通过“啊”字的如法修习,令行者调伏贪欲之心,生起“妙观察智”,转化有漏之想蕴,证得语金刚的体性——阿弥陀佛的果位;通过“吽”字的如法修行,令行者调伏嗔恚之心,生起“法界体性智”,转化有漏之识蕴,证得意金刚的体性——不动如来的果位;通过“娑”字的如法修行,令行者调伏悭吝和骄慢之心,生起“平等性智”,转化有漏之受蕴,证得受金刚的体性——宝生如来的果位;通过“哈”字的如法修行,令行者调伏嫉妒和疑惑之心,生起“成所作智”,转化有漏之行蕴,证得行金刚的体性——不空成就如来的果位。
每一个咒都有这样不同的内涵,比如说心咒,心咒是咒当中的一个类型,六字真言是观音菩萨的心咒,通过六字真言可以消除轮回之苦,特别是堕入三恶道的一切痛苦及痛苦因,断除六烦恼,证得六波罗蜜,并且还可以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身、口、意的加持等。但是,如果没有修成禅定波罗蜜及以下的一切共同法,还谈不上这些,为什么呢?就算念咒能够得到一些加持,比如白文殊咒念的次数多,可能会增长一些智慧,这是可能的,但是要生起真正的性空正见之智,达到如《心经》里面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境界就离得太远了。因为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摆好,才能明白我们已修到的程度。

八十四
◆居士问:请问上师,什么叫双运?
  ◇仁波切:一提双运你们就想到佛父、佛母双身像。双运的内涵很多,智慧和方便双运(智慧波罗蜜加前五种波罗蜜);幻身和光明身双运;身心不二也叫双运;佛父、佛母双身也代表一种双运。佛父代表方便、慈悲,用幻身代表;佛母代表光明、智慧,而智慧无法表示,所以用这种双身去表示。幻身是方便的最高修法,光明是性空,性空的最高智慧是空乐无二。修佛最后要解决的是肉体和心。人的肉体是肮脏的有漏之体,要把肮脏的肉体变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不坏如来毗卢遮那光明之身(幻身),心要变成法身、光明身。修法是把心修成空乐无二的具体方法。死后身和心分开了,到了佛的果位,身和心是不可分开的。方便法门是修六波罗蜜,智慧法门是破“我执”“法执”,通达一切万物的本来面目。
 密法的最高境界是金刚双运心,密宗的五个圆满次第是:1、身悟(身远离)和言悟(语远离)。2、心悟(心远离)。3、幻身。4、光明身。5、双运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3:39 | 只看该作者
实修指导

八十五
◆居士: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不是皈依后,自己在家修就可以了呢?
◇仁波切:那我问你,你是怎么修皈依的呢?
◆居士:就是举行个仪式,就皈依了,然后受五戒。
◇仁波切:这叫三皈依呀!皈依后要“修三皈依”你知道吗?
◆居士:没有人讲过,就是喜欢哪部经,就念哪部经。
◇仁波切:不对呀!皈依有一套完整的修法。
 ◆居士:那是密宗这么讲吧?
◇仁波切:不对,佛法都是一样的,皈依不是密宗,皈依是显宗。你不要以为藏传佛教是密宗,汉传佛教是显宗,不是的。大悲咒你知道是哪个宗的吗?它就是密宗的;毗卢遮那的坛城你知道属于哪个宗?是密宗的;阿弥陀佛的坛城属于哪个宗?包括念阿弥陀佛佛号也是密宗的,这些都是密宗的。而藏地一半是显宗,一半是密宗,刚开始必须学显宗,显宗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进入密宗。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密宗,藏传佛教不只是密宗。什么叫显宗你知道吗?
◆居士答:就是大家都可以修的。
◇仁波切:般若乘叫显宗。那么什么叫密宗呢?
◆居士答:密宗是自己独特的修法。
◇仁波切:不对,金刚乘叫密宗。般若乘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最后阶段,有很多次第的修法,这不是我说的,是《妙法莲花经》、《华严经》中说的,包括《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里面,已经把这种修行次第讲得非常清楚了,只不过你没有学会这种手段而已。这里只是说了一下次第,而佛陀讲了八万四千个法门,所讲的内容必须把它连成一体和其他般若乘的经典融汇起来之后,找出一种具体的方法修行。那你说龙树菩萨讲的《宝鬘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呢?
◆居士答:反正我们都能看吧。
◇仁波切:龙树菩萨讲的《宝鬘论》是属于般若乘,我在这一次白文殊灌顶前讲了两个小时的《宝鬘论》,为什么呢?密宗的基础就是显宗,密宗和显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知道吗?一个是房子的基础,另一个是在上面建房子。如果没有了房子的基础,怎么能建房子?所以没有显宗的基础,修密宗也修不成。但是只有了基础,没有房子,人也不能住。

八十六
◆居士问:请问师父,我刚进佛门应该如何修?
 ◇仁波切:首先你要皈依。什么是皈依、为什么要皈依、学佛要达到什么结果,这些都不知道,那怎么行呢?
有的人已经信佛了,还见山拜山,见树拜树,见石头拜石头,这样的人非常多,他们是出于迷信。虽信佛,但佛教的思想是什么根本不知道。有的人拜佛时经常说:佛菩萨呀,你帮我发大财吧,挣了钱,我拿出多少多少供奉你……!把佛当成商业伙伴,求官求财;甚至说某某人很坏,给他报应吧!求伤害人……这符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吗?中国内地的佛教徒许多是以学这个功、那个功开始的,以后渐渐地归到佛教中来。这些人那种讲信息、讲感应的习气总是去不掉,更有人神神叨叨、装神弄鬼、装模作样。所以说信仰也面临着挑战,各种信仰对佛教也都是一种挑战。
中国文化的根底是佛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现在正是大多数人站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儿去的时候。我们要以慈悲为怀,如果你具备了一些佛教的知识,就有责任把他们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会想:中国有那么多的高僧,如来大业轮不到我来承担。但细又一想,你不担,我也不担,那谁来担呢?佛教这个家就散了、就乱了。有很多心胸狭窄的人,讲什么这个派、那个派,他们心里只有自己,排斥别人,瞧不起别人。佛教是以慈悲、宽容心对待他人,自家都包容不了,怎么能包容天下苍生呢?我希望这些人都能走到真正的佛教道路上来。这些是我对你们的肺腑之言,千万不要当成普通的聊天儿,丢在一边。
 
八十七
 ◆居士问:皈依之后应该从哪里开始起修?
◇仁波切:一定要先看《掌中解脱》。当你读过《掌中解脱》,很多问题可能就都找到答案了。有些事没有办法一下子说明白,但是看完《掌中解脱》,就会明白。
 如果你一定要念些仪轨的话,就念《成就盛宴》,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修法仪轨,无论修什么法,都用得着它,先要把它念熟。
 看《掌中解脱》,你就会明白该怎么去修。很多人学了很长时间佛,还没摸到边,没找到一个完整的道理,都是因为没有看过《掌中解脱》,没学过菩提道次第而导致的。如果一个人学过菩提道次第,他就再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八十八
   ◆居士问:听过您讲的《观无量寿经》,以后怎么修?我想快修怎么办?
  ◇仁波切:我没办法解决你的问题,只有佛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直接运用佛经来回答你。《观无量寿经》中说:“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记住他这里说当修三种福德,第一个福德有四个内容:一者孝养父母。二者奉侍师长。就是亲近善知识,修习亲近依止善知识的八大功德和不亲近依止善知识、依止恶知识、恶友的八大过患;内心如何依止善知识;行为如何依止善知识;内心依止里如何生起对善知识如同佛祖一样的敬信,如何断除对善知识的不信之念,如何念想善知识对自己的恩德之念等等,我已经讲过很多了,今天简单回答一下。三者慈心不杀。就是要发大慈大悲的心,不要去杀生。四者修十善业。十善分三个部分:身三善、口四善、心三善。身三善是不偷盗、不杀生、不邪淫;口四善是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心三善是不贪、不嗔、不邪见。这就是十善了,这是第一个福德。
第二个福德有三个内容:受持三皈。就是修三皈依的心,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的心,包括为什么发皈依之心,往哪个方向皈依,念想三宝之功德,如何皈依之理,这是三皈依。然后具足众戒。有的在家居士应该受八关斋戒或者居士戒,或者有的出家受沙弥戒,求得具足戒等等众戒,以及菩萨戒、密宗戒等等众戒。不犯威仪。什么叫不犯威仪呢?不要犯戒,自从你皈依了以后,尽可能的不要犯戒,假使不小心犯了轻戒的话,立刻在佛面前作忏悔,消除犯戒之罪,这叫不犯威仪。
第三个福德是什么呢?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的经典。劝进行者。首先是发菩提心,有七支因果的菩提心修法和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其实十念的修法如果非常认真地修也能发起菩提心,但是菩提心的最后修行之理还是七支因果和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这是印度几千年以来,最为殊胜的一种修法,所以这样修是最合适的。然后修因果业报。第三个是什么呢?一定要读诵许多大乘经典,有人说:读什么经啊,一心念佛就好了。这种说法非常不好,对佛法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自己也将堕入愚昧的坑里,所以非常的可怕!哪怕你眼花看不清,最好每天也要坚持看一两句话,字大一点的可以看嘛。因为佛陀教法无论是写、还是读、还是背诵,都能生起许多功德。如果主张不看书,不看大乘佛法的经典,那是谬论矣!所以一定要读大乘经典,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我说的。
然后劝他人入菩萨行道,行善积德,这就是这位居士所说的我想快修怎么办。我看,你真的想快修的话,一定要如是修,方能最快、最好。如果你要把这个变成为实际真正的修法呢,最好按照《菩提道次第速道》和《安乐道》的内容来修,当你达到了发菩提心,走入了上士道以后,等于你生起了前面所说的三福德及其中所有的功德,全部具备了。所以这就是得到了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最好的净业,什么叫净业,清净之业。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另外你问我要快修怎么办?达到了下士道和中士道、上士道的情况下,就要按照《佛说无量寿经》当中所说的:“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到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这里说得非常清楚,不是上辈人也不是中辈人,是最差的下辈人也必须要达到的一个要求,所以说如此修那是最好的。

八十九
◆居士问:过午不食有何功德?作为居士怎样能如理如法的“持午”?
 ◇仁波切:过午不食功德无量。但要看你身体的情况,老年人,千万要小心不要勉强。因为过午不食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会很好,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习惯午后吃饭的人,千万不要因此而把身体弄垮了,否则的话,修佛法的时间也没有了,那就很不好。修佛法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你才能修好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4:11 | 只看该作者
九十
◆居士问:如何修“十六观”?
  ◇仁波切:按照《佛说无量寿经》的内容来说,阿弥陀佛是金色的,诸菩萨也都是金色的,但是金色也有些差别。据我所知,好像阿弥陀佛的颜色是金色当中最好的纯金色,叫瞻部洲河流里的金。这种金的颜色据说是比较暗的或者稍微深的一种深黄。西藏许多无量寿佛的佛像把它形容成红色的。为什么把它形容成红色的呢?来源于五方佛,因为五方佛代表着息、增、怀、诛,息的颜色是白的,增的颜色是黄的,怀的颜色是红的,诛的颜色是绿的,殊胜成就的颜色是蓝的。从这个角度出发,阿弥陀佛的颜色是红的也不矛盾。但是《佛说无量寿经》说的一般是深金黄的,其实金黄色与红色也很相近。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据说虽然是黄的,但里边透一点紫色的金,这是《佛说观无量寿经》说的。
我现在想说一下十六观修行的内容:第一是日观,第二是水观,第三是地观,第四是树观,第五是八功德水观,第六是总观想,第七是华座想,第八是像想,第九是遍观一切色身想,第十是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第十一是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第十二是普观想,第十三是杂想观,第十四是上辈生想,第十五是中辈生想,第十六是下辈生想,总共十六个。当然十六观中有一个问题我要和你们说一下,下辈、中辈、上辈修的时候,从下辈、中辈到上辈这样修行。为什么想的时候上辈在前面,中辈在中间,下辈在后边呢?因为上辈是最殊胜的,放在前面,然后再观中辈,下辈是最次要的放在后边。可是在我们修的时候,一定要下辈在前、中辈、上辈在后的顺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了比较低的心念,才能生起中等的心念,在中等心念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上等的修习,所以我们修的时候,要以下、中、上的顺序去修,想的时候以上、中、下的顺序去想,这就是十六观的修法。
 第一是日观,又作日想观,是什么呢?谓观日落。观想极乐世界之所在,即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己闭目开目皆令明了,这是第一个观。其实这个就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当每天日落的时候,你就到能够看见日落的地方,往西方日落的地方念想着打坐,先用眼睛看一看太阳,因为我们白天看太阳看不了,太刺眼了,可是日落的时候,太阳虽有光芒也不那么刺眼,看她整个形象的目的是:看太阳整个的光明和亮,你把这种眼睛里看到的既亮又有光明的太阳牢牢地记在心里,然后打坐,你不要把眼睛全部闭起来,要想极乐世界就在西方,如同太阳一样发射出光明,为什么要想呢?因为在《佛说无量寿经》里都是在说,极乐世界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土,那么你第一个接触到的应该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要接触到这种光明,你首先要念想光明和观光明,如何观呢?以日落为所缘境,来设想西方极乐光芒的样子,然后来观,当你观到九住心里所说的:断除了一懈怠,二忘失教授,三断除掉举沉没,四断除不作行,五断除作行为止,能够达到断除五过,修八断行,达到九住心,并且直至身心轻安为止,方为所缘,开目闭目都能达到如同阳光普照一样光明,而且所缘非常清楚,这就是第一个日观。
 第二是水想观。谓见冰映彻之相,观极乐国土琉璃地。亦即先见水澄清,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水观是你念想在这个光明之中,一个透明清澈如同水一般的一块琉璃大地,念想它就是西方极乐的大地,直到刚才所说的断五过行八断,达到九住心的身轻安及心轻安为止,这个你会修得很快,因为最难修的就是前面的光,那时你还没修成禅定,所以你刚开始修起来很困难,可是一旦达到了日观的禅定之后,其实下面的水观就很简单了,很快很快了。当你能想象到非常精美的冰映彻琉璃相之后,就做地想观。
 第三是地想观又作地观,谓观极乐国土之琉璃地,由七宝金幢所擎,又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地有黄金等各种奇珍异宝,琉璃光是它的基础,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这里有各种七宝组成的大地、草原、树木、莲花等等,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这叫地观。
第四是宝树观。观极乐国土有七重行树,具足金银珠宝等七宝华叶,一一华叶作异宝色,一一树上有七重网。如同《无量寿经》里说的一样的各种宝树,这叫宝树观。
第五是宝池观。观极乐国土到处有八池水,有河流,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海,但有河流。河底的沙是金色,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的莲花池,摩尼水流注其间演妙法,又有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等等,这就是宝池观。
第六是宝楼观,又名总想观或总观。谓观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中楼阁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第七是华座观,观佛与二菩萨所坐之华座,即观其莲花有八万四千叶,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一一摩尼放千光明,莲花的每一片叶都各由七宝所成,而这个莲花发光,每一个光箭上都有诸佛,乃至施作种种佛事到一切世界去度化众生等等,如同《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这种莲花观。
第八是像观,又名像想观,或佛菩萨像观,观想在莲花座观真身之前,当先观像,即观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华上,观音、势至二菩萨像随侍左右,各放金光之上的阿弥陀佛以及众菩萨整体的像观,要记住这时不牵涉看每一尊佛和每一位菩萨的细节,大概的比较粗的一种像,这叫像观。
第九是真身观,又名佛身观或佛观,观无量寿佛的真身。即观无量寿佛身呈阎浮檀金色,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诸毛孔所放光明,犹如五须弥山,有众多化佛化菩萨,皆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光明,一一光明照十方,摄取念佛众生而不暂舍。从整体观转到观阿弥陀佛从头到脚为止的整个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的相,这叫真身观。
 观达到了身轻安及心轻安之后,开始修第十观观音观。因为观自在菩萨站在阿弥陀佛的左边。观观世音菩萨身呈紫金色,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顶有肉髻,项有圆光,天冠中有一立佛。眉间毫相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恒以宝手接引众生。
达到成就后,再观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右边的第十一观。势至观,是观大势至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且天冠中现十方佛国之相,于肉髻上有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
然后再修第十二观普观,又名自往生观,或普往生观。观自生极乐,于莲华中结跏趺座,莲华开时,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乃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众多的菩萨,以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代表的无数诸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徒众,中间有莲花池,内有莲花,其上自己作金刚跏趺坐,花开突然看见了无量寿如来以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一切比丘众、菩萨众和凡夫众等等西方极乐佛国所有的信徒、楼阁等等,内心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这就是普观。
 第十三是杂想观。观想一丈六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观想在这个水池之上能够现见无量寿佛身量无边,如同虚空一般的特别广大的像。
第十四是上辈观,又名上品生观,观往生极乐的上辈徒众(分上中下三品)。即观修上辈之行,发三心,慈悲不杀,临终蒙圣众迎接,往生后得种种胜益。
第十五是中辈观,又名中品生观。观修孝养父母等中辈之行,感圣众迎接往生等相。
 第十六是下辈观,又名下品生观。观虽作诸恶,但临终之时遇诸善知识,称念佛名号,往生净土,蒙种种胜益,能够感召相。这里下观、中观、上观的主要的话题还是《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消业障、供养诸如来佛、作诸功德、发愿,这个时候发愿非常方便,为什么?你已经想你自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宝座之上,而眼前就有阿弥陀佛如同虚空一般特别大,左右两边是观世音大势至,周围是无数的菩萨,然后你双手合掌,想:我现在虽然只是在观想,实际上我并没有到达西方极乐佛国,但我希望为利众生我要速疾速疾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愿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菩萨加持我,加持我的相续,让我能为利有情而证得正等觉佛陀果位的大菩提心,然后按照七支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的方法生起菩提心,生菩提心之后,还须作功德。
如何作功德呢?一切功德有二:一个是积资粮,一个是消业障,一切造资粮和消业障的内容都可以包含在七支供里边,而这个七支供在《普贤行愿品》里边有顶礼、供养、忏悔、随喜功德、求转法轮、求住世间、回向。然后你在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众菩萨面前首先顶礼,再作一切内外的供养、再作忏悔、再作随喜功德、再作求转法轮、再作求住世间、再将一切功德回向早日到达西方极乐佛国。你可以把这个《普贤行愿品》前半部分七支供边念边作。有人问我定中供养怎么作,就这样作。你在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众菩萨面前,内心化出许多供品,供养一切佛菩萨等等。
发了下辈人之心后,再发中辈人心,再发上辈人之心,观想不断地扩大。总之你就是要发“菩提道次第”中所说的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到六波罗蜜为止的完整的发心,一个一个地去做。这与“菩提道次第”有什么区别呢?唯一不同的就是资粮田,这个里面的资粮田是以阿弥陀佛为主的观自在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图,而“菩提道次第”里的是按照道次第的资粮图,来观的就这个区别而已。修法从依止善知识到最后性空正见为止没有任何不同。这就是十六观比较详细的阐述。

九十一
 ◆居士问:我还在工作,是个医生,作为居士没有太多的时间修法,仅念一些咒可不可以?  
  ◇仁波切:可以,但你要学些具体的东西。如打坐、观想、持咒,但光持咒是成不了佛的。你学佛了,就不要讲名利了,你不要想我搞技术治病与名利有什么矛盾,世俗界也有着非常深的道理。《英雄》那部片子里有一句话,含义非常深,说什么呢?说最下水平的人剑对剑;比他高的人,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再上层的人,手中、心中都无剑。这说的是很深的道理。贪图名利的时候,你反而得不到名利。只要真心为病人着想,不想自己的名利,你的名利反而有了。再进一层,连名利都不要讲了。
 所以,首先要克服对病人的那种医患关系,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从心里排斥病人,那你就治不好他。要说服自己,他也是你无始以来的父母,想他对自己有非常大的恩德,纠正自己那种排斥的态度。要知道,不好的感觉只是自己内心对事物的敏感性,不要逃避它、排斥它,反而要对治它,骂自己:你怎么疯了,你怎么能不管病人的痛苦呢?
 谈到对治,我们要像本贡甲大师那样:他为了对治自己的恶习,准备了一盘黑石头,一盘白石头,当心里一生邪念,他就往盘里放一个黑石头;心里生起善念,就往盘里放一个白石头;当白石头多起来时,他就赞叹自己;当黑石头多时,他就骂自己说:你还算人吗?因为你的恶念,在苦海中轮转了多少世,还嫌受苦少吗?过去你伤害了我,现在你还在伤害我,难道以后你还想伤害我吗?以这种形式对治自己的贪、嗔、痴等恶念。他说:我学佛法,用正知正念的矛,守在六识的门口,它硬着来,我也硬着来,它退却,我也放松一些。你说学佛越做越难,我说不难,如果天天做,你就会习惯的,你心里接受了就不感到难了。有时间好好的听听《修心七义》,对你很有帮助的。

九十二
◆居士问:年龄大、文化不高,听法听不懂、也记不住,又没办法读经、磕大头,这种情况该怎么修行?
◇仁波切:听法很重要,听不懂也有益处。在印度的历史上有个世亲论师,他每天念经背经。他的屋顶上有一只鸽子每天听他背经,但在他背律藏时,鸽子做窝下蛋去了,没听到。后来鸽子死了,投生到一家,有一天他对父母说要找世亲论师,父母按照他说的地方真的找到了。去了以后,这孩子学什么都快,就是到了律藏学不下去,背不下来。这说明,能听到佛法就已经很难得了,听不懂也有很大的益处,有没有听过将来的悟性是绝对不一样的。鸽子都如此,何况人呢?听法,会使你了解许多修习方法,你慢慢就知道怎么去修了。
你可以多修一些道次第里面的实修法,愿意的话可以修无量寿如来的法,念佛号,以十念心来念佛号,十念心要按照《大宝积经》所说的去念,总之一心一意皈依三宝,多积福德资粮,以七支供的方式来消业障,造福德智慧资粮,如法依止善知识,最终你一定会很好的。不在于你年龄多大,而在于有多大的虔诚,要是有了非常大的虔诚之意,临终的时候一定会很好。

九十三
◆居士问:修往生极乐世界念什么佛号最好?身体有病念什么咒最好?
◇仁波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的佛号最好,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必生佛国,那是佛说的,我不用重复了。有病当然最好是去医院看医生,但是你可以念一些药师如来佛的咒,还可以念一点长寿佛的咒。

九十四
◆居士问:工作很紧张、压力又重的人,该怎样修禅定呢?
◇仁波切:这个有一点点难哦!修禅定与修其他的法不太一样,要选一个很清净的地方,绝对要远离任何不清净的事物。等到有时间,专门休假一年半年的,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专门修就行了。看来你现在不行,不过,你也不用因为这样就失去信心,因为在这之前,还需要作很多事情,我看一时半会儿你还修不了。你要先修依止善知识之心,再修暇满人身大义难得,再修死无常三根本九因相,再修三恶道苦,再修皈依三宝,再修因果业报,再修六道轮回的总苦别苦,再修四圣谛法,再修十二缘起,再修自他相换和七支因果菩提心修法,再修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在达到了精进波罗蜜以后,再修禅定也不迟。所以,工作忙,但每天可以抽出一、两个小时来修这些法,而修这些法,环境要求不是那么高,一边工作一边修没问题。现在能作的先作,至于现在作不了的,以后有时间了再作。

九十五
◆居士问:师父传了很多法,请问修哪个法最好?
   ◇仁波切:如来正法如同大海,我给你们讲的只是一根汗毛上蘸的水,非常的少,今后我还要加倍地努力,让你们听闻更多的佛法。
至于修什么法最好,没有最好的法,适合你的法就是最好的。修法不能选择哪个好,哪个坏。修法讲究的是一个规则,博士生的功课虽好,但你一定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生之后,才能读。否则,你直接读博士生的课,虽好但是听不懂。所以,我还是劝你最好是修道次第,因为这才是最适合你的。对每一个人来说,也是最适合、最稳当的,也最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未来也还能继续得到暇满人身,继续修持佛法。所以你让我作主,我还是推荐修道次第。那么用哪个法本呢?用《安乐道》和《速道》的法本来修,因为这个不长也不短,刚好合适,非常适合你们修。尤其对那些没有时间看更多书的人来说,更好。

九十六
◆居士问:受了“时轮金刚”和“大威德十三尊”灌顶,可否再修菩提道次第?
 ◇仁波切:受了“大威德十三尊”和“时轮金刚”灌顶,当然可以修菩提道次第!但是一定要得到菩提道次第的传承为好,否则没有传承的话,修起来就没那么好、那么有效果。因此,一定要多看道次第的书,多学,最后要修的时候再求个传承。在座的大多数人已经有了传承,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没有受过传承的,如果你什么时候真的想修的话,只要你向我要求受传承,没问题,我一定会抽出适当的时间,为你传授仪轨。但是要受菩提道次第传承之前,一定要多看《掌中解脱》,多看《菩提道次第速道》、《安乐道》的一些内容,掌握基本情况。我劝你们一定要听完我讲的《安乐道》和《速道》的光盘,然后你再来受我的传承会比较好,能比较完整地听清里面的内容,又得到传承,这样再修法比较好。
刚才有一个居士说,看菩提道次第是不是要得到黄教的允许才行?看菩提道次第不用得到传承,你直接找到书、找到光盘看就行。但是,当你对它生起了信心,下定决心要修的时候,一定要得到传承,这样修起来才会有加持力,才会有很快的进度。你来求道次第的传承,我一定会传授予你。

九十七
   ◆居士问:如果修密宗,不念咒,只坐禅可以吗?
◇仁波切:首先你不要把藏传佛教列为密宗,把汉传佛教列为显宗,然后认为显宗有显宗的成佛道,密宗有密宗的成佛道,这种想法是不合理,不如法的。显宗是因法乘,密宗是果法乘。你必须要先学显宗的菩提道次第,因为它是最完整的将显宗的一切经典,变成实修方法的一部论典;修完了菩提道次第之后,该修密宗了,要修密宗道次第,那才是真正的修密宗了。
 你现在不能修密,因为你显宗还没修好,怎么能修密呢?在地基没打好之前,怎么能够建房子呢!没有修菩提道次第之前,你是不可以修密宗的,因为你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至于灌顶、念咒,你可以作为修显宗的一种辅助,增长智慧、消除疾病的方法,使自己如法的修行,但是真正实实在在的修密宗是首先要在修习显宗的基础上才能修,所以先掌握佛教的教典和理论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4:43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八
◆居士问:杂念多,难以集中精力,是否有办法解决?
  ◇仁波切:能够完全忘掉杂念是一个很高的修行境界。《佛说阿弥陀经》里不是有“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你知道要达到无散乱之心要修什么吗?必须修九住心,再继续修达到初禅以上,要不然你根本不可能做到无散乱之心。
所以首先就要学会修止,止有九住心,要一个一个往上修,消除一切沉没、掉举,最后达到身轻安和心轻安,再修,进入了第一禅之后,才能达到脱离一切疑心杂念和散乱之心。所以你不要以为经典里说的那么一句话就觉得这很简单,这里面要求是很高的,要想达到需要好几年的努力,而且要在很好的师父带领下,有非常完整的修止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要不然,所有的人不早就成佛了吗?!

九十九
◆居士问:请师父开示什么是观察修,什么是止住修?
◇仁波切:修有两种:一个是观察修,一个是止住修。首先,你要调整好打坐的姿势,通常用毗卢七法加上数息法,想要一下就进入定修,不太可能,一般先从观察修开始。观的顺序是,首先观善知识的德相,再想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弟子;再想如何从心里亲近善知识,从行为亲近善知识,再想亲近善知识的功德和不亲近善知识的果报;而后想暇满人身难得;人生短暂,生命无常,死无定期;想人死后怎样才能生善道,不去恶道;想皈依三宝的好处;想六道轮回之苦,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轮回的规则、如何彻底摆脱轮回苦;再想一切众生都是我母,想母亲的恩德,想如何报答母亲的恩德等等……。当你发起了真正的菩提心,心里只有众生,没有了我,你渐渐就有了定力。你有了非常坚固的禅定时,在定中细细地思维“我”的存在,观察“我”而落空的时候,在一切万法皆空的状态下入定,反过来再观察再入定,最终可以达到止观双运,合二为一了。也就是说,一旦入定直接进入万法皆空的状态。如果你能把掉举心、散乱心、妄想心、昏沉心等去掉,定住一个小时的话,就可以说你完全离开了昏沉、掉举、散乱、妄想之心。
可以说禅定是一把锋利的剑,既可杀敌人,也可杀自己。佛教用禅定破“我执”、“法执”,是在入定后观空,在一种虚空似的座上观空和如梦似的座下显现。当你能把一切看成是虚假的,你就真的脱离了烦恼。但我问你掉了手臂你不疼吗?我说你执着就疼,你不执着就不疼。比如你买了一辆几百万的好轿车,因你非常喜欢,就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一不小心车被刮了,你的身体和心里就都会疼,因为你把车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如果你不把它当成自己,就不会疼。看别人的车碰坏时你不会疼。无“我”就不疼。当你心里接受了一件事和心里不接受一件事,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没想通时你让他做,他心里很委屈很不高兴,干起来身体也感到很疲劳,这里疼那里疼;而他接受的事,愿意做的事,会高高兴兴地去做,干起来也不感到累。所以要解决烦恼心,关键是要破“我执”和“法执”。
如何去破呢?就象前面讲的要修智慧波罗蜜。没有禅定这把刀,是断不了“我执”的。你做一件事雷打不动,谁说什么都去修,这叫精进波罗蜜,精进是忍辱波罗蜜发展的结果。忍辱是精进的前提,而持戒波罗蜜又是忍辱的前提,你能很好地守戒就会做到忍辱,而施波罗密又是持戒波罗蜜的前提,而施波罗蜜的基础是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修不了六波罗蜜的,因为不会有那个勇气。你觉得挺好的地方能发出离心吗?贪恋还来不及呢!要把人间看成地狱,看成监牢,看成苦海,观各种苦。不但自己要离开,还要把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全都解救出来。观人为什么会受苦,观轮回的规律和原因,没有对三苦恶道的惧怕而想脱离,你怎么能诚心诚意地皈依三宝呢?不知恶道的可怕,不知暇满人身难得,怎么能想人生短暂,死无定期,怎么能好好修行呢?修行没有一个好的善知识,谁来指导你修习呢?以上观修方法,是我又从下而上将修行次第逆向地给你们讲了一遍。

一○○
◆居士问:我想修密宗本尊,是否需要传承?修本尊法有什么殊胜之处?
◇仁波切:修密宗本尊当然需要传承,密法的修行没有灌顶、没有传承是绝对不能修的,修任何一个密法的本尊一定要受过灌顶以后才行。
修本尊法的意义和好处就是迅速集聚福报资粮,成佛。因为“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没有显宗的法,你连入佛门都没有办法。但若是没有密法,你今生成佛肯定达不到。另外修不同的本尊有不同的功德。有些本尊修了以后可以增长智慧,比如说文殊菩萨;有些本尊修了以后可以增加大慈大悲,比如说观音菩萨;有些本尊修了可以调伏三界一切魔军所祟,如金刚手菩萨。有些菩萨可以让你长寿健康,增长智慧、福、禄、寿、财,如白度母如意轮。有些菩萨可以使你成就事业,比如绿度母会救苦救难,让你成就事业;有些菩萨可以让你增长福禄寿财;有些菩萨可以消除一切痛苦、疾病、灾难和业障;有些本尊可以让你怀柔三界;有些菩萨可以使你诛戮三界的魔军等等。总之,每一个本尊会有不同的诸多殊胜功德,是讲不尽的。如果你想成佛,你就必须修密宗本尊。何时修?怎么修?每一个本尊有自己修行的完整仪轨,得到了灌顶以后,你不用发愁怎么修。

一○一
◆居士问:我们学习过大乘佛法的《法华经》,如何将您授课中提到的“速修”和“细修”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仁波切:首先,你不应该拿“速修”和“细修”来形容,因为“速修”和“细修”是两回事。我这次讲《菩提道次第速道》中提到的“速修”,是指速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两个速的问题。
其中第一个“速”指的是大乘佛法中以显宗方法证得菩提果位必须要修三个阿僧衹劫的福德和三个阿僧衹劫的智慧及消除三个阿僧衹劫的业障,才能证得无上的菩提果位。但是,密法里“快速”是否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这一定要搞清楚。它经过的方式不太一样:显宗里一般不太提倡观想,观想大部分在密宗里。以《普贤行愿品》里所说的磕头修行方式来说,如何“观”呢?首先要把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为止每一世的你,都观想成人的样子,和你一起磕头,这样你每磕一个头就可以达到无数倍磕头的效果。另外,就是以恒河沙数自己的身体,在恒河沙数的佛面前进行顶礼、赞扬所得的功德,在密宗里处显宗要历经三个阿僧衹劫消业积福,而是通过在16世之内,修持显宗的五戒和菩萨戒基础上,进而修持密宗的戒律。这是第一个“速”。
第二个“速”是什么呢?密宗里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前三部的修行和无上瑜伽部的修行表面上看好像是一样,其实是不同的。通过无上瑜伽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非常圆满的修行,可以在16世之内证得佛陀果位,甚至即生证得佛陀果位。第二个“速”是这样来的。
 至于你刚才说“细”的问题,不应该说“细”,应该说广和深。比如,在讲到传承的时候,一切大乘佛法里只有两大派:一个是深见派,一个是广行派。广行派的观点来自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从弥勒佛到圣者解脱军和调伏军这个传承,叫广行派。深见派是从释迦牟尼佛到文殊菩萨,从文殊菩萨到龙树、圣天、月称、大理杜鹃师这个传承,叫深见派,这些大师们讲的都是般若。虽然印度大乘佛教有华严、楞严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经典,但实修时,有的经典几乎都可以概括到《般若经》的修行当中。比如唯识法相宗最主要的经典《解深密经》,是专门解释《般若经》了义不了义的一部经典。
 此外,凡是任何一个东西都会牵扯到一个本质和现象的问题。那么,唯识宗主要讲的是广行。说的是细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地讲,包括菩提心、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等等如何去修,都有很细的具体方法。龙树这一派系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什么是深见呢?要修见别。为什么要修见别?一切广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另一个见别,所以《入菩萨行论》中讲,前面所讲的一切广行的分支,都是为了生起智慧而论的,似乎智慧是一切佛法修习的根本,用万法一切皆空的性空妙有的智慧来断除“我执”和“法执”的根,就能断除轮回的根,一切轮回的根就在于“我执”和“法执”,一切解脱的基础就在于破除“我执”和“法执”。中国禅宗的祖师菩提达摩说过:“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离法相、我相、人相为宗,所以说是智慧。龙树法系无论是汉地的大德,还是藏地的大德,都把龙树当成最主要、最主要的上师,包括天台宗、禅宗、三论宗等都是这样,这是深见。
如果你不发菩提心,就根本学不了密乘道,这是因为显宗是因法,密宗是果法,要是没有因,怎么能有果呢?阿底峡尊者曾经说“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你刚才说宗喀巴大师讲过《三主要道》,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性空正见,那是修密法的共同之法,也就是一切显宗最终组合。想想显宗的一切法,哪有除了出离心、菩提心和性空正见以外的法呢?六波罗蜜当中的前五个波罗蜜是变成性空正见的前提,若无智慧波罗蜜,前五个波罗蜜也不称之为波罗蜜,性空正见是修菩萨行道的结果,发菩提心是修自他相换和修七支因果的结果。出离心是声闻道、缘觉道以及一切大乘共同的法呀。因此说一切大乘法的修习,集中起来可以说包含在出离心、菩提心和性空正见中。文殊菩萨曾经对宗喀巴大师说,你把《三主要道》掌握了,你就精通了一切三藏经典的核心。
 另外,元朝的国师萨迦班智达,他看到文殊菩萨现身时对他说四远离。什么叫四远离?“如果不能远离今生之贪欲,就不是修佛者,”这讲的是人天道下士道。“如果你不能对轮回生起远离之心,就生不起出离心”,这讲的是中士道;“如果你不能远离为自己之自私心和爱我之心,你就不是菩萨”,这讲的是上士道。“如果你不能远离执着的话,就不能开悟”,这就是四远离,还是离不开《三主要道》。
没有这些,你就莫想修密宗。所以修菩提心不是你口头上说修菩提心,而是要有具体的手段来修,这样你才会修成。不然口说修一千、一万遍菩提心也没用。什么手段呢?自古以来从印度到现在为止,只有两种方法才能让你生起菩提心,一种是七支因果的菩提心修法,这是无著菩萨法系的传承修法;还有一种是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这是龙树菩萨以及寂天菩萨法系的传承修法。你们应该请一个我去年讲的《修心七义》以及《修心日光论》,里面讲的很清楚了。

一○二
  ◆居士问:我们中间有受过显宗的五戒、菩萨戒的居士,也有受过密宗金刚戒的居士,如何在继续严持五戒、菩萨戒的同时,又能所行不违反密宗戒?
◇仁波切:学修密法要受三种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宗戒。所以说,你如果放弃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实际上你就坏了密宗戒了。
关于你提的在受持显宗菩萨戒的同时,如何守密宗戒,这个问题是顺理成章的,我刚才说过,如果你放弃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实际上就是坏了密宗戒;你若是脱离了显宗的戒,你也就脱离了密宗戒了。所以不能破掉显宗的戒,而且受持显宗的戒也没有什么难的,如果你细细地观察,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一○三
◆居士问:修阿弥陀佛本尊与修菩提道次第怎样结合呢?
◇仁波切:这个我已经说过了,你修菩提道次第的同时,每天念阿弥陀佛,念《往生极乐愿文》,最后把修菩提道次第的功德回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佛国。佛号和《往生极乐愿文》可以加在《成就盛宴》中释迦牟尼佛心咒的后面就行了。没必要太复杂地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5:25 | 只看该作者
一○四
 ◆居士问: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十地菩萨了么?修菩提心太难了!没有希望了!
◇仁波切:当然不是!发了真正菩提心还只是资粮道的凡夫菩萨,资粮道有三品,前资粮道、中资粮道、后资粮道。然后才能够转入加行道,加行道有四个层面:温(暖)加行道、顶加行道、忍加行道、胜法(世第一谛)加行道。然后才能够转入见道,见道的同时,才得到一(初)地菩萨的果位,在这之前连圣者都不是,离十地菩萨还很远。
其实修菩提心不是非常难,只要你能放下那么多的杂事,每天一门心思地修两到三个小时,按照菩提道次第说的那样认认真真地去修,我敢肯定地说,用不上三、五年,你一定能生起菩提心的。我看在座的诸位,再差的也能活个三年到五年(众弟子笑),所以说,修菩提心不难。如果你觉得难那就难,如果你有足够的信心就不难。
比如要经营一个企业,从创业到变成为比较稳定,也要十年八载的,再要让它辉煌至少也需要有个二十年,发菩提心只需三年五年,你说这不是太快了吗?因为你创的事业可是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陀果位的事业,你要达到的不仅仅是今生受益,而是生生世世受益,你最终要得到的不是自己利益,而是利益天下一切有情父母众生,如此之大业,三、五年就能达到一个基础,这可不是很快么!说实话,我们生活在娑婆世界真好,能够遇见释迦牟尼佛的如来正法,尤其是拥有宗喀巴大师所创造的显密合一的教法——道次第的这种修行方法,简直是太好了,太难得了!这种修法不难,实在是太快了!你不用感叹啦!
 说“没有希望了”(众笑)。有希望,非常有希望!当然了,不愿意修是另外一回事,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活着的话,就有希望,人千万不能失望。

一○五
◆居士问:请问师父,米子玛怎么修?(专题问题)
 ◇仁波切答:依照《兜率天上师瑜伽》修法导论的讲解来修。这个导论我已经讲过几次。修米子玛比较简单,按此仪轨及导论修就可以。
先念皈依发心:“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三遍。
念发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三遍。
念迎请颂:“从于兜率天众依怙心……”,要非常认真地念,这四句用心地念三遍后,心里便会有一种感动。确信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完全来到你面前的虚空中,直到生起这种觉受为止。
请住世:“面前空中狮子莲月座……”念三遍。
之后是顶礼:“遍了所知正量善慧意……”,顶礼的时候可以同时顶礼三次或七次,边念边顶礼,不顶礼的话,也可以双手合掌。
 然后是供养:“夺意功德之水种种花……”念三遍或念一遍都可以。
然后是忏悔:“我从无始时来广积集……”,忏悔要念三遍,把过去所造的身语意的一切业障,在宗喀巴大师三尊面前进行忏悔,念一百遍也可以,一定要用具足四力的方式忏悔。
然后,就是随喜功德:“浊世多闻勤修恒精进……”,随喜功德念两至三遍就可以。
然后就是请转法轮“具德无上最胜诸师尊……”念三遍或七遍,因为请转法轮功德是非常大的。
然后就是回向:“尽我所有积集诸善根……”念三遍。
然后是米子玛,依汉语来念就行: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大智胜王妙吉祥
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  雪域智者顶严宗喀巴
         善慧名称足下作白启
米子玛一定要多念,一百遍、二百遍、乃至一千遍、二千遍。念的时候,根据内容进行认真地观想。导论中观想部分说得很清楚,开始是三皈依,四无量心,然后是请住世等观想,然后到米子玛的观想是最重要的。
之后是祈祷“具德根本无上大宝师,安住于我顶间莲月座……”,这时观想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变成一尊,贾曹杰和克珠杰融入到宗喀巴大师体内,宗大师越变越小,直到一寸高时,进入你的顶轮,再到喉轮、心轮,这时心尖向上成八叶莲花,花开之后,上师宗喀巴大师融入其中,然后八叶莲花合上,继续按仪轨念诵。
最后作回向。
除了以上所讲的内容外,还有迎请,迎请宗喀巴大师安住。
前面讲的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求住世、回向,其实就是七支供!但与七支供有什么不同呢?七支供是在祈请转法轮之后,再请求永久住世,而这里迎请之后,第一个就是请求住世,然后才是顶礼等。除了顺序有些差别之外,别的没有任何不同。
七支供之后,开始念米子玛,念米子玛时的观想,这里说得很清楚。念米子玛是增长广、快、深、明、讲、辩和著这七种智慧的修法,也是祈祷宗喀巴大师的慈悲、智慧与德能的方式和身语意的加持。
◆居士问:修米子玛时,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降下的甘露,每一滴都是文殊菩萨,小的看不见,大的手掌大小,进入体内,他们总是往体内进吗?
◇仁波切答:对!
 ◆居士问:进到体内,放到哪里?
◇仁波切答:一进入到体内,观想与自身融为一体了,不存在放到哪里的问题。
◆居士问:这里自身变为佛的金刚身,怎么观自身?
◇仁波切答:自身一刹那间变成上师宗喀巴大师。
◆居士问:米子玛的文字成咒轮,咒轮观成什么样?
◇仁波切答:咒轮字是橘黄色的,智慧剑本身是蓝色的,别的都是橘黄色的。
◆居士问:降下来的“帝”字观想成汉字“帝”字可以吗?
◇仁波切答:可以。
 ◆居士问:把米子玛观成大如房屋怎么观?
◇仁波切答:大的咒轮很大,小的咒轮很小,千千万万融入到体内。
◆居士问:都是从顶轮进入体内吗?
◇仁波切答:从十面八方进。
◆居士问:请问文殊菩萨也是从十面八方进入吗?
◇仁波切答:对!
◆居士问:我一小时能念三百遍,快慢都可以吗?
◇仁波切:可以。
 ◆居士问:每次都把七个方法全部观想一遍吗?
◇仁波切答:对!
◆居士问:我以前背诵的汉语米子玛和现在翻译不一样。
◇仁波切答:按现在这个版本改过来。
◆居士问:收资粮田时,宗喀巴大师从顶轮融入喉轮,再入心轮,这顶轮、喉轮、心轮用不用观想清楚?
◇仁波切答:观宗喀巴大师在顶轮上,然后下降到喉轮,从中脉降下,到心轮后安住在那里。
◆居士问:心轮八叶莲花什么颜色的?是蓝色吗?
◇仁波切答:八叶莲花可以观成白颜色,也可以观想成一般莲花的颜色。
◆居士问:中脉怎么观?
◇仁波切答:中脉就是一个脉管,像吸管一样,里面是红色,外面是蓝色,像玻璃一样透明。
◆居士问:念安住祈请“具德根本无上大宝师……”这段时,是边念边观想宗大师到自己的顶轮、喉轮、心轮,还是念完之后再观想?
◇仁波切答:念的同时观想。
◆居士问:最后宗喀巴大师进入心轮,自己就是上师,上师就是我,是不是这时要安住?
◇仁波切答:对!这时观心轮八叶莲花之外有米子玛围绕。
◆居士问:安住多长时间?
◇仁波切答:随便,越长时间越好。
◆居士问:安住之后再回向吗?
◇仁波切答:可以,不过念的要少一点,少而精,就是数量少,而质量要高,念太多质量就不保证了。每天可以分二座、三座或四、五座都可以,每次打坐时不要太长,但要保证质量,逐渐适当增加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0:46:33 | 只看该作者

Re:夏坝活佛问答录二(转贴)

答疑解惑


◆居士问:如何克服自己的习气和毛病?
◇仁波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习气和毛病有粗和细之分,首先要从粗的方面着手。虽然对治习气和毛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最殊胜的对治方法是“菩提道次第”的实修。
对治习气和毛病,简单的说,就是在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念想嗔恨心的过患和嗔恨心的本性等等,以此方法来断除嗔恨心的生起,然后再通过四力的方式忏悔。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守护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时时刻刻观察根门生起的烦恼或嗔恨心。比如藏地的奔贡甲大师,他修心时准备了一些黑石子和白石子,每当生起恶念的时候,放一个黑石子;每当生起善念的时候,放一个白石子,前提是他每天都打坐修行,到了晚上的时候,数一数白石头多还是黑石子多。黑石子多的时候,就骂自己:你算什么修行人!白石子多的时候,就鼓励自己:你这个比丘真的是了不起呀!
若从根本上断除恶习和烦恼还是要依照道次第,从依止善知识开始,然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非常认真修的话,三、五年你一定能修成菩萨。当你生起了菩提心,成为了菩萨的时候,那你就很了不起了。在此基础之上,再修前资粮道、中资粮、后资粮,然后进入加行道,修到加行道忍位的时候,你就不会堕入到恶趣中了。到了暖加行之后你就可以完全有把握了,再精进修行,说不定就能证得佛陀果位。想要即身证得佛陀果位的前提是你必须要修成菩提心,要成为菩萨,并且还必须要通达性空正见,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悟”,一定要开悟,一定要通过止观双运的方式了达性空正见,否则,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修得再好也达不到效果。这就是断除习气最好的办法。这些就是令你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实修每一个阶段证悟力的方法。
成佛不是从天上一下子掉下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步地修行,从而产生一个一个的证悟力。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修道,一步一步地修上去。必须有了前面的证悟之后,后面的才能生起。
修大乘佛法,一定要修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第一个前提,必须要对轮回有非常强烈的厌离之心,它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说的那种厌恶之心,而是从根本上认识轮回的根源,并且从心底里边产生非常强烈的、猛励的脱离轮回之心。也就是说对轮回当中的一切荣华富贵、色声香味触等法,不起丝毫的贪恋之心,反而起厌恶之心和远离之心。假如连你自己都不愿意离开此地,你又怎会想到把一切众生从轮回当中解救出来呢?你的厌离心是没有理由的,也是不坚固的。那么,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生起菩提心?也会的,通过对佛法的学习,也会有这种可能的。但是菩提心生起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你的想法扎根不深,退失菩提心是极有可能的。就算生起了真正的菩提心,当遇到恶缘或违缘时,失退的也还真不少,所以说菩提心不仅仅是要生起,而且还要扎根,让其变得非常稳固,这很重要。
如果你如法地实修,那么以往的一些恶习会随着证悟的产生而自行消除。比如说,当你生起了如法依止善知识的证悟之后,不了知依止善知识的功德之心,于善知识所造的一些过患,自然就消失了。观察善知识过患之心,包括其习气也就消失了,当你修暇满大义难得之后,你对今生的一些需求心自然就会消失;当你修习了死无常九因相法之后,浪费此生、懈怠、懒惰等习气,自然也就消失了;当生起了三恶道苦及皈依三宝之心的时候,对三宝的疑心,对三宝不是非常强烈的信仰,或者不遵守皈依学处等习气自然会消失;当你生起了善恶因果的证悟力之后,身、口、意造作恶业的粗糙的习气自然消失;当你以四圣谛、十二因缘方式观六道轮回之过患,那么对六道轮回的执着、贪欲等,以及爱和取自然就消失了;当你生起了菩提心之后,那些自私自利之心就消失了;当你修成了智慧波罗蜜的时候,习气的根源就能够完全彻底的拔掉。
所以说,要脱离轮回,必须断除轮回的根源。轮回的根源是无明。何谓无明?有二种无明,一者因果无明。二者缘起无明。因果无明会导致不断地造恶业,由此让你堕入三恶趣。缘起无明会令你产生非常强烈的我执和法执,这两个是轮回之根源。
那么,要通达这些道理的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实修菩提道次第。对习气的改变就是一个人心的改变,必须经过漫长的过程。只要你掌握了心理变化过程的规律,自然就了知了对治的方法,那就是菩提道次第。


  ◆居士问:如何帮助患有绝症的病人?
  ◇仁波切:当人得了绝症的时候,一旦精神垮下去,这个人可能死得很快。如果他的精神状态非常好,那么,对其疾病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让他减轻病苦的折磨,除了为他多念药师佛的咒、无量寿佛的咒、白度母的咒之外,最好让他多听一听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这样如果能改变他的心态,或许还真能得救。
  如果病情真的好转了,你别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功力和有那么大的神通力,把这个病人救活了,别这么认为。第一、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第二、病人自己的精神在起作用,他心里的信仰和精神支撑着他的身体起作用。
  以前,很多气功师发功,结果有些癌症病人确实好了。他还真的以为自己有多大的功力。实际上,他这么一瞎闹,病人从心理上确信“我一定会好”,从精神上战胜了疾病,所以他可能就好转了。而我们佛教徒可以通过求诸佛菩萨加持来得到帮助。
  病人在心理上常常有非常强烈的恐惧,我们首先从精神上不让他恐慌,不让他垮掉,令他产生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这样,对他肯定就有帮助。


  ◆居士问:家里有危重病人,我们应做些什么,对病人会有所利益和帮助?
  ◇仁波切:最好是请僧人念药师琉璃光佛的仪轨和经忏,及药师千供,那是比较好的,是最有效的。如果需要驱魔的话,诵一些般若驱魔经。


  ◆居士问:如何能将净土宗和密宗很好的结合?
  ◇仁波切:净土宗和密宗的结合实际上就是显密所有佛法的结合。如果你特别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你把净土宗的修行内容加在《成就盛宴》的修法之中。比如说在《成就盛宴》中,于释迦牟尼佛的咒、上师佛的咒之后,把《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加进来。如果你觉得太多了的话,就把四十八愿加在里面;如果你仍觉得太多的话,就把宗喀巴大师的《极乐愿文》——专门修净土的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加在这个地方去修比较好,也比较简单。


  ◆居士问:修白文殊和黄文殊都能增长智慧,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仁波切:文殊法门都能增长智慧,但是稍有不同。白文殊增长的智慧主要是广大的智慧、世俗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俗谛的智慧。首先,修白文殊可以增强记忆力、增长写作能力、辩才能力、讲法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让你达到非常好的智慧;第二,可以令你增长菩提心、大慈大悲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行的智慧;第三是白文殊增长智慧的速度比较快。
  黄文殊主要是增长甚深的智慧,尤其是万法体性皆空的智慧。比如说《般若心经》里面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类的般若智慧。修黄文殊是增长究竟智慧,最殊胜的。
  所以关于增长俗谛方面的智慧,修白文殊更快一些;关于真谛、了达胜义谛方面的智慧,修黄文殊更快一些。区别就是如此而已。


  ◆居士问:依止善知识固然好,但请问佛祖是否也依止了许多善知识?
  ◇仁波切:佛祖不但依止了许多的善知识,而且为了在善知识那里得到四句偈颂的法,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有许多次!《贤愚经》里有非常明确的记载。另外佛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为了得到善知识的教授,身上钉满了铁钉;身体用油布卷起来之后焚烧;为了得到一个四句话的善说,跳在火坑里面等等。何况是依止善知识了!
  但佛祖在南瞻部洲,为什么没有依止许多善知识呢?因为佛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早就成佛了,在南瞻部洲,诞生;娶妻生子;出家;苦行六年,最后证得佛的果位,这些只不过是为了引导人们,显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而已,其实他在兜率天时早已成佛!
  在狮子贤所著的《大般若经》和《摩诃般若经》的解释里,你也会发现,佛原来在兜率天的时候已经成佛了。谁会认为佛是在这个世界上成佛的呢?小乘!大乘佛教不承认佛是在这个世界上成佛的。在这一点上,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间有不同的认识。所以,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根本就不可能证得佛的果位。


  ◆居士问:晚上烧香是否会招来外魔?
  ◇仁波切:如果你是向佛供香的话,肯定不会招来外魔!什么时候向佛供香都可以,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分别心,当然早起上香更好一点,其实什么时候上香都可以。
  再说,魔并不可怕,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首先说蕴魔:我们的躯体不就是蕴魔吗?我们随时都有可能死,那就是死魔!我们总是懈怠、懒惰、散乱,那是天子魔所致!烦恼经常在我们身边,动不动就发火、怒气冲天,动不动就起贪心、嗔心,那不就是魔中之王烦恼魔嘛!我们早就跟魔交朋友了,不用从外边招来,它就在你身体里边,你随身携带着。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堵住外来的魔,而是如何赶出我们内心的魔!这才是最主要的。


  ◆居士问:本尊是怎么回事?如何确定自己的本尊?
  ◇仁波切:所谓的本尊是自己专门修行的法门。自己重点修行的佛叫本尊。本就是本师,或者本来修行的,或者以这个修行为本的尊者或者圣尊,藏文里叫“意当”。“意”是心,“当”是心中决定了的;心中立誓我一定要修这个,立誓修某某法,其核心要修的佛就叫本尊。对哪一位佛或菩萨生起的信心更大,说以你与这位佛或菩萨有缘,有缘会修得快一点。我给你举个例子:月宫菩萨是位在家人,是位非常有学问的居士,是唯识宗的大德;月称菩萨是位出家人,是非常有学问的中观派的大德。有一天,月宫菩萨来到那烂陀寺,月称菩萨正好在门外与外道辩论。因为在古印度的时候,每个寺院必须有一个最有学问的大德坐在门外,以便应付前来辩论的外道。月宫菩萨来了,就坐在那里,月称菩萨想:这个人可能是比较有名气。于是问月宫:“你学过什么法?”
  月宫回答:“学过文殊根本续”。
  月称又问:“你是不是月宫菩萨?”
  月宫说:“是,如是称已”。
  月称菩萨非常高兴,说:“你等着,我一定要隆重地迎接。”
  月称菩萨让所有出家人隆重的迎接月宫。可是出家人排队迎接一个在家人在戒律上是不允许的。怎么办呢?于是就在前面马车上,安放了一个弥勒佛的塑像,后面马车里安坐着月宫菩萨,这样走在路上,月宫菩萨与弥勒菩萨像进行沟通的时候,弥勒菩萨回头面向月宫菩萨,旁边的侍者看到了,这尊佛像就不动了。据说那烂陀寺一直有一个面向后的弥勒菩萨像。
  后来月宫菩萨与月称菩萨天天辩论,每天辩论到下午的时候,月宫菩萨就哑口无言,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就会有办法回答昨天的问题;月称菩萨就怀疑肯定有名师在指点他,于是悄悄地去偷看,发现月宫菩萨在佛殿里面,观音菩萨在给他讲法,可是他进去之后,石像就不动了。
  月称菩萨就祈祷观音菩萨现身讲法,说:“观音菩萨,难道您的慈悲有亲疏乎?”观音菩萨仍然没有现身,只听一个声音对他说:“你与文殊菩萨有缘,他正在加持你;我跟月宫菩萨有缘,我给他讲法,你不要打扰!”据说那烂陀寺,到现在还有那尊能够讲法的观世音菩萨的石像。
  所以说这叫有缘,不是选择本尊,是你与哪个本尊更加有缘的意思。
  至于如何确定自己的本尊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自己的上师如同医师,会根据你的病情、病症,对症下药,上师会你给传授最适合你的法,作为修行本尊。
2、    观察自心相续当中贪嗔痴烦恼哪个更重:愚痴较重者就以文殊菩萨为本尊开智慧;嗔心较重者就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修慈悲心、忍辱心,以这种方式来调伏自己的相续。

3、    与生俱来的对某尊佛和菩萨有特殊的情感和崇敬心,那么可以断定一定有因缘在先。
4、    也可以用吉祥天母卜卦的方式来确定本尊。
5、    另外,修菩提心时,要以观世音菩萨为本尊修慈悲心;修性空正见时,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易生起清净正见。
6、    还有就是以毗卢遮那佛为本尊,对治愚痴,获得大圆镜智;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对治贪心,获得妙观察智;以宝生佛为本尊,对治傲慢,获得平等性智;以不空成就佛为本尊,对治疑心和嫉妒,获得成所作智;以不动佛为本尊,对治嗔心,获得法界体性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4-27 12:59 , Processed in 0.0734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