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iaohu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圣典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6:08: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
第一节 演变中的事物无实质
(一)无论身或心,因为是依因缘而成,所以身体是无实质的。身体既是凭因缘所集而有,因而也是无常的。
如果说身有实质的话,那么我们这个身就能依所想像,得到称心如意才对!事实如何呢?譬如:
一位王者之于国事,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完全依自己的意愿去处理一切。虽说如此,但是:不愿意生病,病还是会来;不希望衰老,衰老依然不请自至。每一件事都不能尽如所愿。
同一道理,心也是没有实质的,心也是靠因缘集聚而成,也是常常在演变的。
如果认为心有实质的话,那么,应该照我们所想像的才对!但是,是否如此?心里不希望恶,却又离善很远;心里希望善,却时常想到了恶。事实上都未尽如意。
(二)或有人问:我们这个身体,是永远不变呢?抑或无常呢?无疑地,答案应该是无常的,而绝不会错。
如果再问:那么,这无常是苦恼?还是快乐的呢?我们的答覆是:任何人既生之后,当他被病、老、死所逼迫时,谁都会说是苦恼的。
准此之故,把无常、演变、苦恼视为实质的、视为归我所有的,都是错误的。
心,亦复如是,是无常的、苦恼的、无实质的。
所以,把由身心所组成的,自己认为那就是‘我’,而且将之呵护有加、执取以为属我所有,这种观念必须祛除。
把一颗不具智慧的心,据为己有,那只是执著我有而已。
而你一意所呵护的身体,由于是因缘所生,无时不在演变,即使再短的时间,也从未稍停。
一如流逝的水、恰似闪烁的灯火,无时不在演变。我心之起意动念,就像活跃的猿猴,从无片刻的静止。
具有智慧的眼光,是如是见解,如此地察觉,从而对身心的执著,必须洞然物外。超然地解除了身与心的执著,庶几获得正道的体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五·萨遮迦小经
(三)生存在这个世界,任凭你再伟大,依然有五件事还是无法达成心愿:
第一、势将衰老之身,使它不再老化。
第二、陷入卧病之身,使它不病而稍安。
第三、病笃垂危之身,使它得免于死。
第四、形将销灭的物体,使它不灭坏而苟存。
第五、即将灭尽散涣的事物,使它幸存于一时。
尽管如此,世界上依然时常有人甘冒这不可避免的事实,横冲直闯,干犯无谓的痛苦与烦恼。接受过佛陀教法的人们,因为明了那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难逞侥幸的,故而,不抱持这愚昧的苦恼。
——巴利本增支部五·四九
此外,这世界上另有四种真实:第一,举凡一切生物,都因无明而生;第二,大凡能构成欲望的对象者,都是无常的、痛苦的、变迁的;第三,凡是存在的物体,都是无常的、苦的、会变迁的;第四,没有我,或属我所有的事物。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五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会变迁的。所谓万事万物均无实我的道理,纵使佛不出现于此世,也是亘古不易的定理。但佛了然于此,也悟证及此,并且以之教导人类。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四
第二节 心态
(一)迷与悟是唯心所现,一切事物是心所造。恰如魔术师,能随心所欲地变现出各种物品。
——楞伽经
人心的变化是无际限的,其活动也是无止境的。一颗肮脏的心,能变现出满是染污的世界;一颗清净的心,也能变现出一个玲珑绝尘的世界。至于物外境界的变化,也是无际限的。
画是画家所描绘的,物外的境界是由心所造的。佛所造的世界,是清净而无烦恼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则是既烦恼而又染污的。
——华严经卢舍那佛品
心,也像一位技巧的画家,能描绘出林林总总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一件事物品,不是由心的活动而产生出来。心的功用如此,佛亦如斯;佛既如是,而其他的人类又何尝不如斯?因此,在作画的一切事事物物的功用来说,心、佛、人类这三种是了无差别的。
一切事物从心而起,佛是正觉知者。因此,能够洞悉这种道理的人,才算真正的见到佛。
(二)但是,我们的这颗心,则又经常在恐惧、悲伤、忧恼之中,已经发生的事,固然常怀忧虑;尚未到来的事情,也要预为恐惧。此理安在呢?就是由于心中无明和贪爱的病态在作祟。
——华严经第十六·夜摩天宫品
迷惘的世界,从这贪爱的心中产生出来,而这迷恫世界中的种种因素,归纳起来,都在这颗心的里面。
生与死,也是由心所起。于迷惘生死有关的心,如果消灭,那迷惘的生死也就穷尽了。
——华严经第二二·十地品
迷惘的世界,也是由心所生起;由于这迷惘之心所见,而构成了迷惘的世界。了解到致心于远离这迷惘的世界,才能摆脱染污,获致觉悟。
——楞伽经
准此道理,这个世界是由心所统辖,也为心所累,因而接受心的控制。出现一个充满苦恼的世界,就是迷乱的心所使然。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六
(三)一切事物,都置心于先,以心为主,而又终以心成。如果说心是污秽的,而且身体所行亦复如是,痛苦当即尾随此人而至;一如拉车的牛只,车辆永远跟在它后面。
如果说心是善良的,身之所行亦复如斯,快乐就跟随著此人,恰似如影随形一样。从事于恶行的人,当生之世,已有感于行恶是苦;及至后世,由行恶所受的果报,更会觉得苦上加苦。
素行善良的人,现生之世,自有为善最乐的感受;到了后世,接受行善所得到的果报,将会愈益快乐。
——法句经一、二、一七、一八
此心如已污浊,那么,所行的路途,也会觉得坎坷不平,甚而终必颠仆倾倒。如果此心清净,所行的路径,亦是平坦舒适,所到之处健步安稳。
身心快乐而清净,恰是突破恶魔的罗网,步向佛国的大地。心地恬静的人,经常处境安宁,进而精勤以赴,则不论昼夜,此心均在修行之中。
——首楞严经
第三节 真实的本体
(一)此世间的事事物物,都是依缘而现,本来是无差别的,但在人们的视觉上有了轩轾,这是出自个人心机判断所致。
太空之中,原本没有东西之分的,人类迳自给它加上东西南北的分际,从而才执著东或执著西。
——华严经第一六·夜摩天宫品
数目,本来从一到无量数,每个数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数量的本身从未有多少的差别。但是,人类以欲望之心去计取,于是多少之间的差别,遂告产生。
人世间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的,但人人都曾目睹生与死的差别。人类的行为,本亦无善无恶,但是我们确曾见到善恶的差别,这都是由于人的心机判断。
佛陀超越于这种差别,一如飘荡在空中的浮云,虚幻无实,认为执取或扬弃都是空的,故而须祛除心机用事。
——楞伽经
(二)人由于心机用事,所以执著一切:执著财富、执著名望、执著生命,执著有无、善恶、正邪,乃至一切事物,徒使迷上加迷,因而招致更多的痛苦与烦恼。
在此有一个人,独自作长途的旅行,来到了一处地方,面前横著一条大河,心想:环视这河的此岸是险象丛生的,见那对面的彼岸,安全舒适。当下制作木筏,由这木筏的摆渡,才得平安地到达彼岸。继而一想:‘这只木筏,把我平安地载渡到这边的岸上,对我来说是厥功甚伟,岂有将之舍弃的道理?’于是用力扛在肩上,继续走向那未完的旅程。
至此,对这旅行人来说,认为不这样做有些过意不去,其实果真是这样吗?
——巴利本中部三·二二·蛇喻经
从这个譬喻中显示出:自认理所当然的事情尚且不应执著,适可而止;何况那些似是而非的种种?更应澈头澈尾地舍离净尽。
——楞伽经
(三)一切的事物,既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无生亦无灭,从而无所谓得、亦无所谓失。
佛说:‘一切万物,都不拘泥于有无的范畴,既不属有、也不属无,既无生、亦无灭。’亦即:一切万物均依因缘而成。事物的本体并无真实的自性存在,故不属有;既依因缘而生,当然也不可谓无。
见到了事物的体相,而加以执著,这是招致迷乱心意的原因。如果不看到物体的表相,心机就不致起意。觉悟之道,就是去发现这真实的道理,摒绝心机用事。
诚然,世事如梦境,财宝亦如幻化。画中所见的高低,本来无何不同,虽有所见,实则其本质仍无若何变勤,这一切一切都譬如阳焰。

(四)由无数因缘所构成的事物,如果相信它将永远如实地存在,那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常见;如果相信那是完全不存在的,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断见。
这些所谓:断、常、有、无,都不是实有其相的,因为人们执著它,所以才有了表相。一切万物本来都是远离于执著相的。
因为一切物体都是依缘而生起,所以都是有变迁的,都不是永远不变而各有其实体的。惟其有变迁,才犹如幻化,亦有如阳焰之所示,而且,在同时亦犹如当体的真实感,变迁之余,宛如永远不变。
河川之于人,虽然确曾见到是河川,但对饿鬼来说,所见的则是水火,而非河川。因此,河川对饿鬼来说,就不能说是‘有’;对人来说,则不能说是‘无’。
同此道理,一切万物不能都说是‘有’,也不能都说是‘无’,而是幻化的。
而且,如果离开这个幻化的世界,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或永远不变的世界。所以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假的世界,固属错误;如视为真实的世界,更是错误。
但是,世界上的人类,基于这种错误,虽然看到了这世上的有,仍谓世上都是幻化,以为既具因应幻化的心,而谓不应有错误,其实这种错误,在愚痴人的心中不尽了解其道理所在,以为是假的世界,以为是真实的世界。
有智慧的人即能领悟这番道理,对于虚幻,当下就看出是假有,同时还能不犯这项错误。
——楞伽经
第四节 不偏不倚之道
(一)修道之人,必须避免两种偏颇的生活。其一,沉沦于欲望中妄自菲薄的卑贱生活;其二,徒自痛责身心,而加以百般折磨的苦行生活。
摆脱这两种的偏颇生活,启开心眼、进修智慧,才是导向觉悟的中道生活。
这中道生活,究系何所指呢?那就是:正确的看法、正当的思惟、正经的语言、正大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直的记忆、正规的心思集中等八种正道。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六·转*轮经
一切万物都是依缘而有生灭,没有所谓的有与无;愚痴之人或者见有见无,但具真智慧者的所见,是超越于有无的,这就是中道的正确见解。
——楞伽经
(二)一根木材在大河之中顺流而下,这木材既不靠近两岸,也不沦没入中流;既不漂上陆地,也不为人所捞取;复不被卷入漩涡、也不会从内部腐朽,最后终于流入大海。
这根木材所譬喻的是:既不执内,亦不执外;既不执有,也不执无;既不执正,也不执邪;虽离迷惘,但不拘泥于悟觉,任其一身在中流里浮动,一如学道之人的中道见解和中道生活。
——杂阿含经卷四三
学道生活中最切要者,就是不执著两边的极端,经常运步在中道之间。
一切万物,既无生、亦无灭。了解它没有常性而不受拘束,不执持自己所做的善,更不系缚于任何物体。不受拘束,就是不坚持,也就是不执著。学道之士,既不畏惧死,更不求贪生。至于说这种见解、那种见解,应该是不追逐在任何见解之后。
——楞伽经等
人,当兴起执著心的时候,迷惘的生活,马上即将开始,所以步向觉悟之路的人,他们过的是:不坚持、不执取、不停滞、不受拘束的生活。
(三)因为觉悟没有其自体的本质,实际上也没有觉悟处。
因为有迷惘,所以才有觉悟;如无迷惘,何来觉悟?离开迷惘,即无觉悟;离开觉悟,亦无迷惘。
至此,执著觉悟也是一种障碍。
——巴利本中部二·一八·蜜丸经
有了黑暗,才需要照明。黑暗如果消失,照明当下即无用场,于是照明与被照明的物体,同时均消匿于无形。
诚然,学道之士,觉悟而不停滞于觉悟之境;之所以须求觉悟,那是因为犹在迷惘之中。
达到这番境地,即使在障碍中也能得悟,在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一切烦恼之境,正是开悟之处,必当戮力以赴。
——楞伽经
(四)事物平等而无差别谓之空;事物共自体的本质没有实相,既不生、亦不灭,因为用语言无法表达或形容,故谓之空。
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互的关系而成立、互相依附而存在,没有一个是单独成立的。
正如光和影、长和短、白和黑的物体,其自体的本质并非只靠单方面就可得而为有,所以称之谓无自性。
复次,迷外无觉,觉外无迷;这两件事情相互之间并不抵触,两件事也没有相反的冲突。
——楞伽经
(五)人们经常看到事物的生成或消灭,其实实物本来就没有生,亦无灭。
眼睛之得以见到事物的真实状态、了解到生灭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们自己想到有我,才会执著属我所有,但是本来就没有我,又怎么能属我所有?了解到无我和有我本一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想到了既有清净也有污秽,而为这两件事所拘束。但是事物本来就没有清净也没有污秽,清净也好、污秽也罢,同时都是人的心机作用而已。
人们对善恶,本作不同的想法而固执于善和恶。但是,善无独有、恶不孤存;证悟觉道之人,了解到善与恶本来不是两回事,就是觉悟不二法门的道理。
人们经常畏惧不幸而企望幸福;但以真智慧去衡量这两件事情,在不幸当中也有幸福。因此,觉悟到不幸中也会有幸福存在,了解到那是缠缚身心和拘束自由,从而将失去真实的自在;这种人才算是觉悟到不二的道理。
因此,无论说有与无、迷与悟、实与妄、正与邪,其实都不是两个极端相反的,其真实情况都无法言说、表示和认识。这些言语和心机,都有必要将之远离;人们如果远离了这些言语和心机用事,就可以悟得真实的空性。
——维摩经·入不二品
(六)例如:莲荷不会生长在清净的高原和陆地,反而在污泥中才会开花;不是离开了迷就能得悟。错误的见解和迷惘都是成佛的种子。
若不冒著种种的危险潜到海底,就得不到价值连城的宝物;不进入迷惘的泥海之中,也得不到觉悟之宝。执著自我坚固如山的人,其后,如能发心探求真理,最终,同样也会得到觉悟。
因此,往昔有位仙人攀登如刃的高山,并且回身自行投入大火之中,当身体尚未坠及火焰,顿时自觉于一阵意外的清凉,当下便觉悟了迷惘。名闻利欲的刃山、怨憎的火焰,觉悟的凉风起处,便怡然地得度了。
——华严经第三四·入法界品
(七)佛的教法是让我们离开相反的两端,以觉悟中道不二的道理。如果你执取了相反两端的任何一边,即使那是善的、是正的,也是错误。
如果,人们的思想一味地固执于一切事物的变迁,这将陷入一种错误的想法。还有,如果固执于一切事物都是不变的想法,这也是根本错误的思惟。如果依然执著人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永久都无法脱离苦恼;如果执著无我,那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这对学道亦无何助益。
复次,坚持一切事物都是苦恼,也是错误的想法;如果说一切事物只有快乐,这也是错误的想法。佛的教法是中道,是脱离两端而不偏不倚的。
——楞伽经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6:07:51 | 只看该作者

教法篇

第一章 因缘
第一节 四种真理
(一)这个人类的世界,充满了苦恼。生固然是苦,老、病、死更何尝不是苦?冤家却常常碰面;自己所爱慕的,偏偏又须别离;心所企求的,则往往得不到,这些无不都是苦。诚然,不离执著的人生,样样都是苦,这就称作是苦的根本——苦谛。
这些人生之苦,是由何而起呢?无疑的,乃是由于纠缠人心的烦恼所产生。如果再对烦恼加以探究,便不难了解与生俱来的欲望之于人生,是以强烈的执著为基础;因而对于所见、所闻便兴起贪婪,转而甚至对死也成了愿望,这就是苦的原因——集谛。
把这种烦恼的根本毫无保留地予以消灭,并且远离一切执著,那么,人类的苦恼便无从存在。消灭这苦的真理,就称作灭谛。
想进入消灭苦的境地,必须修行八种正道——八正道。那就是:正确的见解、纯正的思想、正经的语言、端正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实的记忆和正当的心志集中等。这八种是消灭贪欲的正道,称为道谛。
这些真理,人们必须澈底地以身实践。因为既知这个世界充满了苦恼,任何人想从这苦境中挣脱,就必须先断除烦恼。到了烦恼与痛苦双亡的程度,便达到了觉悟的境地。准此,觉悟就是以这八正道,才得以达成的。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巴利本相应部五六·一一·一二·转*轮经
(二)致志于修道的人士,必须了解这四项圣哲的真理。一般人就是因为不能理解于此,所以才长时期在迷路上彷徨不已。一旦了解到这四种圣哲的真理所在,才算得到了觉悟之眼的人。
因此,专心一志领受佛的教诲,同时也必须明确了解这四种圣哲真理的义蕴。
无论何世或任何圣者,想做一位光明正大的人上人,都必须是这四种圣明哲理的觉者,当然也是接受这四种真理教化的人。
——巴利本本事经一○三
一个人,当他真正开始通达这四种真理之时,便对各种欲望渐渐疏远,自然与世无争,不杀生、不偷盗、不违犯邪乱的淫欲、不欺骗、不毁谤、不陷害、不嫉妒、不嗔恨、不忘记人生无常的道理,更不离开正道。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三)修行正道的人,就像挑起了灯火,走进漆黑的屋中,黑暗马上消失,顿时充满光明。
学习正道,如能明了这四种圣明的哲理,便可得到智慧的灯火,愚昧的黑暗便从此消灭。
佛揭示这四种真理以接引人类,身受这正大教化的人,凭著这四种真理,在这无常的人世中,开启了真正的觉悟,成为此世人类所共同信守、共同依止的准则。
因此,如能明了这四种真理,进而才可以消灭一切烦恼的根本——无明。
——四十二章经
佛的弟子们!凭这四种真理,便可通晓所有的教法,从而,了解一切真理的智慧和功德,面对著任何人种,都可以演说教化。
第二节 微妙的联系
(一)人类的苦恼,是有其原因的;人类的觉悟,是有道理可以遵循的。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缘——条件——而生,也依缘而灭。
下雨、刮风、开花、落叶,一切一切都是依缘而生,依缘而灭的。
我们的身体,是由父母的缘而生,靠食物才得以维持成长,心也是靠经验和智识才培育而成。
因此,身、心都是依缘而成立的,也可以说是依缘而变迁的。
网的孔目,是由于互相牵连才得以成网。其实,世间的一切事物又何尝不都是由于相互牵连而成呢?
对于网目,如果把它视为只是整个网的一个孔目,那是一项大的错误。
网目必须与其他的网目相牵扯,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网目,而且,每个网目各与其他的网目联贯,才结成一个整体的网,从而才能发挥网的功能。
(二)开花的缘集齐了,花朵才得以绽放;落叶的缘聚拢了,树叶才会掉下来。绝不是无缘无故说开花就开花,想落叶就掉叶子。
惟其依缘而开花、依缘而落叶,所以不论何种物体,都是各有变化的,没有一项是可以独自存在而常住不变的。
一切物体,依缘而生、依缘而灭的道理,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有变迁、非常住不移的理念,也是天地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这一点才永久不变。
——胜鬘经
第三节 依存关系
(一)人类的忧愁、悲伤、痛苦、郁闷是由何而起呢?归结起来,不外是由于人们有了执著而生。
执著财势富有、执著名闻利养、执著快慰娱乐、执著自我优越等等,由于有这种种的执著,才产生痛苦和烦恼。
原本一开始,这世界上就有了种种灾难,因之对于老、病、死才无可避免,悲伤与苦恼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如果对这种种加以追根究柢,因为有执著才有忧悲和苦恼,如能把执著革除净尽,一切烦恼与痛苦,自然消逝于无形。
如果进一步对执著再加以探究,当不难发现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无明和贪爱。
无明,就是未能正视于处在演变中的事物本质,而又茫然于事物的道理所在。贪爱,乃是贪婪于得不到的东西,生起执著和爱慕。
本来,事物的实质是没有差别的,其所以认为它有差别,乃是无明和贪爱的作用;本来,事物的自体是没有善恶的,其所以判断出善与恶,也是无明和贪爱的作用。
一切人类,时而会兴起不太正经的念头,这是由于内心的愚痴,以致见解难趋正确,执著自我,以致行为乖舛,结果才有了迷惑之身。
以业为田地、以心为种子,无明之土盖覆其上,以贪爱之而滋润、自我的水灌溉;于是不正当的见解则日渐增长,从而,这迷惘的身世便生了出来。
(二)因此,归结起来,产生这种充满忧、悲、苦、恼、迷惘世界的,就是我们的这个心。
迷乱的世界,无非只是从心所现的影子,而觉悟的世界,同样也是由心之所显现。
(三)在这世界之中,有三种错误的见解,如果依之而行,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将全被否定无余。
第一,有人主张:人们在世间所经历的任何事,均由命运所安排。第二,另一种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的主宰。第三,还有人认为:一切事物既无因,也没有所谓缘。
如果,一切都由命运来决定,那么,这个世界不论行善或为恶,都是命运所使,从而幸与不幸也是命中注定;除了命运之外,别无其他因素存在。
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寄望和努力于做哪些事,或不可做哪些事,从而世界上也就没有进步和改善了。
其次,神所安排之说、以及既无因也无缘的论调,都同须深加谴责。因为,果属如此,则远离罪恶和与人为善的意向、努力及意义,都全部荡然无存。
因此,这两种见解同属错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依缘而生、从缘而灭。
—华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6:03: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佛的形态与德行
  第一节 三种形态
  (一)佛是不能在相貌和形态上去寻求的,相貌与形态之所示,都不是真的佛。佛的本质是从觉悟中得来,因此,在觉悟的境界中所见,才是真正地见到了佛。
  看到世界上庄严的佛相,以为那就是见到了佛,这是一种愚昧的错觉。佛陀的真实相貌,一般人的眼睛是无法看到的,任你描写得再优越,也无法示意佛的真相;任你刻画得再精致,也没法表达佛陀的本质。
  所谓真实之相,其实,有相可取的并不是佛。佛是无形无相的,但却可以依你的想像,显示出佛的妙相。
  因此,如实地真知灼见,而又不执著,这种人便得到一种自在的力量,就是见到了佛。
——华严经第三·如来名号品
  (二)佛陀之身,由于从觉悟而得,所以是常住而不坏的,有别于靠食物维持的肉体。由于智慧所成就的金刚之身,既无忧惧、也无病痛,是永远不变的。
——大般涅槃经
  所以,佛是永远不灭的,除非觉悟泯灭,否则永远是灵明常存的。而这觉悟所形成的智慧之光,显现于世,不但启人以觉悟,更可导入往生于佛的国度。
  了悟这番道理,便是佛陀之子,可以接受佛陀的教化而实践、遵守佛的教导,并且以之传留后世;这都是佛陀的默化力量所及,了无若何奇异之处。
——华严经
  (三)佛陀具备了三种身分:一是法身、二是报身、三是应身。
  法身,就是以法为身。法就是世间实相的真理,和觉悟那道理的智慧,合而为一的称呼。
  法也就是佛。这佛既无颜色,亦无形相;由于无色无相,所以既无来路,也无去处。惟其来去无由,所以无处不充塞,亦正如太空之遍盖一切万物之上,而无不周涵。
  佛不会由于人之思惟而有、不因人之忘失而无,更不致于因人之喜悦时而来、怠慢时而去。因而,佛是超越于人心的种种活动而存在的。
  佛身,是充满于一切世界的,无所不到。这人们本具的佛,不论你曾否予以思考过,都是永远常在的。
  (四)报身佛,就是无形的法身佛,为了援救人类的痛苦而显现的形相;他立誓愿、积善行、示名号,从而广施引导救度人类。
  这佛是以大悲为本,不惜以种种方式去救援那无限的人类。像火一般的燃烧一切,当然也把人们的烦恼之薪烧尽;同时又像风把灰尘吹走一般,把人们的苦恼之尘,吹散无余。
  应身佛,为了完成佛的救度,应合世人的习性,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于世间,包括:诞生、出家与成道;想尽各种方法予以引导,甚或以病和死来示警于世人。
  佛身的本体是同一法身的,但以世人的习性各有不同,所以佛以各色各样的形体显现于世,而世人各有其本能所希求的心和行为,以致各人所见的佛相,也各有不同;但佛只以一种真实示现于人。
  佛虽分为三身,但是只为完成一件事体——那就是救助世人。
  常以若干殊胜之身,出现于一切境界,那种身不是佛陀之身,因为佛身不是肉体的。佛陀只以悟得之身,充满于一切处,经常出现于体悟实相之人的面前。
——金光明经第三·三身品
  第二节 与佛相会
  (一)佛之出现于这个世界,是甚为希罕的。佛在这世界上开悟、说法、断决疑网,拔除爱欲之根、杜塞罪恶渊薮,而一无障碍,悠然自得地在这世上行化,世人都以佛为无上的善行。
——华严经
  佛示现在这世间宣说教法,是为了施惠人类以真正的福祉。为了不愿舍弃痛苦与烦恼的人类,所以佛才示现在这苦难的世界。
——华严经第三四·入法界品
  这个世界上缺乏公理,邪见横生,欲壑永难填满,以致身心均陷入堕落。在这人命苦短的世界上,布施教法给人,是非常困难的。佛只凭著这分大悲心,终于克服了这项困难。
——阿弥陀经
  (二)佛在这个世界,视一切人类都是好友;为烦恼重负所苦的人遇上了佛,佛会替他担荷起重负。
  佛在这个世界是良师,为愚痴所迷的人遇上了佛,沾佛智慧之光,得以驱散黑暗。
——华严经
  牛仔始终是不肯离开母牛的。佛的教法只要听过一次,便不想再离开佛,这是由于常常闻到快乐的缘故。
——杂阿含经三五·卷五
  (三)当月落时,人们会说月亮沉下去了;月升时,人们则说月亮又出来了。其实,月亮是常住不变的,并无所谓出没或升沉。佛陀也是一样,是常住而无生灭的,只是为了教化人类才示现生灭相。人认为月亮有盈亏,其实月亮原本就是常满的,既无增、也无减。佛亦未尝不如是,常住不变而无生灭,只是依各人的所见,而产生有生灭感罢了。
  月亮映现在一切物体之上,不论在街市、在村落、在山野、在河川、在池沼中,或在瓮缸里,乃至在树叶末梢的露珠上,都无所不现。人们所到之处,即使千百里,月亮常会紧随其人。月亮本身虽然是不变的,却因人们蔽于所见,而有不同。佛依然同此道理,为了适应世界上的人类,显示出无数的形态,但佛的本体却是常住而不变的。
  (四)佛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出现抑或隐没,总是不离因缘的。为了救度世人,当好的时节因缘来临,便出现了;当因缘消灭,也会从世界上隐没而去。
  佛虽有生灭之相,但却没有生灭的实质。了解这番道理,对佛所示现的生灭,乃至对一切事物的变迁,都能处变不惊而不为感伤,从而开启了觉悟,得到无上的智慧。
  佛非肉体,乃由觉悟而成的道理,已如前述。肉体不过是个容器而已,里面如果盛得觉悟,便称为佛。因此,执著肉体,为佛的逝世而伤感者,实际上,这种人是见不到佛的。
  本来,一切事物的实相,是离开生灭、去来、善恶的差别,而属于体空平等的。
  如果当体认为有差别,那是由于意识上所起的判断所致。佛的实相,其实既未显现、亦无隐没。
——大般涅槃经
  第三节 伟大的德行
  (一)佛具备五项胜德,而为人所尊敬,包括:伟大的素行、卓越的见地、崇高的智慧、宣扬觉悟之道,使人能依教奉行等。
  佛另外并具有八项胜德:一者,佛给予人类利益和幸福;二者,依佛的教化,可以立获福祉;三者,对善恶正邪能施正确的教诲;四者,宣示正道,令人觉悟;五者,不论何人,皆将导之入正途;六者,佛陀没有骄傲和自满;七者,所言必行,所行必孚所言;八者,不疑惑,所愿必满,成就善美之行。
  佛在禅定中得到寂静与和平,对所有的人以慈心、悲心相待,而了无分别,祛除心中一切污垢,保持喜悦。
——巴利本中部八·七七·善生优陀夷大经
  (二)佛是一切人类的父母,当婴儿生下来尚在襁褓期间,父母和著孩子的发音说话,然后,再渐渐教以语言。
  佛,亦复如是,随著人类的语言来宣说教法,并以各人所见,显示不同的形相,使每个人都能处在安稳不动的境地。
  此外,佛虽用一种语言说教,但各人所听到的,认为都能符应自己的习性,觉得佛陀现在是对我开示,不胜欣悦。
——大般涅槃经
  佛的境界,远超于一般人所想像,很难用语言说出一个端倪。如果勉强描述那种境界,除了譬喻之外,别无他途。
  恒河虽然屡为龟、鱼、马、象等所染污,但依然经常清净;佛亦恰如恒河,虽为异教的鱼、龟等竞相侵扰,但思绪却丝毫不为所乱,清净如常。
——楞伽经
  (三)佛的智慧能明察一切道理,远离偏颇的两种极端而立于中道,而且超越一切文字和语言,了知一切人类心中所思惟的,而能在瞬间即洞澈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太空中的繁星,在恬静的大海里反映出它们各自的形相。佛的智慧如海,把一切人类心地上所思惟的,乃至宇宙万物,原原本本地显现出来,因此佛亦称为一切智者。
  佛的这种智慧,润泽了一切人的心地,赐人以光明,使人明确地了解这世界上的意义、盛衰和因果道理。诚然,人类经由佛陀智慧的启示,而得知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
——华严经第三二·如来性起品
  (四)佛,并不只以佛的身分见示于世人,有时也作恶魔,时而也会以女人相、神仙像、国王、大臣等姿态出现,有时也会出现在妓院或赌场。
——法华经第二五·普门品
  当你患病时,佛以医师之身,示临施药并演说教法。当战事乍起,佛则演说正教,速离灾难。对于留恋常情者,佛说无常的道理;对于骄傲自大者,佛说无我的法则;对于耽乐世俗娱悦者,佛则昭示世间的苦楚百态。
  佛的功用,如此地展现在事物之上,而这一切,又都是从法身的根本处所流露出来。那无限的生命,以及那无限光明所救度的,其归根结抵都是法身之佛。
——大般涅槃经
  (五)这个世界犹如火宅般的不具安全感,人们由于愚痴与无知而愤怒、嫉妒、猜忌,终至陷入一切烦恼之中。一如婴儿的需要母亲,人们也同样必须依赖佛陀的慈悲。
——法华经第二·方便品
  佛陀是圣者中最可尊敬的圣人,也是整个宇宙之父。一切人类都是佛子,他们一味地沉湎于世间的享乐,却未具备可以看穿灾祸的智。世界上充满了痛苦而值得恐惧的,一如老、病和死的火焰,正燃烧不息。
  但是,佛离开了这个称为迷惘世界的火宅,处于寂静之林。
  并且说:‘现在这个无常而多苦的世界,是属于我的;生存在这里面的,均为我子,能够拯救他们无限烦恼的,也只有我而已。’
  佛,实际上是大法之王,依自己的证悟去说教。其实,佛只是为了人们的安乐,施人以幸福而出现于世,为了从痛苦中拯救人类,佛才宣说了教法。但是人们被物欲所诱惑,总是充耳不闻,涅不经心。
  不过,听了教法而心怀喜悦的人,决不致于再退堕到迷惑之境。佛曾说:‘我的教法,须凭信仰,才能得入。’亦即因为相信佛的话,才符合被救的条件,而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得救;从而,静聆佛陀的教法,并应依之奉行。
——法华经第二·方便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6:02: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永恒的佛陀

  第一节 慈悲和心愿
  (一)佛的心是大慈大悲的,用一切方法去救度所有的人,这是大慈心。别人有病,如同自己患病;别人有烦恼,自己也觉得烦恼,这就称之谓大悲心。
—观无量寿经、维摩经
  正像母亲之念爱儿女,不曾须臾或离地看顾、抚育和援助他们;佛的心就是这样,并且曾说:‘你们的烦恼,就是我的烦恼;你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是片刻不离的。
——首楞严经
  佛的大悲心,是依人而生的,由于大悲的感召而产生信心,由信心而修持,才得以开悟。由衷地爱念儿女,就是做母亲的本分,儿女们在母爱中也就心安理得了。
  可是,人们却不知道享受这份佛心。人,由于愚昧心而起爱著,才有了苦的感受。日常生活总是在烦恼中打滚,自然苦恼异常。背著罪业的重负,迷惘、气喘吁吁地从山头围绕著山腰打转。
——维摩经、大般涅槃经
  (二)佛的慈悲不只限于我们这一生,而是往长久远的。人们生来就在变,到死还在变,因而迷上加迷,从开始一直继续到现在。
  佛常在人们的面前显示其慈悲护念,克尽其救度的能事。
  生为释迦族的太子,而后发心出家、苦行、悟道、说教,直到灭寂。
  人们的迷惑了无际限,因而佛的度化也无有限量;人们的罪业,深而无底,因而佛的慈悲也无穷际。
——法华经第十六·寿量品
  所以,佛在修道之初,便立下了四大誓愿:‘一、誓救一切人类,二、誓断一切烦恼,三、誓学一切教法,四、誓成无上觉道。’佛的修行以这四大誓愿为主,佛以这样的誓愿修持己行,更充分显示其佛心度众的大慈悲。
——心地观经
  (三)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须远离杀生的习行;并以这种功德求愿人类得以长寿。
  佛陀持远离偷盗的修行;并以这项功德,祈愿人类凡有所求,都能得到满足。
  佛陀行戒绝淫乱的修持,且以这项功德,求愿人类心无害意、身无饥渴。
  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须舍弃口出虚谎的语言;且以这项功德求愿人类语出真实、心处平静。
  修持远离一口两舌之行;求愿人类常处和合,互相以道乐叙语。
  修持远离恶口之行;求愿人类心平气和,避免激情暴躁。
  修持远离闲言废语之行;求愿人类培植深厚的同情心以待人。
  还有,佛的修持就是:立志成佛,必须远离贪欲;而且以这项功德,求愿人类永息贪心。
  修持远离憎恨之行;并且求愿人人的心地都能充满慈悲。
  修持远离愚痴之行;并且求愿人类崇尚因果道理,了无乖舛的观念。
  佛的慈悲就是这样地对待每一个人,佛的求愿除了为人类幸福之外,别无所期。佛也正像父母之怜爱儿女,但愿能把人类从迷惘的大海中接渡过来。
——大般涅槃经
  第二节 救度和方法
  (一)站在觉岸上,佛用语言呼唤沉沦在迷海中的人类。但人们的耳朵总是不能轻易地听到,所以佛亲自投身迷海,宣示了救度的方法。
  在此先说一个譬喻:一座城镇里有位长者,一天,他的家中失了火,经常出门在外的长者偶尔回到家里,目睹这种情形甚为惊慌,焦急之余,决计先把孩子们呼唤出来;可是他们正沉湎于嬉戏之中,对火势的蔓延完全茫无所觉,依然逗留在家里。
  父亲大声向儿女们叫喊:‘孩子们,逃命吧!赶快出来呀!’孩子们仍然没理会到父亲的呼唤。
  为孩子们安全而耽心的父亲,急智之下,改口喊:‘孩子们!这里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赶快出来拿呀!’孩子们听说有玩具,马上争先恐后地从火宅中急奔出来,幸免了这场灾难。
  诚然,这个世界恰如一个著了火的家,但是人们总是无视于家里著了火,竟自滞留在可能被烧死的环境中,所以佛以大慈心,用种种方法援救每一个人。
——法华经第三·譬喻品
  (二)再说一个别的比喻:从前,一位长者有个儿子,早年离开双亲,只身在外流浪,以致沦入贫困。
  老父念子心切,四处寻找儿子的下落,但是费尽了心神,总是打听不到儿子落脚的去处。
  经过几十年的岁月,处境落魄的儿子,不期然地飘泊来到父亲的城里。
  眼光锐利的长者,乍看一眼,便认出是自己的儿子,自属喜出望外,赶紧差人去接回这流浪在外的孩子。但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儿子惊疑,误以为是出于一种诱骗,因而拒绝回去。
  父亲无奈,再度派人设法笼络儿子,说明想以较好的待遇雇他到家里做工。儿子于是欣然接受约雇,成为长者家里的一名佣人。身为父亲的长者,对于完全不知道是在自己家里工作的儿子,渐渐给予格外的待遇,终至让他管理家中金银财宝典藏的重责。至此,儿子仍不晓得是自己的父亲,一向忠诚服侍,感动得为父的无限欣慰,同时也自觉于不久人世。有一天,召集族人和至亲好友指告大家说:‘这就是我的儿子,是我常年四处寻找的儿子。从今以后,我的一切金银财宝统统都归我这儿子所有。’儿子乍一听这突然的宣告,感觉到一阵莫名的惊喜:‘如今,我不但见到了父亲,想不到更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这段比喻所显示的意义,长者就是佛;迷失在外的儿子,就是一切人类——众生。
  佛的慈悲,就像父亲对独子一般的爱;去爱一切人类。佛对一切人类,如同己子般的接引与关顾,使其拥有觉悟之宝,而各自致富。
—法华经第四·信解品
  (三)佛对一切人类,有如己子的等慈大悲是一体的。为了适应每一个人的不同个性,所以,救度的方式亦因人而异。正如植物同样接受雨露,但草木各自所得到的滋润与实惠,卸不尽相同。
  (四)做父母的,即使有再多的儿女,对他们的眷爱性,都不会有任何变异;这中间任何一个有了病痛,做父母的都会格外地予以呵护。
  佛陀的大悲心对一切人类都是平等的,甚至对罪业深重,或为愚痴而苦恼的人,都是慈悲与怜爱兼施的。
  譬如:太阳在东方的空中升起,照亮了黑暗,孕育著万物;佛陀在人际之间出现,消灭了罪恶,培育著善良,智慧之光遍照一切,消除了愚昧的幽暗,导向觉悟。
  佛是慈父、悲母;佛陀以慈悲心对待世间每一个人,而一无条件,世人如果没有佛陀的慈悲是无法得救的。
  佛陀视人为自己的子女,因而必须接受佛陀的救度。
—法华经第五·药草喻品
  第三节 佛是永恒的
  (一)人们都相信佛是以王子之身示现于世,后来出了家而证得觉悟。其实,在成佛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无尽际的岁月。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佛陀经常处身于这个世间,并且熟悉人类的习性,想尽一切方法去救度他们。
  佛说的永恒教法是没有虚妄的,甚么道理呢?因为佛陀了解这世间事物的真实所在,用以教化所有的人类。
  诚然,了解这世间上事物的真实性非常困难。何以故?因为世界上的事物,看来是真实的,其实并不尽然;看来是虚伪的,其实并不虚伪。愚痴的人很难了解人间世的一切。
  唯独佛陀才了解世间事物的真实相,所以,佛陀对世间事既不说是真、也不说是假;既不说是善、也不说是恶;只是原原本本地宣示其真实性。
  佛所施于人类的教化是:针对各人的习性、素行和信心,分别培养他们的善根。
  (二)佛陀不但以语言来教化,并且以身施教。佛陀的寿命是无限际的,但是为了儆醒那些贪婪不厌的人,不惜以死示现于世间。
  例如:一位拥有很多孩子的医师,到远地去旅行,留在家里的孩子们,因为误食毒药而痛苦不堪;医师回到家来,见状非常惊讶,连忙投以解药施救。
  孩子们之中,尚未失去正常心的,服药之后,病症便得以消除;但是已经失常的,却拒服救药。
  做医师的父亲,为了医治孩子的病,想尽种种方法和决心,于是向他们说:‘我必须出一趟远门,如今年已垂老,几时将死,都很难说。在此我预留下药物给你们各自服用,你们必须好自为之;如果一得悉我的死讯,而想恢复健康,唯有服下我的解药。’语罢,便又束装就道,开始长程旅行。许久,打发使者回家来报丧。
  孩子们闻耗,都深感悲痛,并叹息说:‘父亲去世,我们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可资依靠的人了!’旋又记起父亲临别的遗言,便遵照嘱咐,在悲切与绝望中服下药物,因而得以恢复健康。
  世人也许将会责难这位做医师的父亲,对儿女们出此谎言,但佛的作为就恰如这位父亲;佛陀为了挽救那些追逐于世间私欲的人们,假藉这尘世的生与死,以为示范。
——法华经第十六·寿量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22 13:35 , Processed in 0.08684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