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话2、卡洛采写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1 11:45: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世界语者几乎都熟悉卡洛采(K. Kalocsay, 1891-1976)的名字。按照塔尔柯尼(Tarkony)的说法,他是世界语文学的“顶梁柱”(pilastro),⑴ 大诗人,在世界语语言理论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他同瓦兰金(G. Waringhien, 1901-1990)合作的那本《世界语语法全书》(Plena Esp-a Gramatiko, PAG)第四版就是在北京印刷的,中国世界语者都可以买到。
Kalman Kalocsay
卡氏在世界语诗歌领域的成绩与贡献,奥德(W. Auld, 1924 - 2006)有过公正而中肯的评价:

“Kalocsay, majstro de la formo, inter 1921 kaj 1939 kvazaŭ mem ellaboris la tutan ‘tradician poezion’ de Esperanto.”(卡洛采,形式的大师,他在19211939年间,好像一个人就制定出整个的世界语‘传统诗艺’。)奥德甚至说,假设我们的语言——世界语有一天消亡了,还会有爱美的学究们读他们(卡氏、巴基及“文学世界”流派诗人)的诗作,这些诗歌足够阻止我们的语言命定入土,就像罗马的诗人们确定了拉丁语诗歌不可能被忘怀一样。(Kaj eĉ se nia lingvo morgaŭ fariĝus mortinta, eĉ tiam kelkaj belamantaj skolastikuloj legus tiujn poemojn; kaj ili sufiĉus por malhelpi la enterigon difinitivan de nia lingvo, kiel la poetoj de Romo certigas la neforgeseblon de la Latina lingvo.

卡洛采也想写小说,他生前用本名Kalocsay在《北方棱镜》(Norda Prismo)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小说《我的思想》(Mia Penso),那是1957年。这是被柴门霍夫同名的诗歌触发了灵感而写成的一个短篇,是写老柴在世界语语言方案问世之前一段情感迸发,主人公就是少年柴门霍夫本人。其实早在1937年的柴诞节,他就在布达佩斯世界语者的晚会上,朗读过这篇小说——手稿发表前,在抽屉里躺了二十年!

卡氏去世后,阿达·希斯扎尔(Ada Csiszar, 1930-2009)整理他遗留下来的手稿,发现了未发表的四篇小说。她把署名为Ista Makler(由“掮客”makleristo一词幻化而来)的Esti Vidvino(《成为遗孀》)一篇投寄给《文学市场》(Literatura Foiro),在该刊1983年第78期发表。这一篇小说形式就很完美,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人物形象也颇为丰满,题材可能就地取材于卡氏在医院工作的环境,主人公是一位住院患者(老光棍)和他的女情人。

另外三篇小说,署名是Peter Peneter,这是他发表组诗《密戏商籁》(Sekretaj Sonetoj)时用的笔名。这本诗集出版(1932年)后,由于那时的习俗,对于erotika题材,人们还有禁忌和偏见(也许是prudaj),作者遭受非议,甚至卡氏朋友圈内(当然知道署名人是谁的人)也有人写信指责(kondamni)他。卡氏内心很不痛快,后来就没有发表用Peter Peneter署名的作品。⑶

阿达把卡洛采这五篇手稿整理出来,编辑成一本短篇小说集《女神赫尔塔》(Diino Hertha),交由源泉出版社(Fonto)于1992年出版,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卡氏的散文创作。出版社在介绍这本书时,说是一本Erotika novelaro de Kalman Kalocsay(色情小说集),其实,这几篇小说虽然是写爱情生活,也关涉到性爱,但全然没有色情描写,根本谈不上什么erotika!我想,这可能是出版家为了销售而突出的广告词,旨在引起读者的好奇(《密戏商籁》作者写的小说吗)!


小说Kiel naskiĝis abato Guibert?是写一对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和他们同上一辈的情感冲突,典型的二十世纪初叶小说的手法,但卡氏把情节编排得很离奇,使人读起来不会有厌倦之感。取为这本集子书名的这篇Diino Hertha,有位书评作者认为颇为类似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十日谈》里的故事,其实我倒以为还是卡氏生活圈内的人和事。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女神赫尔塔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姑娘,美术学院的学生。她的老师,一位有名的画家,学院的教授爱上了她,把他奉为女神。作者着力描写了她超凡的美丽,甚至在她的丈夫辞世后,中年的赫尔塔仍然魅力四射。最后一篇Mia Geza,也是写一位女性两次婚姻生活的故事,从女性主人公的角度,表现了女性对爱情在精神和肉体上完满追求的欲望。

我不在这里讲述故事的情节——留着给读者在自己阅读时,能有新鲜感的愉悦。我要说的是,这几篇小说不愧出自大师的笔下,语言极为清晰流畅,简洁自然,很容易被读者理解。描写那位“女神”的魅力,简直出神入化。读过此书的孟玉丽女士同我交流,说是她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她认为是典范的世界语语言表达方式,真是开卷有益!

说到这里,还不算完。除了这五个短篇,卡洛采还有一本可以列入“小说”的作品,那就是诗文合璧的《撒旦的第十二夜》(La dekdu noktoj de Satano)。


这本书作者的署名是Emiano Imby,这也是卡氏用过的笔名。该书有瓦兰金写的序言和引言(enkonduko),有趣的是引言的署名是Peter Peterido Peneter,这是瓦兰金与卡氏合作,于1968年由匈牙利世界语协会出版诗集《爱经》(Libro de Amo)时,他用的笔名,该集收入卡氏的《密戏商籁》里的五十首sonetoj和瓦兰金写的情爱诗等。

《撒旦的第十二夜》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长诗La eksmonaĥino,仿照我们现在把苏联称为“前苏联”的说法,姑且译为《前修女》。全诗十二首,共824行。取材于《圣经》里的有关上帝惩罚所多玛(Sodomo)城居民淫乱行为的故事,是真的erotikaj作品,从诗歌艺术角度看,还要比以前写的《密戏商籁》那些诗出色。
   
第二部分La dektria nokto(《第十三夜》)是Emiano Imby的日记,散文体,内容包括一些性爱场面的描绘。从一次世界语者集会场面描写开始,连接起第一部分长诗里的线索,继续撒旦给主人公Pipinjo规定的,她同男人幽会不能超过十二夜这一禁忌的故事。里面编入世界语者Emiano Imby和Peter Peneter这两位朋友的对话,把情节展开,直到结局。

这部作品的手稿,在卡氏的卷宗袋里,躺了二十多年,按照卡洛采在文件袋里的遗嘱,阿达·希斯扎尔在他他辞世13年,才拿出来发表,1990年由瑞士的《文学市场》出版合作社印刷了第一版。
   
卡洛采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大诗人,唯美主义倾向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得很明显,他小说里的主人公,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无论是女神赫尔塔,还是永远年轻漂亮的Pipinjo,都是他心目中美的化身。这使我联想起《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先生,在他的眼里,“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看见女人就觉得清爽……”

威廉·奥德说:“在散文作品领域,长篇小说为王”(sed sur la kampo de beletra prozo la romano estas reĝo)⑷,卡洛采也曾跃跃欲试,想创作个长篇小说。中外大作家皆然,鲁迅先生就曾想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创作一部小说,先生当年还去过西安,实地体验。后来,他还想以长征的事迹创作一本小说,写成中国的《铁流》那样的作品,还请当时在上海疗伤的陈赓将军到家里谈话,给他讲长征中的英雄故事,可惜因故没有写成。⑸

卡洛采要写一本侦探小说,他构思出故事情节:一位富裕而有名的世界语者Grammat被用裁纸刀谋杀了,侦探追查凶手,线索引到几个方向:被抛弃的复仇未婚妻;觊觎他财产的贪婪者;生活在贫困中的私生子;长期不和的嫉妒邻居等等。侦查工作失败了。最终一位年轻的世界语者揭发,谋杀者是他的同志(samideano),Grammat最好的朋友。原因是他们俩都曾是ĝisostaj at-istoj,可是Grammat改变观点,投入it-ismo一派了,他向朋友说明,还要公开这一决定。于是怒不可遏的朋友刺中了Grammat的心脏。遗憾地是,卡氏没有完成这个写作计划。⑹

这里要解释一下这个-ita-ata之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吧,世界语者对于分词-it-at在叙述句里的使用,曾经热热闹闹地争论不休。一方以Teo Jung为代表,主张使用estas –ata;另一方以Waringhien为代表,认为尊重柴门霍夫的习惯,主张使用estas ita,卡氏也是-ita派。王崇芳先生对这场争论,曾有专文介绍,我就不再啰嗦,就此打住。              


石成泰 2015-01-25,大庆

⑴ vd. W. Auld: Enkonduko en la originalan literaturon de Esp-o, Istis, 1979, p. 43
⑵ W. Auld: Antaŭparolo de Esperanta Antologio, la 1a eld., Stafeto, 1958
⑶ Ada Csiszar: Antaŭparolo de Diino Hertha, Fonto, 1992, p. 7
⑷ same ⑴, p.32
⑸ vd. 周正:《一个人的呐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p.287-290
⑹ same ⑶, p.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4-20 21:51 , Processed in 0.0813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