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24|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20: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维觉讲解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维摩居士林最重要的经典《维摩诘所说经》。这部经又叫小《不可思议解脱经》,大不可思议解脱是《华严经》,这就奠定了这部经在佛经中的地位,佛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所有的经中,这部经他花的力气最大。为什么?佛要给我们末世人送一份厚礼,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这部经是如来真如法性最高、最深的经典,实际跟《华严经》是不二的,有缘听到这部经的人,如法修行可能修到9地。
1名字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佛教发源,佛、菩萨风云际会。其中有这么一位古佛维摩诘,我们汉语的译名为净名,净就是清净无垢的意思,身心都是这样,名是声名远播。
他的父亲姓雷,母亲姓释,他出生的时候有净的功德,他在当世时声名远播,所以这样传名.他是协助释迦牟尼佛在民间传法的菩萨。
佛经中有慈士,就是弥勒佛,虽然每个菩萨都慈,但是以他最突出,同样为什么把维摩诘叫净名呢,他本是一个佛,以佛的身份,到这里来做菩萨,他做菩萨,不是像其他菩萨那样以出家身份跟着佛,而是在民间,就是在五浊恶世最难堪的地方,宣扬佛法。所以更净.
在我们居士当中,正在修行,想修行的,可以说都和维摩诘有缘.
2演经本缘
文殊菩萨是龙种古佛,相传他是金粟如来的化身,传说这个佛一出世,世界上成就的声闻以上的菩萨,就像田地里的粟一样,金灿灿一片.他的国土叫妙喜,有的经典说他就是阿?佛,从妙喜国化身到这里,以居士身份来辅佐佛来教化众生,大家知道,在我们世界上修行的队伍当中,居士的数量,或者说在要度的人当中,居士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出家人,所以这么一个佛,用这样的形象出现,一定有一个特殊的因缘.
在我们的三藏当中,有佛导演的,有佛、佛级的菩萨参加那么多的人象演戏一样,在一起演经的不多。这部经,维摩诘为了度化众生而装病.他的心念一动,佛就知道了,他在佛面前是一位长者,就是老人家。
所以佛派弟子去看望。
历史上好多大师,和这部经有特殊关系.有的还是凭借这部经开悟的.曾经有的古德说,这是如来法教的最高级的、大乘佛法最精妙的东西,天台的智者大师开始并不信佛,他是因为看了这部经,才生信而为天台宗的真正完成者的。
第一会,佛国品。
3菩萨们的修为
佛经里面经常提到菩萨三万二千,大比丘八千人,实际上在佛传法的时代,真正的十地以上的菩萨不多,很多菩萨都是十方世界来的,在虚空当中。我们这样假定,假定今天我有资格请来十方菩萨,那我们今天就不是31人听讲,可能是三万二千人俱,是这个意思。
菩萨们都是一切人众所熟悉的,无论他的道行、智慧都已成就,获得了诸佛如来的威力加持,这一条很重要,自己成就还要得到诸佛的威力加持,自身也成了护法的城。他们宣说正法的声音,象狮子一样勇猛,狮子林中一吼,其他动物闻声慑服。
众生不需要请他,就可以得到他的友爱和安慰,仰仗他们的努力,魔怨都消除了,外道邪说也荡除得干干净净,所有外道哪是菩萨们的对手。菩萨没有纠缠的拖累,我们很多人有身的、心的纠缠,如智慧不够,也是要受拖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4:26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2

4任运境界
心中安宁,常住自由自在的无碍之境,就是任运的境界,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才有的现象。没有到八地的菩萨,象七地菩萨要是做什么事,就象在海中行船,还要用桨努力地划才能启动.
到了八地,就象扯起了风帆,自然风一吹,这船就能自己跑了,不需要自己努力。历代祖师,多能任运,看似随便,但乱说乱对,胡说胡对,颠倒说颠倒对,到了这个地步,他没有错的,这是我们无法思议的。
有些人说凡夫也有任运,凡夫叫任性,不叫任运。任运是任法运,就是一举一动都合乎法性。
5大乘菩萨六度的基本功行
这些菩萨或念或定都能持善、布施。修行的第一条,要善,做善事,发善心,一举一动一念都在这当中,不起恶意.
大乘菩萨修意,具有七种辩才,有六度功德,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前五度都必须以般若智为终结目的,如果没有般若智,前五度都是空的,同时又能因众生具体的情形方便度人,对机施教,得到了对一无所得境界本身,也不加思量的无生法忍。
我上次讲《般若经》、讲其它经的时候,我们经常提到这个名词,就是说《心经》里面说的“以无所得故”,即什么都不得,不得就是实际不着相,不做这个思考,不但坏的东西不想,连好的,比如说梦见了佛,也不当佛看,即使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了佛也不做佛想,到了这个地步,才是真正的无生法忍。
应这样随顺无生之道,理解诸法的实相无生灭,无生就是不生任何念头感觉那种心,不生任何相的心,不能见什么就当什么,耳鼻舌身意的标准一样。生了相的心就落入了魔道、走偏了。
6成就的菩萨的标志
(1)他们能跟从佛说法,不退转,也能够善于了解实物的本质,就是法理,不是世间的那个道理。根据不同的根性来说法,超出众生之上,得到四无畏。
(2)佛的四无畏就是正等觉无所畏。漏永净无畏,没有烦恼,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菩萨的四无畏,能持无所谓。佛说的我能够做,知根无所谓,识众生的根器.决疑无所谓,了断疑惑无所谓,达报无所谓。因为用功德智慧陶冶自心,他也能用修行的功德给众生带来好处,他智慧,形象美好,修行好的人,你看宣化上人,是一个很和善的老人,很慈悲的,你看净空法师,他也很慈悲的。
(3)另外舍去世间的卑俗的装饰,世间人,包括有的女修行,喜欢涂脂抹粉,喜欢香的东西,喜欢花,这些东西,相对于佛的法身来说,是多么俗气.
(4)信心坚固,象金刚护法,象日月光一样,菩萨们说法的声音,也微妙得很,微妙第一,我这个声音不太好,有的人说法,人家一听,就象被磁铁吸住了一样。
(5)他们能够深入缘起法,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有12因缘,一切都是因缘所生,举个简单例子:之所以有我们,是因为有父母,父母之所以能结合,是因为他们的前世有因缘,都是因缘,由因缘转来转去, 12因缘的根在哪里呢?一个是爱,动心动念,没有这个爱就没有这些事,一个是无明,就是不明事理,乱搞,象畜生无明最重,就只知道吃,睡,只知道痛,痒.
深入缘起法,断除了有我、有常的邪见.
举个例子,什么叫做有我,还是以梦为例,做梦梦见西瓜,根据无我的标准,那么它一定不是西瓜,如果有我,第二天是想见西瓜,如果无我,就不是西瓜,有可能是南瓜,有可能是别的东西.
梦见你老娘来了,其实不是老娘,可能是你姨娘,这也是无我,如果你有我,就是你老娘,如果无我,就是你的姨娘等,把这个变了,不滞于有.
(6)不滞于空,凡夫滞于有,小乘滞于空,认为有个我在。这是我的肉,这是我的身,这是我的房子,明明是有.
滞于偏空,什么东西都会灭亡,时间长河之中,“逝者如斯夫”,你想这个大江不舍昼夜,老是向前流,我们一生几十年,就这样都消失了呀,没有了,于是什么都断灭了.他这样是偏空.
真正大乘菩萨说,空亦不空,相空理不空,这些菩萨没有烦恼、邪见的习气。以上一段,可以说是这部经,也是整个修行佛法的总纲,很多菩萨修到了这个地方。
我们有没有烦恼、邪见的习气呢,有的同修好一些,有的还有邪见,总是觉得这个错那个错,这个本身也可能是邪见,佛才是正知正见,妙觉菩萨都有一点点无明,那个无明就是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5:3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3


(7)这些菩萨未来不受恶劣的果报,这些菩萨修到了这个地步。
(8)菩萨说法,象狮子吼,他一吼,丛林中的所有生物都服威的。菩萨说佛法,所有的外道、邪见、小乘,二乘都服了,象雷霆震动,这些菩萨宣说的内容,和如来法身是一样的,所以不可测量,有的虽然显示是菩萨相,他宣说的内容是代表佛说法。实际也是佛身。
(9)菩萨们象航海的导师,在汹涌的波涛中去求宝,菩萨可以带领我们,能够深刻把握一切存在的玄妙,了解我们众生行为导致的转生迹象,行为导致的转生倾向,如心中的意念有美与恶的分别就是。以后感得什么果报菩萨非常清楚。
菩萨有他心通,知道人家到底怎么想,诸佛得到无可比拟的大智慧,菩萨们接近佛而得到这个智慧,也就是等觉位,等觉佛了,他最后只修愿, 10地菩萨智慧跟佛差不多了,按照禅宗的说法,你明心见性,就跟佛无二,
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明心见性,已经是个百万富翁,十地菩萨是个大富翁,佛是富翁中的富翁。你想想看,虽然是个百万富翁,与佛比起来小得多,但是一百万足够用了,与佛无二是说这个意思,而且从根本道理上说,他最后要成佛,所以说与佛是无二的。但从实际来看,七地和八地毕竟不同,七地不知道八地的境界,八地说一句话,七地摸不着边。
(10)他们得到了接近佛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关闭了通向五种恶趣的转生之门,五种恶趣其中有三种就是地狱、恶鬼、畜生,关闭了这个门,也就是本身不造这个因,根据因果不会掉到这五个地方,但是菩萨们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五道,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很多菩萨,包括有病的,有这个有那个磨难的,他很可能都是前世修成功下来的,
7修行人怎么面对吉凶
因为没有这样的障碍,这些法缘,他不可能这么快恢复过来,往往是有些东西逼着他反思,身体痛苦,心理痛苦,这样反而容易成就,这些东西就是他的一个法缘,所以大家不要怕有什么障碍.
我讲的第一部经就是,《阿难说事佛吉凶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前世欠了债,必须还。第二种是你前世是菩萨,佛菩萨把你放在红炉里炼,炼的时候还要拿铁锤子,敲敲打打,最后你才能显出菩萨的本色,只有这样才能成全你当初的心愿,因为隔阴了就有无明,菩萨来到世界上还是要继续修行。
菩萨是医生中的医生,善于治疗一切众生病,对症下药,使众生服药而痊愈,菩萨功德无不成就,无量的佛土都因之而清静了,听到菩萨的说法获得大利益,而且凡有所修、做善行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报赏。
具备以上的诸种功德圆满无缺的菩萨,有三万二千人,还有一万二千天人,还有八部之众,还有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佛主在这么多的大众的围绕之下,为他们演说佛法,佛就象须弥山高高突出在大海之中,金光闪耀。
这时候毗耶离城长者之子宝积,带着七宝伞盖供佛,佛就用神力,数百个小伞变成一个大伞,这个大伞竟然能够遮掩三千大千世界,大众亲自看到佛祖的神力,无不感叹,佛有时是要示现神通的。其实这个意思是把众生的烦恼变成菩提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7:20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4

8赞叹我佛的诗
“目净修广如青莲”,印度有一种青莲花,它的叶子修长而广,青白分明,好象人的眼睛,是个比喻,就是眉清目秀吧。
目是这样,心怎么样呢,“心净已度诸禅定”,不散乱,“久积净业称无量”无穷大劫以来积的都是净业。
“导众以寂故稽首’’,引导大众.寂是离开表相的意思. 所以要礼敬。“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佛为了度众生是要显示大神变的,在十方国土都显现。“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佛以一音声说法,人也听得见,畜生也听得见,所有众生都能听到,但是他就象太阳,太阳出来,高山先得到光明,深沟最后得到,有的黑洞还得不到,长江水在流,你有多大的肚子,就喝多少水。
“法王法力超群生”佛是法中之王,法力超过众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诸法是空相,总的是的空的,具体怎么空,这就显功夫了,佛有法力,是法中的王,佛也布施,是法布施,而且佛能分别一切的法相,全知全晓。
“于第一义而不动”第一义就是无相,如果能事事处处都做到无相,那你就是佛了,“已于诸法得自在”就是心里都明白,什么事情他马上就能反应过来,而且能够转动世界。所以我们应该稽首这个法王,佛的说法不有也不无,不着二边,不是说一切都有,也不是说一切都没有。一说就是真相。
“以因缘故诸法生”,我们这个世界是因缘世界,有因缘,所以有一切,包括善恶,“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诸法无我,要用无为法,不造作,任运自然。因为造作的一切业总是有报应的。
想修善,早上拿着一万块钱,跑出去,到处撒,如果你家里是大富豪,搞这个还可以,你家本身穷得揭不开锅,你还把唯一的一万块钱,拿出来撒,你说我要修佛,大家来拿钱,这个就是造作。
就好比你现在没有什么可布施的,问谁没有肉吃,我把我身上的肉割给你吃,我是菩萨,这个也是造作,不是自然的,“善恶之业亦不亡”有漏的善业都有坏的报应,何况恶业。
“始在佛树力降魔”在菩提树下显降魔相,告诉大家,每一个菩萨每一个佛,我反复讲过,你要成就你的菩提,你最好是降魔,念咒降魔,你至少要消魔咒,你如果修行,魔要干涉你,你念大悲咒,就是消魔咒,有这个回向,你就是真菩萨。
“得甘露灭觉道成”得到甘露法灭掉烦恼。觉道就是觉性,没有世间的心意,没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都是空了,菩萨摧伏了诸外道,外道也有很多学问和说法,也有神通,但是我们无论从智慧神通上,最后都可以压倒他们,“三转法轮于大千”分别度上中下三根。
“其轮本来常清净”这个法的本性是清净的,“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这个天人不只指忉利天的人,指所有的天,佛说的法是究竟清净的,天人包括兜率天那些妙觉菩萨得到佛的教诲,并因此证果,下到人世间成佛。这样人间的法水就能够长流了。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借助这个妙法到了不退地,八地不退,有寂灭智,佛菩萨能够度脱生死,是医生中的医生,佛是大医王,大医王并不是说能治世间一切的病,佛主要是能治你的心病,生老病死的,让你了脱生死的。也就永远没有人间的那些病了。
“当礼法海德无边”礼是礼敬,法海,其法如海,其德无边。
“心行平等如虚空”这个平等先一个是道德境界,对众生平等,修行的菩萨毁誉不动,无论是对善和不善的人,等与以慈,你看忍辱仙人,你把我统统割掉,我还最先度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7:52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5

另外就是智慧平等,譬如说,看到这个事情,理解成另外一个事情,这两种东西在形状上,在相上根本不相同,但是能以平等智对待,平等智,就是不二智了,就是实相智了,达到这样的境地,人们怎么不敬承呢,这人是宝中之宝,当然是大修行人,有智慧的人。
后面也是对佛的赞叹,譬如说“佛以一音声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就好比说,佛是一个老师在讲课,但是一个班上70个人,每一个同学都认为这个老师是跟我说呢,佛有这个能力,教书的人,会教书,会慑受人,70个人都相信你在跟他说,其实很少有老师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佛的神力,菩萨都没有的。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有的恐惧,怖畏,有的欢喜,有的生出了厌离凡俗之心,有的能够断除疑惑,这也是神力不共法,佛即有这个不共法,无所畏,他叫大导师,他能够断除世间一切结缚,他能够彼岸,能度世间一切可度之人,能够使大家永离生死之道,能够知道众生的来去之相,就是宿命通了。
能够对有法得到解脱,能够虽在世间不住世间,象莲花不着于水一样,达到对诸法实相无挂无碍,如虚空一样无所依托,这是智慧的一个象征,以上这个偈,如果慢慢讲,要讲很长时间,我只是说个大意,
佛讲经时候,用诗歌的形式,把它重讲一遍,有菩萨专门赞佛的,是对佛的赞美诗,一听到这个赞美诗,五百长者之子,当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有很多长者之子都相聚起来一起出家,立誓要成无上正等正觉,最后大家就问
9如何得到清净佛国呢,
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菩萨怎么用实际行动修行净土。
佛说好,你仔细听着吧,佛说菩萨所依赖的佛国净土是什么地方,就是一切众生之属,一切众生包括好人、坏人、蛇虫、蚂蚁,这些才是我们佛国净土的依赖,净土争取的对象。没有他们就没有佛国净土,就象我们一个QQ群一样,QQ群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参与的所有人的多寡、水平,还要看你能够度化多少将要参与的对象,佛国净土的大小质量也取决于他们度化众生的多寡,高低。
佛说西方世界殊胜,肯定有道理,东方琉璃世界,他都是九地菩萨,他的层次比西方要高得多,但是大家想想,九地菩萨才能去,祖师还没有资格呢!真正象祖师那样的中国有几个,他们都不能去,几千年来有几个可以去,所以宇宙里他们那个世界不是很多,就象我们的清华、北大一样,有但是不多。估计西方普度的菩萨多,琉璃菩萨世界遴选的菩萨精。
菩萨依据众生来世生于何国的可能性,而进入佛的智慧,并建立佛土,比方说意识到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希望有一个新的净土,那么新的一个佛产生之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建立这样一个净土,就象QQ群一样,有缘人都拉进来,也依据这种可能性蒙生菩萨道,并建立佛土,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8:4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6

10佛为何建立自己的净土
菩萨之所以建立佛国净土,并不是要标明建一方净土,要搞个宇宙第一,而是为了有益众生,就象有人在宽敞的地方建房子,是根据需要建造,不受什么妨碍,但是他在虚空当中建房子,空中楼阁,是不会成功的,同样道理菩萨如果离开了众生,是不能成就他的净土功德的,
那么使众生离苦得乐,建立佛国,这就是菩萨净土根本的依赖之处,所以说大家将来要成佛,你成佛,有缘众生,到你的佛国去读书的、修行的,肯定很多。
假如我有一天成佛真在你们之前的话,我想,这么大的世界,我当年有一批同修,他们差不多了,条件够了,把他们接过来,就这么简单,但是你在宇宙当中修小乘,谁会到你的世界去,你本身就很小很小的地方,象一个月亮一样,还需要别人的光,你怎么能够让别人在那里幸福生活,共同进步?那很难。你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的
11什么是菩萨净土
(1)挚直之心便是菩萨净土,就是老老实实,真真实实的心,就是菩萨净土,讲法,要用挚直之心,也就是我们的心是直的,没钩钩心。万一说错了,正常,还是人嘛。只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正直无悔的众生来生其国,你挚直,物以类聚嘛。有人说直接明了法相的心的人是直心,可以参考。
(2)深固之心是菩萨净土,什么是深固呢?一切具足圆满功德的众生来生其国,具足圆满功德,信心又深又固,
(3)第三大乘心是菩萨净土,成佛的时候,一切信仰大乘的众生来生其国,小乘的就来不了。
(4)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能够舍除,国家财产、身体生命,喜欢布施的菩萨就来到。
(5)持戒也是菩萨净土,不沾染贪爱的众生来到他的国土,戒行清净十善道具足的众生,来了。
(6)忍辱是菩萨净土,因为能够忍辱,他下辈子,身形非常美好,这个美好庄严从忍辱来,美女就是前世忍辱才修成的,你想,人家说一句话,你气不过,人家还没有怎么呢,你的心里象毒箭一样,要射人,那来世你那个相就不会好看了,我们知道相由心生,你那个脸上至少不规则,露凶相,不是骨头大,就是什么小了,总而言之,不协调。
(7)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凡属那些想精进的菩萨都来了,勤恳修习种种功德的众生来了。
(8)还有禅定,禅定是一切心关注一个境,不关注两个境,就是存一念,所以说念阿弥陀佛,可以达到禅定。摄念不乱的众生来了,四祖说,有的念头爱跑,跑了我就马上把它拉回来,不怕它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要紧,众生这个念就象长江水一样,念起不要紧,它一出去,就把它拉回来,归到正道,这样就好了。这是培养定的好办法。
菩萨成佛的时候,一切得正智慧,得决定法相的众生,就是无相的众生来了。
(9)还有四摄之法是菩萨净土,对人家说爱语,利行,做的事对他有好处,布施,我布施给他,他高兴呢,同事,我跟他做同样的事情,假如说跟某某同事,一个成了佛,在梦中跟同事说,到我那里去吧,他肯定很高兴,他临死的时候,一定很高兴,何乐而不为是吧,我们在外面找老乡,找同事,就是这个心理,
(10)方便是菩萨净土,一切因菩萨的方便施教,无碍救度众生,所有喜欢行方便的菩萨都到这里来,
(11)三十七道品的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利、七觉分、八正道分的众生都来了。消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没有三恶道,没有八种无缘见佛的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9:13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7

(12)自己持守戒行不议论别人缺点,这也是菩萨净土,我们有的人自己修的不错,但一张嘴老是架在别人身上,这是错的,或者自己根本不守戒律,老是说人家那就更错。
菩萨成佛的时候,他的佛国没有违反禁戒的名声,东方阿?毗佛国土,没有犯戒的人,阿?佛就不给他的徒弟受戒,我们这里有菩萨戒哪个戒,很多人说我受了菩萨戒,意思是我好了得啊,你还是受了一个什么戒,受戒这个意思说好点,是你头上有个紧箍咒,有一个标准;说得不好听,我们都是牛呀,非要穿一个鼻,不穿一个鼻就跑了,甚至要靠佛菩萨用藤条抽打我们,佛曾经打了一个比喻,戒律就象藤条,这个牛想偷嘴,就抽两鞭子,这就是戒律的作用,防范过错,归于正道,有的佛土没有。
(13)十善法门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享有各种善果报的众生到他的佛国,到他的佛国寿命长,有财富,得到清净行,听到诚恳的说话,听到和善的说话,亲友之间也不分离,也就是说不离婚呢,不斗争呢,大家即使有什么纠纷也非常小,说的话都有益于他人,不忌妒人,不使人恼恨,不嗔恚,也没有邪僻的见解。
总结
上面是由一个名词开始的,挚直之心,由挚直之心发愿,就得到深厚的道心,有深厚的道心就善于调服迷妄的意念,无明。能够调服自己的心之后就能够行动,能够行动就能够将功德回向,因为大乘道行善巧方便,修到大乘,就能够帮助众生成就菩提正道,不但自己成了,还要度人,因为众生皆成,现在的秽土也就成了净土,随着净土的建立,说法也就清静了,清净的智慧也就产生了,清静智慧产生了,就有清静的心,内心清静了,一切功德都清静,
所以说菩萨如果想建立佛国的净土,首先应当清静他的心,随着自己内心的清静,佛土自然也就相应的清静了,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到净土去。
12净土在哪里?
难道真的只有阿弥陀佛世界才是净土吗?我们这个华藏世界就不是净土吗?假如说我们象释迦牟尼佛一样,我们的心净了,那一切都净了,这个地方就是净土,厕所里也是净土,你要是心净了,我们五浊恶世也可以变成净土,何必要说到了某个净土才是净土呢!都是莲花藏世界。这也是大乘佛法的说法。
13明知故问的舍利弗
智慧第一,由他来问问题,大家不但服气,而且得到启发。他得到如来神力的加披,心中想,他说如果菩萨要先清净其心才能使佛国清净的话,也就是说我佛如来当初做菩萨的时候,也有不清净的阶段吗?他反过来想,会不会因为你有不清净,我们这个佛土才不清净呢,佛世尊马上知道他的心念,便开口说:“舍利弗,你怎么这么想呢?日月,天上的太阳,月亮如此明洁,哪有不洁呢?不过瞎了眼的人是看不见的”,舍利弗:“是的”。“那么有人看不见如来佛国的清净庄严,这是不是如来的过错呢?
舍利弗啊,我这个国土清净无秽,你却看不见,就生出疑惑,你不该有这种念头,释迦牟尼佛的国土清净明澈,有如自在天宫一样,非常的明净,和外世间没有两样,舍利弗就象我们一样说,佛呀,我明明看到你的大街上有白色垃圾,黑色垃圾,黄色垃圾,到处有丘陵、坑洼、荆棘、草莽、有沙粒呢,种种恶的、秽的东西满盈其中,大家也看到,对不对?”
14螺髻梵王的当机妙答
螺髻梵王说:“我看是仁者你心中有高低、染净的分别,所以才于此国土中看见不净污染”,你是怎么样的心,就反应出一个怎么样的一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生万法,舍利弗,菩萨对于一切众生,应该怀有平等之心,他有深厚的清净心,才能在国土中看到清净。
15佛的神通示现
佛用脚趾头按一下大地,他们一看这个世界真是华丽庄严,从来没有见过,大家都发现自己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于是佛祖对舍利弗说,你看看我这个佛土庄严不庄严,清不清净,美好不美好?
舍利弗说,是啊,我眼前就是一个放大光明的清净庄严美妙的佛国,佛祖就告诉舍利弗说,我所住世的国土,从来就象这样清净,不是今天才这样清净,但如果有时看上去有污秽、恶劣的话,那只是向众生显示,所谓的染、所谓的净都纯粹是众生的行为有恶有善,所得的罪或者福的果报,有善恶就有福罪。
佛祖打了一个比方,就象色界诸天的人,同一个碗当中吃饭,但根据他们的福德不同,那个饭的色香味各各不同,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只能这样理解,我们也吃饭,亿万富翁也吃饭,还有外面的叫花子,都是一饭,但是根据个人世间的福德不同,饭的质量是不同的,我们能够这样理解的,是吧?那么反过来,假如说我们的心也象佛菩萨一样,我们的世界就非常清净,和西方世界一样,佛当时建世界的时候,一切非常清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09:4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8

16乐园怎么失去的
西方有一个典故。当初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过着无猜的生活,后来有条蛇说,你是男的,你是女的,怂恿他们吃什么果子,吃饱了以后,就想男女之事,由于发现这个奥秘,贪痴加重,这样来来去去,最后就失去了他的乐园。
根据佛的说法,我们都是从光阴天来,光阴天那个地方住的都应该是阿罗汉,那里的人太多,当初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也是非常美妙的,来的人贪吃贪喝,后来更有了私心,第一个人来之后觉得这个水好甜,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就出现贪心了.后来历劫历世的贪嗔痴业报多了,污染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了。
如果人的心中清净,自然能够见到此国土中,种种功德装饰起来的美好形象,因为我们无穷劫以来的贪嗔痴,华藏世界里面终于有了娑婆世界这一个劳改场所,我经常打这样一个比方,我维觉是二道贩子,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劳改的地方,怎么劳改呢?
凡是不合格的阿罗汉,或是其它不合格的,统统都掉下来了到娑婆世界改造,改造好的可往上,忉利天,实在不行的,还要下地狱,变恶鬼、成畜生,要受无穷的恶报,还有最差最差的是什么呢,就是无想生命,就是楞言经里提到的,山河大地草木,没有什么想,他原来也是有灵性的,到了这个地步没有灵性了,他也是由这些人变过来的。
你想一想看我们现在是有灵性的,我们里面有摩尼珠,我们跟佛无二,但是我们一颠倒一错乱,就掉到凡夫地,再犯法,就掉到地狱,畜生、恶鬼,再往下往下,就变成了沙土,我们只能让生命化做那朵莲花,而不能让生命化成最后什么都没有感觉的那个东西。
到时候,我们用锄头在你身上挖。
假如说是维觉,维觉我挖你,没有感觉,你挖也好,不挖也好,到了那个地步,就没有灵性了。
17我们只能向上,不能向下。
向上是艰难的,向高地进发是艰难的,但是最终是幸福的;向下堕落暂时是幸福的,但最终是痛苦的,得了人身,得了一个官,就贪污,就搞女人,是女的,就搞男人,搞到最后世间的功名利禄都享尽了,最后怎么样呢?变牛变马,落入无间地狱,慢慢还,堕落的人,短暂的幸福确实令人羡慕,但是他无穷业报很可怜。
佛祖显示国土本来的妙好庄严的时候,很多人得到无生法忍,而这个意思也暗示着、象征着一个道理,我们的本性就象佛所演示的这个佛土本来清净一样,我们都有佛性,但是由于众生的历劫以来的所造的善恶行为,我们主要是造恶,必然得到罪报,所以我们不清净了,要受这些苦难,因果不虚,如果了知道这个因缘法。好多事就想也不想了.念头都有善恶报应。
佛祖把他的脚趾头收回来,三千大千世界,回归原处,山河大地又重现了,要是把那些不清净的东西去掉,恢复本来面目,我们跟佛有什么两样呢?我们也能够进入一真法界了,除去世间的烦恼尘垢,得到真正的清净,心中没有什么期盼,得到解脱,我们就出三界了,到时候度自己,修成佛,也可以返回来度人。
维觉结语
第一篇.这么几个问题,暗示了一个深深法理,人人都有这么一个清净的世界,只是我们颠倒执着,才混到这个份上,如果我们再不争气,再往下混,当然好像还有余地,你想想看,我现在做人,离地狱还远着呢!要进地狱,还可以享受一通呢!假如说把生命都透支享受了,把自己的欲望发挥到极点,最后必然下地狱。没有做下地狱的事,就不会下地狱,要是做了这个事,必定下地狱,知道这样谁还想呢?假如要是想下地狱,还有挥霍的地方啊,但是同修们想一想,值得吗?阿弥陀佛,佛国品,就说到处都是佛国,人人都可以成佛,关键是你怎么信愿行,一念之差天壤之别。好,到此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0:40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9

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
晋朝的时候,士代夫有三个嗜好,喝酒、吃药、第三个就是谈维摩经。
18多面维摩诘
昨天讲的是总纲。毗耶离城当中有一位年高、德劭的长者,名字叫做维摩诘,真正他的名字叫做毗摩罗诘,不是叫维摩诘,毗摩罗诘的意思就是净名,无垢称,就是没有什么垢,我们洗澡的时候,身上有垢,这是身垢.无垢称,就是无心垢,称是称号,名称。净名是德号,是一个大乘居士,本经之所以能演出来,主要是因为他协助释迦牟尼佛在民间传教,有意显示得病的机缘.。
(1)佛菩萨很慈悲,有时候象演戏一样设置情境。因为他的地位那么高,所以他一装病,当时国家的国王、大臣,各个阶层的人都来看望,当然佛也派他的弟子们来看望。这样就创造了一个说法的良机,在看病的时候跟他人说法。
是为了方便说法,传教,不是说菩萨撒谎。
(2)这个菩萨从无量多的过去时光以来,供养过无数诸佛如来,象释迦牟尼佛一样,培植了自己成佛的深厚善根,已经获得了见法无生,心智寂灭的无生法忍。无生就是无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智寂灭就是不用世间智,不看表面的那些东西,只用无生法忍,法忍据说七地菩萨就有。但根据个人修行功德的高低,层次不同。
(3)这个菩萨与他人论议,他雄辩无滞,没有什么障碍,他具有六种神通,能够在三界内外往来自在,有六种神通,神通又叫神通力,神通智。佛、菩萨、阿罗汉具有的六神通。
神足通,这个法身可以飞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不是说这个肉身,肉身是无法变化的。
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在哪里死,在哪里生,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一切世间,就是我们这个器世间,还有十方法界.我们目前这个世界他可以看到,别的世界同样看到,但是有的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
天耳通,能够听到六道众生苦乐忧喜的语言,和世间各种各样的声音。
他心通,能够六道众生心中想念的事,你怎么想,他知道,如果有了他心通就厉害了,你想害他,你想怎么,他都知道。
宿命通,能够知道自身和六道众生的宿命所做之事,过去谁做了什么事,你就可以很快找出某某人是谁。
漏尽通,这是佛菩萨特有的,断除一切烦恼的惑业这些东西,永离生死轮回的苦,叫漏尽。
游戏神通,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神通,随意自在,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象游戏一样,没有丝毫障碍,有六种神通。我们有的同修修出了某些神通,但不能游戏,没有达到自在的地步。
(4)在说法时,他能够提纲挈领,从整体上把握一切诸法,一切修行法门的总持功夫。总持有几个意思,说法总持,也叫听闻的闻总持,对佛法闻持不忘,你说他就记得,佛讲的,阿难记得,阿难有,维摩也有。
咒总持,他心很定,起咒的话,他能够除灭各种各样的灾害,这叫咒总持。
义总持,就是对诸法的意义记得,持而不失。
忍总持,菩萨有实相智慧,他能够忍心于(把心安置在)法的实义上,实相上,其它的总持还有很多。
总而言之,你要是一心做善,不做恶,你所有专注的功夫就是总持,你对什么专注就是总持,随意而住诸总持,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总持是以念佛、念咒还有定为本体的,有这些迟早就能够总持了。假如说我们听维摩讲法,他可能三、两句话,就能把一部经要义讲出来,说来说去,还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1:10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0

(5)他得到佛菩萨才有的四种无所畏的能力,这个我们从前提到过,无所畏于世间的烦恼怨敌,降服魔道、降服魔怨,深谙佛法,尤其善于用智慧度人,也就是他的一言一行都是禅,通达、因时、因地、因人,教化众生的方便途径,这是不可思议的,哪怕他吐口痰,对面飞来一只鸟,或者你有一个什么事,他很明白其中的道理,顺便他就一牵,牵到佛法上,因时因地因人,他完成了悲心度世的大愿,悲心度世,菩萨有慈悲之心,明了一切众生心意所求,宿命所归。然后根据你的特点度化你。
(6)完成了悲心度世的大愿,大家想一想,他自己是一个佛,跑到民间去做菩萨,而且还要结婚、生子,在我们看来,维摩,你有那么多的财、那么多的美女做老婆,有各种各样的地位,那难道不是人世的享受吗?但是这对于一个佛是不公平的,他是因为要救度众生才显这个相,你说佛的地位多尊多高,大千世界都是他的,他为什么要到一个小小的家庭中去呢,因为这样就可以身教告诉我们,即使在民间做居士同样可以修成佛。
他是这样实现悲心度世的大愿,身体力行。肯定教化了好多民间的修行人。
(7)又能区分众生不同的领悟佛法的能力,知道根基有多大,另外知道你的机缘,就是什么时候可沟通。
后面说到维摩有时候到妓院去,他知道机缘到了,他就跟那个女的说法,一说就可以度她了。
我们有的人说法啦,在论坛或在QQ群上,不管是早是晚,反正拿起来就讲,你爱听不听,听不听得懂,喜不喜欢这个口味,这个就不管,佛菩萨不是这样,该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一说就要达到目的,一枪一个嘛。他很久已来就勤勉地用心于佛道,内心早就透明了,坚定不移的遵行大乘,这是佛对他的德行的肯定。
(8)任何言行都有周密的思量,任何举止都符合如来的威仪,作为一个凡夫、居士,他的心象大海一样。大海有一个特点,你水再多他也不满,你水再浅他也不减,渊深莫测,但是什么都能容纳。
维摩诘的德行,诸佛如来也赞叹,佛的弟子、帝释天、诸梵王、世间真主都倍加礼敬,只是为了度人济世,施行善巧方便,维摩诘才居住在毗离耶城中。
(9)下面看看他其他的情况,首先他的财产无尽,可能是亿万级的富翁,象小国王,富可敌国了,但是经常资助城中的贫民,可以想象他经常大布施,只要你要的东西,你自己拿。
(10)第二他的戒行清净,足以为人的典范,注意这个戒行清净,有的人看到后面,没有看到前面。
(11)第三为世人的典范,使世人不敢犯禁,以忍辱的精神支配自身,你打他骂他,或侮辱他,他都不嗔恚的,让世人知道杜绝嗔恚的道理和好处,这是六度之一。
(12)他不断精进,追求完善,使世人耻于懈怠,比方修佛,有人修一遍、三遍大悲咒就满足了,其实你一天八个小时还不多,十个小时也不多,十八个小时也不多,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对不对?同样一分钟咱们还可以从速度方面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11:20 , Processed in 0.08060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