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packor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1:39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1

(13)努力从善,修持禅定,一心归寂,从而慑化心猿意马,浮躁不定的众生,他能够禅定,禅定归于寂灭,寂灭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把声音的外表去掉,把相的东西除开,直接抓到水中的鱼。
(14)他以定发慧,慑化无明愚痴的世人,这样看,他虽然是白衣居士,但却用力奉持出家沙门的清净戒律,虽然他居家生活,但是却没有对三界的执着,注意这个问题,有居家生活,但是没有对三界的执着,居家里面有很多很多俗事情,执着就是舍不得.放不下。
(15)虽然他有妻有子,也许很多,别的经上似乎有提到,他相当于小国王,他的大妻子是波斯匿国王的女儿,他就是东床驸马,还有很多很多采女,但修行清净,梵行不断,有妻子修梵心,不容易。居士可以修梵行,虽然有众多的家眷,但却领受着远离他们的时候的快乐,离开他们可也很高兴。
(16)他的身上也有很多很美好的服饰,身上有珍宝,但他以什么为宝呢,只享有善德带来的极端相好。就是善德带来的宝,带来的相好,才是最好。
(17)虽然也与常人一样的吃饭、吃肉、喝酒,但是只有习禅的喜悦,就是禅悦,才是他的品位。
(18)他的一言一行,以至于他的游戏也好,玩也好,乐也好,也跟人下棋,赌博,都在教化度人,有时候他结纳外道异端,但不损伤他的正确信仰,跟外道交朋友,看重你,但是原则不变,这就把朋友的范围扩大到最大,只有这样才能度化他们。
(19)虽研习世间各种各样的学术,我们可以想象,他对世间各种学术进行研习,但是他唯独对佛法感受快乐,释迦牟尼佛有60种本事,他作为王子,有60类教授给他上课,包括医学他都懂,维摩诘可能也是很出色的一个。
一切众生无不对他表示恭敬,都认为他最应该接受供养,跟佛陀一样,把他看得跟佛一样,他本身有钱,供养不供养他是另外一回事。
你看是这么一个居士,他唯一一点跟佛菩萨不同的,就是在家过居士的生活,其它的都是一样。
(20)维摩诘支持正法,也教化了毗耶离国的老老少少,他象常人一样的谋生,有谋生之道,他期望积累资财,家里有很多钱,并没有因为赚钱而起贪心,今天赚了一万,明天赚了一根金条而沾沾自喜,他虽然也在城中到处游乐,但是他事事时时处处是在能有益于众生,他也参加政治、司法诸事,可能会打官司,参加政治,让他做一个政协委员,但是他以救护世人为自己的使命,在讲论研讨不同见解的地方,他以大乘佛法教导世人,跟佛一样不讲小乘法。
(21)如果在学校、学堂、学馆教给学生的基础的入门知识,这个知识应该是佛学的,不是我们说的1+1=2,哪怕进入妓院、青楼,“示欲之过”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想象,他那么大的修行,家里有那么多的妻子、采女,可不可能象有些皇帝那样跑到妓院里去,佛菩萨不是我们说他如何如何超凡,起码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很多人想象的那样。
“示欲之过”有的人认为是显示色欲的过错,你看我即使是维摩诘动了色欲,也有过错,应该不是这样,我的理解是,因为妓院里有两种人,一种是妓女另外一种是嫖客,他作为一个年高德高的人进去之后,应该是跟那些人说法。
因为他知道度化人家的机缘,哪些人什么时候可以说法,这样也就是说入龙潭虎穴的意思,而不是象有的人说的到卡拉OK去、到红灯区去也去嫖妓女,这样理解我认为是偏颇的,甚至有人这样说大菩萨可到青楼、妓院度人,他们可以我们小菩萨不可以,这个也是偏颇的,不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4:25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2

(22)下面说每当进入闹市、酒馆,他可能也参与跟人家喝两杯,但是劝人戒酒立志,因为酒能乱性,年长贤德的人以他为领袖,听他宣说殊胜的法理,如果未出家的居士当中,他是居士头目,他就劝居士断除贪着,居士的生活,面对世间的东西有贪着,居士很容易贪着现实的生活,满足现实生活,不思进取.
(23)如果在武士、刹帝利阶层,因为武士和刹帝利,他们是有地位有身份的,这样的人就教导他们忍辱,婆罗门也以他为尊长,他告诫他们,不要自恃有学问、智慧,生出骄慢之心,婆罗门往往地位高、修为好。
(24)国内的诸大臣中间,他有首辅的德行,就是宰相威信,尽管他不是首辅,他教导大臣要奉守正法,有的大臣就不奉守正法,可能想篡位、分裂皇庭、贪污、腐化。如果在宫中,在诸王子中间,他便是王子们的老师,也就是太子太保之类的,教导他们要尽忠尽孝,作为王子,首先要忠于皇帝,孝敬父母,如果能够忠孝的话,就可以为全国人垂范,他将来就是皇帝。
(25)如果在内宫侍从中间,就是侍从们的尊长,教导宫娥采女要遵守王法、人伦之理。若在贫民之中,他是百姓的尊长,他教导贫民行善、信佛;在梵天当中,是大梵天的长上,因为梵天有初步的定慧成果,但是没有出三界,所以要授予他们佛的绝妙的智慧;帝释天当中,帝释天以他为尊长,教导帝释天不要贪爱,尽管修成了仙,有仙人种种的待遇,示现给他们无常的缘尽而空的佛法,仙家到死的时候,有五种衰相,告诉他们一切都是无常,缘尽而空到死的时候会向下掉,希望他们精进,如果在护法四天王,同样也是尊长,因为世间众生都依赖他得到保佑,四天王是护法的。
就是这样一个无量功德的长者,以无量的方便之法,给众生种种利益。为教化三乘众生,他假现身患疾病,这些大菩萨,他没有造恶,他怎么会有病呢?佛根据修福的因缘,既然可以活到上百岁,前世修了这个福报,只可能假显病,我们病多是因果病。
19身体是什么
毗耶离城国王以下诸大臣,包括王子,所属的官员,贤德长者,白衣居士,婆罗门长者成千上万都到他家探视病情,趁这个机会,他不失时机的向他们宣说正法。
首先是身见问题,诸位仁者,我们的身体处于无常的幻灭之中,今天健康,明天感冒,今天年轻,明天衰老,无常幻灭,到最后要衰朽,要死掉,我们的身体不能永恒的强健,无力无坚,不是坚实的东西,是很快要朽坏的东西,是靠不住的东西,而且是痛苦、烦恼的、疾病的聚会地,我们之所以有痛苦,有烦恼,有疾病,就是因为我们有身体。
诸位仁者,象这样的身体明智的人是不会依赖它的。
有的女同志,包括个别女同修,要拉住青春的尾巴,本来自己40岁、50岁还要买化妆品,一年花几千块,擦得象个青春少女的模样,最后强留住这个尾巴,有没有必要呢?你就是留住了又怎么样呢?
居士在人世间,首先有身见要破,这个身象水中的泡沫,这个泡沫是空的,是不可琢磨的,水一激它就起来了,风一动就没有了。空的气泡,不可能久住,这个身体象沙漠中的蜃影,因为你非常的爱它,就产生幻觉,楞严经,不是讲过吗?确实是因为爱,才产生种种幻觉,这个身体象芭蕉树,芭蕉树大家见过,叶子层层裹卷,但是中间没有心,空无呀,你就是活到100岁,最后还是死了,没有坚挺可言,坚硬而且挺拔,中国人说的南山不老松。还是要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4:53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3

20怎么看破自己的身见做到人无我
(1身体如魔术师变出来的幻人,因为无明颠倒才有这个错觉,六道众生的身体都是因为前世的因果感成了这个业报,因为无明颠倒才有这个现象,佛众生本来平等,我们跟佛一样有宝,但是因为我们的错觉颠倒行动,非常贪、狠毒的,最后就变成眼镜蛇之类的,如果非常缠绵,就变成水中的虫,搅在一起的那种,如果爱得重,但一半善一半恶,就变成人身,六道众生都是这样。
(2身体象梦境所现,它起于分别意识的虚妄见解,身体从这里来。
说猪为什么变成猪呢?他前世造了因,死了在中阴界,一看这地方一桌子人好热闹,有好吃的,他有分别意识,那边黑乎乎的不好,他跑到这里来,跟这些人走,结果走到猪娘胎里面去了,最后投猪胎,猪圈不是很热闹的地方、有吃的地方嘛,人道据说是黑的,如果你有分别心,你糊涂的话,你就走错了。
有的人生前好色,死后就看见那些色的对象在树上向他招手,“来呀来呀”脱得光光的,当时好兴奋、很高兴,就爬上去,向上爬的时候,那些树叶象刀一样割你,爬上去也就割死了,死了掉下来,风一吹又活了,又向上爬,这个实际上已经到了剑树地狱了。
再加上我们都有很多冤家,他们变幻我们的父母、朋友、什么的模样,鬼有五神通,我们刚去,七天就一生一死,搞不清楚,如果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没有自己的功德,跳不出去,那到时候就很可能被冤亲债主魔鬼拉到恶道去了。
这就是说的中阴分别意识虚妄见解,另外分别意识就是世间的分别意识,见错了,也就是好东西当坏东西,把坏东西看成好的,在中阴界这样,在人世间也有的,如同影像追随实物,影子本身是虚幻的,是往昔造业留下的虚幻的东西,往昔造了因,现在就得什么身。
(3这个身体象声音一样短暂,我们一喊马上就没有了,条件凑集起来就有响,有风,有空间,就传响。事过境迁就消灭,这个身体象天际的浮云,转眼之间就被风吹得干干净净,象闪电一样,瞬息之念的时间也无从保存,你能留住吗?
(4这个身体全无主宰,就象远古的土地,这个土地,当时在唐宗宋祖是他们的,但是从远古到现在,哪一块是谁的呢?没有主啊,这个身体也没有自我之相,就象这个薪尽火灭一样,离开柴薪哪有火呢?
火怎么会长留呢?人死了,那我在什么地方?佛说,一劫之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轮回后的尸骨堆起来有须弥山一样高,你说哪一具是我呢?都不是,但是我们在没有死的那段时间,总以为“这是我,这是我”。
从实际上也没有长寿可言,要追求长寿相,象秦皇汉武到海外去求,派童男童女去追求这些东西,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吃到长生不老药,还是空了.唐太宗就是这样求长生而死的,历史上还有很多。
(5无长寿可言,身体如同积气飘动而生风,气散则风止,这身体并非有人有我,就象水没有定形,没有固定特征一样,这个身体也并非实在,它只是地火水风四大元素的寄寓之处而已,我们骨头、肉、筋、皮、中间的津液,地水火风等等,它是一合相,集在一起,一死就散了,骨肉分离,剩下白骨,其它东西都没有了,骨头时间长了也没了,这个身体原来是空的、无的,既非自我,也非自我所属,没有我,换句话说,我都没有了,你说这是我的手、我的眼、我的鼻子、我的胸部,这个自然不存在。
(6既然无我,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狗狗,这是我的什么什么,那就更好笑,对不对?
不是你的东西,你变成你的,这是我的情妇,这是我的钱财,这是我应该得到的什么什么东西,这样一来,就造很多业.
这个身体死寂无知,如同草木瓦石,本身是这样的,并无主动性,在时间和空间中间,象风刮树叶一样,满地乱转,这个身体非常的肮脏,我们都觉得,哎呀,我身体好、不错、棒,一米八,风度翩翩。我皮肤白呀,我肌肉健呀,我身材苗条呢,我跳起舞来好看,其实佛告诉我们,从地火水风来分析,女同志九孔流脓,男同志有几孔流脓,是一样呀,我们肚子里面的、口里面的、眼里面的、耳朵里面的,都是恶秽满盈其中,有什么值得欣慰的东西呢?
有个白骨观,佛让我们借此看清身体的真相,看清我们身体的实质,如果身见不除的话,很多东西无从谈起,首先要破身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5:2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4

(7维摩诘就是借用这个来破身见,说这个身体虚伪不实,哪怕我们天天的洗澡,天天地穿衣、吃饭,但是你也保不住它终归不会臭,终究不消磨殆尽,这个身体还是灾难的汇集之处,因为有了身体,我们就有各种各样的病痛,各种各样的灾难,老子说我之所以有大患,因为我有我有身体,就是这样嘛,如果我都没有了,身体都没有了,那么我怕什么呢,我死都不怕,怕什么呢,在无穷的时间、空间之中,首先要看淡这些东西,
还有一个问题,诸法无我的问题,我们很多人虚妄地执着自我人格。实际上,在佛法的法性中,无穷时间中真正没有一个我,你说哪一个是我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皇帝说面对美好的江山,我想再活五百年,不是有这个歌吗?你再活五百年是你的,五百年以后呢?哪个是你的,没有永恒的我,这都是虚妄的.
(8这个身体就象秋叶落枯井,落入井中的人,下面有毒龙守侯你,旁有五蛇相加,五蛇当然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象五条蛇一样,这个身体飘浮不定,终究会落入死灭之途,这个身体的四大,地火水风,就是四条毒蛇,这个身体所形成的五蕴,是五个仇怨强盗,凡是我们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不是来抢我们的功德,害我们的,如果我们放纵一点,不控制一点,我们就会因它上当。
(9这个身体的六入感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前面是色受想行识,如同荒芜的废墟,各种各样的蕴处界,就象砖石瓦砾,如果你看到这个地方,这个身体还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应该厌恶、抛弃,
21乐于追求的应该是佛的法身
91这个法身由积累的无量功德、无量的智慧所生。一个是无量功德,就是福,第二个是慧,没有无量功德和智慧,仅仅一个方面,生不出来,功德智慧两者齐头并进才有法身。
所以我们要修法身,天天做好事,那只有福报,智慧是个零,或者到处求智慧,今天偷,明天盗,不做功德,那成魔,一条腿不行.
佛是两足尊,两足有的人说是两条腿当中的,实际是说功德智慧两足,两个俱足。此法身由戒定慧三学,由解脱生死,解脱知见而生,解脱生死,有这样的功德智慧足可出离,解脱知见,修习四种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从修习六度开始,大乘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四种禅定、八种解脱、还有三种三昧,多闻智慧等等而生。以上所说的实际上也是修行佛法的总纲,   
维摩诘借机给大家讲了这个关键的道理。
佛能有三种存在,法身、报身、化身,法身是无所不在的与宇宙大千相济相容,超越时间空间的存在形式,这是永恒的。
(2佛菩萨应对众生有四种胸怀,就是慈悲喜舍,这三昧就是禅定的境界,还有六种神通,都可以成就法身.
(3神通,注意在《维摩诘经》当中佛认可了,维摩诘不仅仅是佛理、德行、智慧比那些菩萨高,他的神通也大,所以真正的佛虽然不追求神通,但真正修出的神通,他是肯定的,因为六种神通是可以生出法身。
阿罗汉的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三者是可以生出法身的。
(4法身由三十七道品修习而生。和止观修持而生.
什么叫止观呢?简单讲一会儿,我们开始观的时候,心相寂灭观照一处,叫做止,如果我们非常非常静,静了就明了,就产生智慧,这个慧就叫观,天台的止观法门,止呢?就是使观察的对象驻行于内,总是观察对象是什么,不分散注意力,观就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思维观察佛家的教义,真正的实相是什么?能止能观就是佛菩萨了。
(5这个法身还由修习所得的功德成就,修习所得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是佛所特有,还有从断除一切不善之法生,也就是说不善的东西,全部不做,都断除了,一切善法我都集聚,好事尽量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5:54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5

(6法身从依据真际实在而生,不是表象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那些,从努力不懈,不放纵自己而生。努力不懈就是精进,不放纵自己就是不怠慢,不放逸,心猿意马。总而言之,从无量数的以上所说善法,才能生出如来的法身,同修们,法身,一个说法真的要修一大阿僧祗劫,才能够登地,你修了一大阿僧祗劫才能登地,你修了两大阿僧祗劫,才能到七地,七地之后就好修了,七到八,八到九以后稍微好修一点,前两大阿僧祗劫相当相当漫长,不要想一步登天.另外的说法是灭掉贪嗔痴就是超过三大阿僧?。
反过来也不要慌,因为从理论上说,人人要成佛,从实际上说,佛菩萨成了佛之后,他不会丢下我们,他会到任何世界,他想去的世界讲法、度有缘众生,虽然众生无边度不尽,象地藏菩萨志愿就那么大,众生度尽我愿乃尽,虚空有尽我愿无尽,佛菩萨会尽最大的努力。
大家有这么一个善缘,我们每一个都有这个善缘,就不要慌,天上有太阳,大家放心,但是不要因为这样日照当空还不起床。
(7诸位仁者,任何想得到如来不朽、无污染的清静法身,断除一切众生生死病患的人,都应当立下菩萨誓愿,信愿行,首先要信,信本身就很难,信是功德母,没有这个母亲哪有我们呢?愿,发愿,立誓愿,一种是立誓愿,要大,象地藏王菩萨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曾经立下了誓愿,那么以后所有世界、时空当中,宇宙之间的佛菩萨都知道,也会帮助你的。另外因为这个愿望是从你自己内心真实发出来的,你修到了才有这个愿,你会自觉实践你的诺言的,第三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着手。大处着眼,这个立誓愿,都是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我经常讲,菩萨修行10地以上,智慧已经接近佛,等于佛了,他要修的是更大的愿,发愿之后,信了,也树立了大愿,好比想做个好人的时候,也想发个大愿做全国第一的好人,关键在行,修佛没有其它的诀窍,一信二愿三行,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信是真信是假信,假的你瞒得过俗人,瞒不过天,瞒得过天,瞒不过菩萨,瞒得过菩萨,瞒不过佛。
愿呢,这个愿不是吹牛,如果吹牛打诳语,我慢不是。佛菩萨有他心通,宿命通,一看就知道,你发出的这个愿真不真,佛菩萨肯定知道。最后是行,这个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些行到之后才有智慧,所以说修佛,好比登山,越上越难,但是修佛又好比,螺旋形的登山,它不是直接的向上,是螺旋形的,你的这个路走上去了,往上走,又越走越轻松。好像是平的。有的人是平着走,不进也不退,有的人是越旋越下,这样一来有很多种,有的人直接滚到山脚,甚至滚到深坑里。要我们随时调整我们的心态,按佛菩萨的方向向前进。
维摩是一个居士身份,以佛的底子显居士身,来到我们人间,告诉我们,其实出家人做到的,我们在家人一定能做得到,在这种情况下,经长者维摩诘这样一说,数千人都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愿求无上正等正觉。
维觉点评:希望大家有空,把这本佛说的维摩诘经,好好的研读一下,它的高度,在佛经当中,象佛说的一样,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没有第二部。他深度不用说,佛说的,维摩诘是佛,文殊菩萨是佛,还有很多很多大菩萨都是佛,有佛在那里亲自导演,这部经就是给我们末世众生看的,就是给我们现在人看的,居士经和出家经没有什么两样。在我们生存的过程中,有的是以居士的身份出现,有的人出家修行,有的人在家修行。修行关键是要出三界,不在乎一定要什么方式。
有几种标准,一个是身出家,削去父母给的须发,披上袈裟,第二种是心出家,出了烦恼家,真的烦恼没有了,就出家了,是真出家;还有一种出三界家,三界好象一个家,能够出三界,我们要做到后两种,尽管我们做不到第一种。僧当中,有一种圣义僧,圣义僧并没有规定,就是出家人,只要你开悟了,也可以叫胜义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16:2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6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
 各位菩萨好,这一章很有意思,故事性的,很好懂,故事当中有法理。
这个时候,维摩诘自己心里想,象我这样卧病在床,大慈大悲的世尊哪里会不来关照、关怀我呢?佛祖有他心通,就对舍利弗说:“你去探望一下吧?”
22教舍利弗怎么打坐
舍利弗当然是特别的人物啦,舍利弗便向佛祖说:“世尊哪,我恐怕不能去呀?我怕了”佛祖说:“为什么呢?”“从前的时候,我在树林当中,清静处坐着.修行在一棵树下,以前的菩萨是树中一坐,这个时候维摩诘来了,他说,喂,舍利弗不要认定你这样才叫净坐.我们很多人,是只讲究姿势而已,偏袒左肩呀、双盘呀、直腰呀、眼观鼻鼻观心呀,数息呀,舍利弗在树林中可以坐很长时间.
(1维摩菩萨说的净坐,是说不在三界当中表现打坐的姿势,有模有样的,这个不叫打坐,一个姿势上要不着打坐的相,第二个也不要在心中生出打坐的意念,所谓的静坐不就是这个吗?
只要我们不舍弃佛道的精神,能够道俗一观,把道和俗的东西的理就是法性看成一样,好的、坏的看成一样,这个就是不二法门了,行为上也是的,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不要表现出修行的样子,要跟大家一样,立身处事表现得跟凡夫无异,这就是静坐了。
有很多同修问我,我现在修行.很多人认为我是怪物,吃素、念经、打坐,做和常人不相合的事情.怎么办,昨天还有一个同修说,我有障碍,我不想在红尘当中,如果严格地按佛法来办的话,我很多事做不好,既然做不好的话,那么我修行也很难,怎么办?
我告诉他“小节不亏,大节不坏”在形式上可以随便一点,在内核上真真实实,不舍弃佛道的精神,道俗一观,就是一观道俗,这里道就是修行身,俗就是居士身,吃肉、结婚,这个事情也有可以方便。
(2菩萨到人间来,立身处事的时候要和凡夫打成一片,释迦牟尼佛还变成过鹿王、象王,他投身过地狱,我们要度黄蟮的时候,就变成黄蟮,度人的时候,就变成人,和人家是一样地生活、工作、烦恼,当然内心并不烦恼,要表现出烦恼的样子,这样才能跟大家打成一片。
否则的话,从小一出世就表现得很清高脱俗,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佛菩萨的样子,那谁敢惹你,你又能够接近谁?只有在建立四摄法的前提下,跟他同事,建立了信心,亲缘,在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熏陶他.这样才算最好的方式。
(3也没有必要起心动念,去克服62种邪见,要克服贪嗔痴,起心动念去克服,就是形式上执着,那就偏了。
(4追求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净坐了,按照这个修行就是步步走在佛的路上,怎么不是净坐?追求还是追求,但是别过份,别把佛字贴在额头上.注意这个用词。
(5不等待舍断烦恼,然后才深入涅?,这就是净坐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六祖大师后来所依照的这句话,“烦恼就是菩提”,我们说把烦恼断尽了,才深入涅?,这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涅?并不是形式上的死,是在智慧上到了一个什么层次,到了智慧圆满这个层次。是无余的。要知道烦恼本生转变一下就是菩提,这就是静坐。
其实,在尘世生活,种种烦恼当中,把这个烦恼一去、一转的话,它就是菩提,比如刚才烦恼,刚才怎么怎么样,实际上指代其他的妙理。这个都是菩提。
修行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也是形式和效果的问题,我们应是修法身,不是修装模作样的去追求形式。
(6维摩诘告诉我们,要直接契入佛法的要义,就象四川人所说的,不管是白猫、黑猫,逮住老鼠才是好猫,否则都是形式,我们现在的最大的弊病,就是形式大于内容,不是说这些形式不好,而是我们有的纯粹为了追求形式这个不好,有人这样提问题,维觉你是法师吗?你的老师是谁?你讲法有师承吗?无非说你是居士,你不够格,你没有出家相,其实这些都是形式。
佛世尊和大目连的对话,前面是智慧第一,这个是神通第一,佛世尊说:“你去看吧?”他说:“我也不能呀?”为什么呢?他说有一次,我在他老家毗耶离城中,在街坊、巷间为人们说法,这时维摩诘来了,他对我说“喂,大目连呀,为白衣居士们说法,不该象你这样一种演说方法啦,演说佛法首先应当跟佛法的本质精神切合一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20:35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7

23佛法本质之相
金刚经说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从本质上说呢完全摆脱了相,众生虚妄分别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秽垢。
我们平时说大的、小的、这个桔子是红的,都是外相.佛就是悟性,不需要别的,如果你老是从形式来看,那就有问题了,佛法的本质之相是没有自我之相,所谓阿罗汉非阿罗汉,才叫阿罗汉,如果阿罗汉叫阿罗汉就是有我相,有我阿罗汉这个相,如果阿罗汉不是阿罗汉,才是真阿罗汉,譬如作梦的时候,昨天晚上梦到维觉,梦到维觉不是维觉,那才是真正梦到的人,因为它完全摆脱了妄自有我的思想尘垢。
24没有我
一个因为有个我,就有身见,我见,有这个我那个你,这样一来影响我们进步,另外一个就是法理上的我见。法法的本质之相,也没有寿命之相,为什么呢?
大家想想,亘古以来,便是如此,因为有时间相,即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的实相,生灭的东西就不是真理,不是真正的东西,地球、太阳虽然长久,五十亿万年之后,完了,它也是灭的,这个宇宙中的太阳系,不也是象这样的经常生灭嘛,这个不是永恒的,那什么东西是永恒的?表相不是永恒的,但是它所代表的道理是永恒的。
25本性如佛
另外,我们的本性应该是佛性,与佛一样的,不变的那个。亘古如一,亿大劫之前,跟现在的我,不管我们修行有没有进步 ,这个我内在性姑且这样说还是一样的。佛不多一点,众生不少一点。
佛祖给老波斯尼王打了个比方,他说你看到你的面皱了,你的见精的性却没有皱,小时候看到的恒河水跟现在的有什么变化没有,“没有啊,”那个不变的本来没有生灭”“就象那没有变化的水一样”人的肉体死了舍生趣生,佛理也是这样,舍相存性。
没有寿者相,不管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相状可以千变万化,它本身性理的存在。不能改变它
26没有三世
佛法的本性不能区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金刚经讲过,过去心不可得,已经过去了,不能抓住了,未来未到也不可得,现在心,我正在讲法的时候,我已经讲三句了,原来的存在吗?不存在,过去了.我们现实也是这样,说到底还是不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当过去现在未来.宇宙间的法理也是这样,实际上没有一片刻、一刹那可以停留,佛法的本身是寂净的,就是没有生相也没有灭相,如果你一着生灭相就完了。
27无相
佛法的本质呢也不是一切相状可以表示的,这就是佛门的无生法忍,无相最根本的原理,是因为它并非因缘条件才产生本质。这个世间是一大因缘,表象的东西虽有因缘,由这些因缘产生了一连串的问题,但是这些并非佛法的本质之相。佛法本质之相,这个不是这个。
28无声
大家可以静心观察法象的变化进入妙观察世界.佛法跟一切语音表达方式也是无缘的。
我们很多人把祖师的公案拿来反复地读反复地研究,其实这些东西都不一定有用的,难有什么大的成果,如果你能从祖师的公案开悟,你已经是上根了,你不需要从那里开悟了,这个禅师不是活着的,只是把公案拿出来,你想通过这个东西来解决开悟问题,那你不如读三藏,三藏里面佛说的,你更好开悟,佛说的道理是这样,你能理解吗?好比捕鸟张网,你现在看到的是网眼和鸟,至于怎么捕到,功夫在网眼的外边。
经常跟我在一起聊天的同修,我跟他开玩笑,我说的话,要说也正派,也不正派,说不正派呢,说的一个比喻象是荤话,象农村说的暗示的话。最原始的口头禅.我的用心绝对是破他的文字相。就是不给你讲大道理,直接给你演示什么是禅宗,你自己去总结。讲话暗示人家,就象写词一样,词当中,有的时候写风流的词 ,忧愁的词,怨悱的词,这个并不是说词人风流,但这个正是词人的本色,借这个形式表达深入的内容。你理会了事理,更要学会思维观察的方法。禅宗公案可能教会你看精彩的进球动作,但学得再像未必能够进球。佛门也讲究临门一脚的突破。禅宗老话叫桶底脱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21:16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8

在禅宗当中,在音声法门当中,任何一个声音,任何一句话,不管它是正儿八经的话,是肮脏的话,下流的话,乃至放屁、打嚏,对这些东西都不要着这个相,放了一个屁,你马上意识到另外一个事,你悟性到了这个地步,你就开悟了,否则那还是门外汉。
你千万不要说,上面出气这个是好的,放屁就不是好的,那又着相了,有时候放屁是好屁的。哪个时候放屁,放一个、两个、三个,是有声音没有声音呢,很多学问,大家自己慢慢观察,如果你观察通了,你就是开始有了八地菩萨的妙观察智,之所以禅宗不立文字,因为所有的文字都是相,真正的佛理隐藏在这个相后面,你写出来,就变味道了,加水了.
公案.佛拿着一朵花,在灵山大会上一显,当中有一个人禅悟了,就是金色头陀。那我们现在也搞这个,维觉买了很多玫瑰、牡丹,或者打一个什么花给哪一个同修,你马上开悟了,可能吗?不可能。为什么?因为大家往往只能邯郸学步,悟性没有到那个地步,我们老是把金色头陀那一段话拿出来,“佛祖拈花,头陀微笑”,就是显示八万大劫,还是没有办法开悟,为什么开不了呢?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实相里,可能老是在这个花上想,这个花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老是分别想,就是入不了。
要进入呢,也容易,可以念佛,念大悲咒,听善知识开示悟理明宗,佛开示了不少方便法门,都是末世可以用的,并不是唯一一条路上华山,大般若经佛就是为我们末世人说讲的,通读三藏好多好多,再就是多多做好事,到一定的时候因缘成熟,佛菩萨或请一个佛,或者菩萨,或者请一位善知识点化你,这个东西,会因时因地因人因机的.
顺便说一般人不必全部学三藏,三藏当然要学,要读,但你想凭借这个开悟,有的人可以,绝大部分的人比较难,因为我们很容易着文字相。除非有善知识帮助。
29不是世间智慧
以上关键的几句话,是根据佛法的精神来的,含藏佛法的本质,把握就可以了.但不可以分别心思考观察,我们看到文字,往往用世间智慧去看,去分析,去研究,逻辑上去比较,然后左思右想,求同,存异,画个八卦图呀,相同、相生呀、相变呀、相克呀搞来搞去,就是越搞越远,越搞越多,越搞越麻烦,就象这个密码一样,是个天码,你悟到了就一下解开了,你没有悟到,怎么追也追不出来,这个就要你积累功行。
30无形无相,就象虚空一样,见不着,摸不着,无形无相。佛法的本质,不能随心所欲的妄加论说,我最近看到许多QQ群上面,有的比较热闹,说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结论,随心所欲以他的为标准,比他长的,就砍掉,比他短的就硬往长处拉,比他瘦的就补,比他胖的就钻两个洞,都这么样的,好象他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人家说他什么,暗示他,他也不懂,象这种情况经常有,妄加评论,这个不是说QQ群不能办,办了之后,有的东西流于形式,没有意思。
佛法的本质因为它有毕竟空寂的本性,我们没有达到毕竟空,老是从它的左的、右的、好的、坏的方面去考虑,甚至拿佛经上的某某一句话来衡量,你这个话不好,你着相了,你有烦恼,你怎么怎么样,这些都是妄加评论。
31无我
真如实相不包括对自我的依赖,我们很多人想念有一个自我,其实无穷大劫以来,自我是不存在的。一说不存在,小乘就慌了,我都不存在,我修什么呀。其实这个我是法理上的自我,而不是肉身的我,肉身的我在呀,
我维觉在这里讲话,我维觉在喝水,我维觉在讲维摩经,这个肉身的我是存在的,但是从法理上这个我是不存在的。早上我吃面条有少的感觉,晚上数人,不够档次,道理一样,法我不同。
从这个法无我,反追到人无我,人无我追到道德范畴,把人无我去掉了,我们就能够舍生取义,到了法我,由戒生定,定能生慧。我们就可舍法相取智慧,这又是一个层次。
很多同修戒律很好,能够布施、持戒、精进不倦,这个基本上达到了人无我,但是法无我,比较难,要理上证入,维摩居士林讲三藏,你可以来参研。真正要达到开悟,还得修大悲咒,参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21:49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19

32不能从语言、观念上加以分别
因为它的存在,绝非观念可以规范的,人世间所有观念是不能规范佛法的,佛法在另外一个层次。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不是用我们现实存在的观念去规范它,其实在佛法的层次,什么东西都不许考虑,不思考两边和中间的状态,可以直接悟出那个道理来。但这起码要八地不动地无生忍的功夫。罗汉根基靠神通智慧的比照反复思维可以得到真理。
33不可以比较和比喻的
很多同修习惯用比较的办法,因为在我们世间当中,用比较就可以分别高下,我们这个世间是形而下的,在我们的世界求真理,往往是两方面的,二元的.或好或坏,再不就是一分为二,辩证已经到了最精微的地步,我是53.5%的正确,还有46.5%的不正确,精确到这个地步,可是这个不是佛法,佛法是直接跳过一切外相数量心念等等表层次的东西悟出的妙理,不用考虑这些表面的东西。
也不能用譬喻,什么什么象花一样,这个道理要两方面说,一个是不能用比喻,它的道理不能从比喻的表象上看 ,但为了宣张佛法,又要用比喻。佛说“一切有为法,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要用比喻,没有譬喻佛法不能说,有譬,大家就跟着这个比喻跑,那也不行。参见以指标月。
这是站在我们理解佛法的角度说的,而不是站在宣传佛法角度,佛经里可以有好多比喻。
34不依属于任何原因
世间标准看好象都是因果条件关系,科学家在其中找原因,禽流感爆发我觉得人和畜生会不会交叉感染,感觉是一圈念珠在转,没有断,就在网上说可以吃放心肉.还遭到某些修行人的攻击,说不吃肉不就彻底解决了。你维觉还鼓励人吃肉,冤枉。此事发生在布施论坛。这是悟出的理。发生什么事情 世间人习惯找这样那样的原因,佛法只是有一个相当微妙的相上的感悟,在因果上根本扯不到一块,在路上,看到,眼睛的,一朵落花,天上掉下一架飞机,花儿散开,飞机上的人全部没有活,飞机是全的。你当时就是感觉这朵花奇怪,不久有人说某地飞机,你马上意思到ABC…..一点因果都不是。
35与法性没有差别
它无处不在的深入一切事物。庄子说:道在矢尿,佛法更是这样,在任何一花一草,一扬眉一瞬目间,都有佛法的本质法性,一切实物都包含着,关键看你的悟性怎么样。
追随无生无灭,如果说佛法本质追随什么,它就是追随无生无灭、原本寂寥的如如,如如是什么意思呢,就象本来的那个样子,领会了本来的那个,就叫如来,否则就不叫如来。它本来就什么也不追随的缘故,是独立于这个表象之外的。
36实然真际
佛法本质的存在状态,便是实然真际,它就是实实在在的,真的在那里。因为时空两者的界限对于它无从生起的缘故,实有,空,它们是界定不了佛法的,
有的同修说,佛法是十一个层面的时空,还有的同修跟我说,他讲《心经》可以讲36种,可以深入到多维空间、四维空间、五维、六维、多维空间讲,我说,哎呀我佩服佩服,但是我又不佩服,哪有十一维空间,没有这回事。有十一维空间,就是着空间相,佛法不存在于空间当中,空间是相。
佛法的本质存在的状态是这样,佛法的本质与真实相应,既然与真实相应,就没有随缘动摇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8:22:17 | 只看该作者

维摩诘所说经讲解--------20

37没有随缘动摇的可能性。
举个例子:刚才说放屁的事,假如我这样说,很多同修要攻击我,维摩诘在放屁,他放个屁肯定有法理,那你的屁可能有么.听过今天讲法之后,可能不恭敬在下了,维摩诘是人的时候肯定会放屁。维摩诘放一个屁,维觉也放一个屁,下面还有一头猪,也放一个屁,你们可能认为维摩诘是佛再来,他的屁肯定有学问,维觉的屁稍微强一点比这个猪强一点,那个猪的屁就没有什么意思,哎呀,猪的屁的道理跟维摩的屁的道理是一样。这个问题呀,你不要说我直露,这个法理就是这样,法理不存在凡圣。它没有随缘动摇的可能性。
就象我们那天说的,讲法者是一个医生,现在要治理某某人身上见不得人的病,非要把他的裤子拉下来,然后来分析,还要拿钳子动两下,然后还要上药,这样才行,
如果不破掉那些名相的话,莫名其妙在那里转,永远也转不出来 ,刚才说的这个例子,可能极端,但是对大家绝对是没有坏处的,希望大家反复反复地思量一下,为什么猪放屁和佛放屁是一样的呢?
哦,原来它并不因为猪低下、佛高尚不同,而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生佛众生平等无二,猪的悟性跟佛是一样的,只不过佛马上能理解,猪是无明颠倒,但是它的那个动作身密是一样的。它已经感觉到了,但是它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修行人跟不修人的区别,他们都感觉到了,甚至发出了这个信息,也就是显出了佛法的本质了。但只有开悟的人明白其中的奥妙。
38佛法不依赖于六种秽尘,没有运动相,它始始终终在迁流之中,没有停留,也无从反推其运动之相。动静是错,多少,大小,都是错,也就是说你着了边。声香味触法都是秽尘。佛法的本质与空性相合,与无相投契,当然就没造作。
很多同修有点造作相,为了修佛而修佛,这就是造作,最高的境界是任运,也就是你横着来,竖着来,反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怎么样干就怎么干,但是随便干,随便说,随便做,都是对的。不超过规矩,不违背法性。
到了这个层次,这就是真正的开悟了,否则的话,那不叫开悟,好象知道一点 ,知道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打个比方,开悟的人在长江当中,他一下把那个鱼抓住了,只有一条鱼一条大长江,没有开悟的人,只能这样说,知道那个鱼在长江之中,具体在什么地方那不知道,要从头到尾地搜,可能要搜几十年,这就是区别。
造作,就是人为的,有为法就是造作,打个比方说,象男的女的相爱,要无为没有造作,矫揉造作就不好意思了,你说的话是假的什么的,一掺水就没有意思了。
这个法也没有美丽与丑陋,增涨与减损的区别,没有动静相,也没有生和灭,也没有最终的目标,它超越了眼耳鼻舌身六种感官的认识,没有高下也没有升降对立的区别,这是二边,做哪边都不行,做中间也不行,要把这个都去掉要找到里面的东西,这个就是一切实相方法修行实践把握不了的,恒常寂然的东西。
你相信它也存在,你不相信它也存在,你喜欢它也存在,不喜欢它也存在。所以说到这个地方,维摩诘就警示大目连,他说法的本相是这样,难道可以说得清楚吗?
那这里就有矛盾了,既然说不清楚,你维觉今天说什么,维摩当年说什么,释迦牟尼佛四十几年说了什么。这个又是另外的角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16:30 , Processed in 0.0745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