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世界语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4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1)(2010-07-06 13:26:55)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0:5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自在禅修营】宗净法师:《一切漏经》要义

第二期七日禅第六晚,宗净法师给学员开示:





    佛教经典里面,首先佛教的经典很多。如果要把佛教的经典全部读一遍的话,可能要非常有智慧的人,在历史上,要把佛教的经典通读一遍,就这样子翻翻读,至少最快也要三年。古人一天到晚,可能只是吃饭,再睡几个小时觉,一天到晚翻,就这样翻至少也要三年。所以真正要把佛教的经典,我们不要讲好好研究,只要通读一遍,我们这一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们选择一些大家比较相关的经典,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经,叫《一切漏经》,希望对大家的修行有参考价值。

   在佛教里面,佛陀形容我们烦恼的词汇用了很多。比如烦恼这个词,当然首先让我们感觉到很烦恼,这个词也很有意思。还有就是“结”,我们心里面打结了。我们那个《大念处经》法念处,我们大家已经看到那个结。还有叫“敷”被捆牢了。还有很多。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就是“漏”,这个“漏”大家可以做什么样的理解呢?其中一个比喻就是,比如一间房子破破烂烂,屋顶漏了,那么这间房子使用价值就慢慢失去,失去了使用价值,甚至这个房子漏了还不修的话,这个房子最后就可能倒塌了。还有一个比喻,我们这个生命啊,本来具有许多宝藏的,在我们生命中非常有价值的这样一些好的宝藏。而现在因为我们没有保管好,逐渐漏掉了。所以这个漏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特别是我们的感官,我们的前五种感官,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还有我们的意,在佛教中讲的六根,当六根与外界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如果我们稍不留意就漏掉了。

    这部经佛陀就是讲从各个角度来介绍让我们防止漏的经。在汉传的《中阿含经》里,翻译成《漏尽经》。这样一部经在汉传的翻译里面同样一部经有不同的翻译。翻译不同的传承大概有三部经。这部《一切漏经》属于南传里面的经典。那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这部经传承是很早的,这部经有不同的传承。因为这个是佛教历史,我们就不要去多做介绍了。

    这部经佛陀告诉我们主要的指导是哪个方面呢?是讲对烦恼的管理,从七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策略。而且这部经是佛陀主动对当时他身边的比丘说的,不请自说的。

[ 本帖最后由 观自在禅修营 于 2010-6-24 16:04 编辑 ]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ea1f70100k0x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0:55:48 | 只看该作者

Re: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2)转载

这是这篇经的主题。佛陀要为大家介绍能够防护一切漏的法门。


   谛听!善思念之!
   佛陀一般开示之始,都会说这两句话,谛听,善思念之。大乘经典也有。我们自己想要通过听闻学到一些东西,谛听,善思,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真正善于倾听的人,其实也是需要做到这两方面。这方面现在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倾听技术,其实要做倾听,倾听的时候还要善思。在座的如果大家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们,我想应该很有体会。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听人家说话,是不是真的听的进去?很难哦。我们在和人沟通的时候,其实人家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说。所以这个谛听并不容易。谛听就是倾听。谛就是“认真”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认真的,真正的愿意倾听。善思,就是我们要善巧的来思维。一般佛陀都会说这两句的。

    愿乐欲闻!
    那么,作为听法的比丘们,一般都是说“愿乐(yao念去声)欲闻”。愿:心甘情愿在这听。第二个,不但是愿,还是好乐。而且还有欲。经典里面翻译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叫经典呢?非常的简明扼要的把要点给它表述起来。如果我们慢慢去体会真的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由知、由见而有诸漏之尽。
    这部经在汉传《中阿含经》里面直接叫《漏尽经》,我觉得翻译的也是很到位的。这部经总的来讲就是让我们断除烦恼的一部经。不过这部经强调“由知、由见而有诸漏之尽”,这点大家注意。佛教、佛法的一个特质,这句话就显现出来了。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主张修行,反对知识,最好是搞神秘。你看一般有些道家提倡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修行最后要把这些东西舍弃。其实在佛法里面这两方面很好整合。佛陀其实看得很清楚,因为在修道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正确的知识。通过知识你才有可能得到相当的了解,通过了解,自己亲自体验,自己实证。其实“知”主要从了解方面来说的。“见”是自己的亲自体验,也就是佛教里面讲的实证这两个角度。你才能够让我们的烦恼越来越少,最后乃至没有烦恼。

    非由不知、不见也。
    佛陀不但讲“由知、由见”,后面还讲到“非由不知、不见”。这点我觉得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和西方的科学精神,非常契合。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科学强势的时代。如果我们提倡一种修行和科学精神违背,那至少不是很利的。看来佛法在这个社会弘扬不存在问题,关键是我们对佛教的解读,不要有误导。现在也有些佛教人士,总觉得宗教就应该搞得神秘,最好不要知识学习,最好有些神秘的体验。大多数人应该倾向自己去了解,然后自己去体验,而且通过理性角度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佛陀继续这样的一个思路:

    诸比丘!以由何知、何见而为有诸漏之尽耶?
    曰:是由知、见有正思念耶?无正思念耶?
    这都是思维的进一步深入。怎么样烦恼能断尽呢?继续问下去,是因为有知见,正思维。最后落实到正思维上面。或者有些经典翻译成如理思维,如理作意,意思都是一个。
    因有不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生起,已生之诸漏增长。
    佛陀讲的很肯定的:如果我们心里面有这种不正的思维,非理作意,非理思维,那我们的心里面的烦恼会生起,没有生起的烦恼会生起,已经生起的烦恼会增长。
    诸比丘“因有正思念,则未生之诸漏不生,已生之诸漏被舍离。
    那么如果我们有正思维,未生之诸漏不生,已生之诸漏被舍离。


诸比丘!有漏由见而舍离、有漏由防护而舍离、有由用而舍离、有由忍耐而舍离、有由回避而舍离、有由遣除而舍离、有由修习而舍离也。


    这个是讲我们的烦恼从哪些方面可以趋向于解决,能够舍离我们的烦恼。佛陀讲了七个方面。
    这里有几个概念,先要有了解,才能去亲自实证,才有可能烦恼真正的殆尽。
    怎么样有了解并且去实证呢?因为我们自己要了解。其实这个见和我们现在修的四念处的觉知很有关系。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特别强调正思维。
    什么是正思维?正思维涉及到,借用我们现在语言来讲涉及到两方面:思维内容是不是正确和思维的形式是不是正确。
    如果电脑我们输进去的资料本身有问题的话,就算你的程序再正确,你得出的结果还是有问题。还有另外一种虽然我们输进去的资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的程序是出问题的,它的逻辑等哪方面有问题的话,得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还有就是资料和程序都是错误就更不要说了。
    但是很不幸,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凡夫的心有三种颠倒: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结果三个全是错的。想是事物在我们心里面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已经是颠倒。心颠倒就是心的这个程序是颠倒的。心颠倒,意味你的观点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现在的烦恼在增长,是没有办法的。用正思维把三个颠倒看清楚,纠正。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ea1f70100k0x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0:57:04 | 只看该作者

Re: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3)转载

一、如何漏由见而舍离耶
    我们的烦恼首先从观念上面来,自己的观念首先要看清楚。那一般观念怎么说?

    世间上无闻之凡夫,不承认诸圣者,不熟知圣者之法,不以圣者之法为导,不承认诸真人,不熟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之法为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


    比如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我们似乎在听佛法,我们心里面否认有佛。认为人不可能成佛的,认为佛是人造出来骗我们的。如果我们这样认为的话,这些法是佛陀拿来骗骗我们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当然在这听也没有用。不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确实可以通过学习,通过修行,最后有可能心灵品质可以净化,可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叫真人。真正的人法具体怎么讲呢?我们这里先放一放。

    彼不理解应作意之法,不理解不应作意之法。于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之,于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之。
     这句话对我们修行特别重要。作意就是我们的心到底是关注什么?我们的注意力到底放在什么地方?佛教里面的作意和心理学里面的注意还是非常相似的。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把注意力应该放的地方,不了解不应该放的地方。说实话,那我们的思维肯定颠倒。这点和我们的禅修很有关系。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知道把我们的心作意在什么地方,这个叫如理作意。如果不知道呢?就叫非理作意。
    能够真正如理作意,我们自己心能导向烦恼减轻的方向,我们的烦恼可以减轻,这点非常重要。大家想想看,我们确实自己生起烦恼,因为我们一直把我们的心引向生起烦恼的地方去。大家平时,特别是修到我们四念的,觉察观照一下我们的心是不是这个样子。我们有的时候就是真的喜欢烦恼。这点大家回去好好看大念处经里面的四圣谛里面的集谛,就是因为我们喜欢烦恼所以有烦恼。
    佛陀讲的很清楚。如果你真的不喜欢烦恼,再加上有点智慧,你的烦恼会少的。你不会把心引向烦恼的地方去。但是说说简单,要做到,因为我们心老早就养成了惯性,做起来还是不是那么简单的。

    诸比丘!如何是不应作意之法而彼作意耶?曰:对于作意者,未生之欲漏[令]生起,已生之欲漏[令]增长;未生之有漏[令]生起,已生之有漏[令]增长;未生之无明漏[令]生起,已生之无明漏生起[令]增长者,此等之法乃不应作意之法,而且彼[起]作意也。
    这里面三个概念一解释就是一个晚上。我们就非常简单的讲一讲。
    欲漏,就是讲我们倾向于追求感官享受的这方面的烦恼。
    有漏,是让我们对生命特别执着的,希望我们生命永恒存在的这样的一种烦恼。
    无明漏,是让我们越来越愚痴的,看不清楚事物真相的烦恼。
    我们所有的烦恼可以简单的分成这三类。

    诸比丘!如何是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耶。
    曰:对于作意者,未生之欲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欲漏令舍离;未生之有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有漏令舍离;未生之无明漏令不生起,已生之无明漏令舍离者,此等之法是应作意之法,而彼不作意也。

    若对不应作意之法而作意,应作意之法而不作意者,则未生之漏[令]生起,已生之漏[令]增长也。
    总的来讲,什么是我们不应该作意而去作意的呢?让我们三类烦恼增长的都是不应作意的法。


    彼如次不正作意也:
    我实于过去世存在耶? 我实于过去世不存在耶? 我于过去世是何耶?我于过去世有如何耶?我于过去世是如何?而后成为何耶?
    我实于未来存在耶?我实于未来世不存在耶?我于未来世为何耶?我于未来世成不成如何耶?我于未来成何?而后成不成何?
    又,若现在时自疑——我实有存在耶?我实无存在耶?盖我为何耶?盖我如何存在耶? 此存在乃由何处而来?由何处而逝去者耶?

    上述是诸位在小参的时候问的最多的问题。
    大家看一下这是什么问题?其实这三个问题我们再简述一下,一个是关于我们生命的是不是在过去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过去应该是什么状态。你看我们现在为什么喜欢神通,很多人要算命等,其实一直想了解这个。你一直关注这个,佛陀告诉我们你的烦恼是增长的。如果有未来,你总希望未来我们是什么样的。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怀疑我们当下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怎么样,没有怎么样。
    其实这些问题从小参的时候可以看到,来禅修的人,还一直在心里面思维这种问题。不要小看,如果这些问题你真的想清楚,必须要思维,你知道是什么,在经典里面至少至少证到度疑清净。度疑清净里面的第二观智,其实也不是很高的。如果大家好好禅修的话,什么时候就想通了。

第二观智应该不是太难,对我们的身心的这种因缘关系已经基本了解。你真的了解我们心的因缘的话,这些问题不存在了。所以你单纯用思维,通过看书来解决问题。西方的哲学家一直思维这些问题,没想清楚。所以你真正想这些问题在你心里面真正的度疑,好好的看自己的心,内观,修四念处是唯一的途径。这些在内观的第二观智基本解决了。所以大家有没有真正的证到,有没有智慧,你看一看,你对这些问题有没有疑问,还是总是在被这些问题萦绕。
    佛教里面的智慧真的是很清楚自己到什么地方,确实有标准的,南传的十六观智,一步一步确实讲的很清楚。
    中国的佛教总的来讲就是希望蒙混过关。中国人语言就是一种诗的语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用这样的语言来表达。你真正见道的人也知道,不见道的人要蒙混过关,如果我们自己不知道,也就被他蒙混过关了。为什么中国的禅宗越来越衰,确实和这个有关系。这种去修证的途径和理念,讲的越来越模糊。

    所以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处在这些问题里面,那你看是什么样呢?
    对于如是不正之作意者,于六邪见中则生起任何一见,即:

彼乃真实生起予之有我之见;(肯定有我)
    或彼真实生起予之无我之见;(我是没有的,决定没有也是不对的。)
    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我而以想我之见;
     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我而想无我之见;
     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无我而以想我见;
     或彼真实生起予由无我而以想无我见。
   
    这六种对自我的观念在佛教里面认为是不正确的。这六种观念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佛教里面讲就是我见。

    复次:彼生如是之邪见:予所说此我者,知于彼彼处受善恶业之果报,然而彼以为是此予之我。又,应是常住、坚固、常恒、而不变易之法、永久如此存在也。此谓世间之谬见、见之丛林、见之难路、见之混浊、见之闷斗、见之结缚。
    总的来讲处在十六个问题,只是用思维想解决的话,我们就会落入这六种我见当中。落入这六种我见,佛陀见把这个见叫做此谓世间之谬见、见之丛林、见之难路、见之混浊、见之闷斗、见之结缚。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坐在这里这么难受,禅修这么难受,就差不多是这几个问题。见之丛林、见之难路、见之混浊、见之闷斗、见之结缚,大家好好去体会。

    诸比丘!被见结之所缚,而无闻凡夫、不得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而解脱。是故,此予谓之不能脱苦也。
    一个人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内观的人,我看基本上很难从里面逃出去。因为这是丛林,这是被绑牢的,而且你又看不清楚。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ea1f70100k0x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0:58:11 | 只看该作者

Re: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4)转载

如果一个真正多闻的,多闻确实是对教理研究。但是研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了就叫多闻,而是掌握佛法的理路,关键,这叫多闻,要与佛法的正见是相应的,心行和佛法是相应的。不是博学,博学在佛法里面不等于多闻;虽然博学,在佛法里面如果见解不对就叫邪知邪见。

    所谓的多闻和圣弟子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典中往往说多闻圣弟子,和前面所说的无闻之凡夫是相对的,只是前面无闻之凡夫是处于非理作意中的,无法捨离6种我见,后面多闻圣弟子是从这16疑问中把六种见断除了。你真正能做到最后则三结令舍离也。
    三结为有身见(如果平常我们读道次第的话我们应该知道有一个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就是叫有身见)、疑、戒禁取。
    萨迦耶见就是前面的六种见,就是我见,就是对自我的观念不正确,这个在佛法里面叫萨迦耶见。
    疑基本上就是前面的十六个问题,就处在疑惑当中。
    戒禁取是对我们修行的观念与方法怀有不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比如如果人家告诉我这里面一杯是灵丹妙药喝了就解脱了,在佛法里面看来就是戒禁取。或者相信一些仪轨,如果单纯认为修行仪轨就可以解脱,或者单纯持戒律,相信单纯持戒律就能解脱的还是属于戒禁取见。当然佛教里面见有正见和非正见。总的来说,戒禁取见是对修行的方法没有了解,以为这种不能解脱的方法是解脱法,这种都属于戒禁取见。
    这三种见是从哪里断除的呢?这三种烦恼是“由见舍离漏耶”,是由我们对观念有真正的了解,不完全是靠思维构造的。我们前面说过,单纯靠思维连前面的16种疑问也没有解决,必须要靠观智。这个见就是我们内心的自发念头,用现在心理学词语讲叫’自动思维”已经都转过来了。只要你的自动思维里面还有这个念头,即使通过闻思知道正确的知见,你自己还是没用。如果你已经舍弃了疑问,已经舍弃了错误的自我观念,就已经证得了初果。所以证得初果不是那么容易的,证得初果要见道,所以“由见舍离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0:59:58 | 只看该作者

Re: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5)转载

第二种漏是由防护而舍离。
    什么叫漏由防护呢?对境界随时要有觉知观照。不但要觉知观照,还要观的很清楚。当你看到好看的对象的时候,随即有可能生起一个喜欢或者贪爱之结,你马上要看到结在哪里,要从结中出来。这才叫漏由防护而舍离。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大家好好体验。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最容易升起贪,最容易升起嗔。吃饭涉及色香味触,有些人吃饭还要听音乐,比如我现在放点音乐给大家听听。大家更要注意了。因为我现在放音乐,是给大家训练正念的。如果你能够观察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是修行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吃饭还讲究格调,确实是这样,古人吃饭的时候专门搞一点音乐,这是很常见的。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修行不等于可以不听音乐。关键你是怎么样听音乐。如果你能够在听音乐当中有很好的观照,其实还是很有好处的。不要把我们的生活最后变成让世间人很难理解,好像学了佛的,好像世间这种比较正常的,像音乐在世间属于很高雅的。当我们对它产生贪心的时候,那我们要注意了。但是贪音乐总比贪某些东西好吧?是这样子的。音乐总的来讲,特别是古典音乐,我对古琴还是很有好感的。为什么呢?因为古琴从世间的角度来讲确实……。古人为什么把古琴作为四君子的琴棋书画啊?君子的四艺。为什么?它是怡情的,从世间人的范畴来讲,让我们情感达到一种适合状态的手段。古琴这个声音拨动了你的心弦。你听这个音乐,你的心会被它拨动。这样的话,有时候你昏沉的时候,古琴听了,你是不太容易昏沉的。如果真正能够从观照角度来讲,如果你喜欢音乐的话,你可以继续听音乐。但是要注意我们不是为了迷,而是让我们对自己的感官保持觉知,音乐和人内心的情感特别有关。现在我听音乐能够听出这个人在抑郁的情况唱的,这个人在什么状态下弹得。有这种感觉,还蛮准的。而且我跟几个法师,大家有时候这种感觉相同,说明还是有一种共同的感受,说明一个人在什么情绪下唱歌,唱的歌,弹的曲,还是表达出来了。很微妙,但是很有意思。



    第三个策略,漏是由用而舍离,这个对在家人特别的重要。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学佛人应该“四大皆空”什么都不要就好。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徒添烦恼。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会合理利用我们的资源.
    真正能好好的利用我们资源的人是智慧的人。我们现在人只会一味的占取,掠夺资源,很少真正的好好利用我们手头的资源。所以我们现在的人特别痛苦。因为把占有的资源变成了什么了呢?变成了垃圾和负担。想想我们大家衣柜里是不是这样子?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子。衣柜还好。你看我们国家,很多发达的国家,那些电器什么的成为最难处理的垃圾,扔到第三世界国家去。你看日本人,经常整箱整箱的把垃圾扔到落后的国家去。中国以前也进口了很多垃圾。

    我们就讲我们自己吧。作为从修行的角度,大家要认知到,其实佛教提倡好好利用手中的资源的。至于你手头的资源够不够用,其实这个没有绝对的了。
    比如出家人可以简单到只要有三衣一钵,有个地方躲避风雨、睡觉,然后生了病有人供养一点药,佛陀时代的出家人基本上就是这样子过的。一天有时吃一餐,基本上佛陀时代的出家人都是过午不食的。出家人的生活已经做到了衣服只是为了避寒、遮太阳晒、防止被虫子咬、还有就是遮羞,就是我们现代人文明需要,衣服的作用就这么简单。那吃饭是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是为了把自己养的肥肥胖胖,也不是为了要让自己美容,而是要让我们的身体能够保持健康,防治我们身体受伤害,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修行,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修行。那么,因为肚子饿了要吃饭,为了什么呢?因为饿就是一种病,把它当成痛也可以。消除我们的饿病,就这么简单,吃饭就是为了这个样子。那么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床,基本上是这个样子的。经典上面讲床太热的时候,太冷的时候,防止虫咬,还有季节,还有打坐,有些人爱好打坐,他需要安静的处所。就像我们现在需要一个禅堂,但是我们找不到禅堂。我们现在找不到一个专用的禅堂,确实是这样子的。然后这个医药就是为了防止已生的痛苦离苦,就是为了治病,就这么简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简单到这个样子。
    一个人消耗的资源可以很少很少。为什么出家人可以少事少业,可以专心修行?因为生活的需要很少。在家人是不可能做到这个样子。但是可以根据你的因缘,尽量的把自己的资源充分利用好。如果你现在的资源比较富足,那就好好利用你的资源,让自己的福报以后更大。不要把现在的资源用光,甚至欠账,以后就苦了。所以一个人是否会使用资源本身就是让我们烦恼减少的。佛陀讲的很清楚。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ea1f70100k0x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1:00:32 | 只看该作者

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6)

第四种漏由忍耐而捨离,这个忍耐是一种耐心,当然也有一种容忍。
    人生在这个世间,难免会碰到天气冷,天气热,肚子饿,有的时候口渴,水还不一定喝的到。还有比如我们现在打坐,有蚊子,被风吹,有的时候被火烤,有的时候还会被蛇咬。出家人一般生活在野外比较多,被蛇咬也是经常的。更重要的还会碰到被人骂,被人诽谤,被人打等等。甚至有的人会来害你,碰到这些事情,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太脆弱,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的话,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我们有的人确实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差一点。据说我们现在年轻人叫草莓族。为什么叫草莓族?你碰不得,一点点刺激搞不好跳楼,现在人的自杀率比较高。所以从我们修行的角度,我们要有意识的训练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我们生命力的存在,就应该有坚忍,有一种意志力,无论修行来讲,还是作为我们世间人来讲,都是有利的。耐心,坚忍不拔的意志,很重要的。

    还有些烦恼,该回避的就回避。
    这佛陀讲的很实际。比如在古代,那时候印度有很多象。不像现在,今天象成了宝贝了。现在不要说人避象,是象避人,不要说象,现在野兽不要讲闻到人的味道,听到人的名字就跑。还有恶马,恶牛,恶狗。现在在印度你牛还是要回避的,在印度文化里面牛很神圣……你们有没有被狗咬过?咬过。那还是要回避一下的。现在主人恶,狗也恶。有些人养狗就为了咬人的。碰到恶狗,我们当然回避好了。还要回避蛇,还有蟒蛇之类的东西。杌株。指的是丛林,荆棘。
    回避沟坑、断崖、沼泽。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喜欢冒险,没事要去探险。我们没事要去攀岩,没事还要去蹦极。这些活动有安全保险,那么适当的参加也无可厚非。现在很多人做一些事情无意中给自己增添烦恼。现代人容易提倡一种极端运动,自己搞的受伤。现在的竞技运动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了。运动员到退役的时候许多已经运动伤了。好像是的。很少不会这样。连打乒乓球也能打成伤残,因为他单调的重复无数次,然后肩关节肘关节就出问题了。古人的运动,古人的瑜伽运动还是合理的。但是现在人的瑜伽也已经走到一个极端了。有的人练瑜伽把自己的韧带拉伤了,因为追求高难度运动,所以我觉得我们健身和竞技运动要分开。既然健身不是残身。
    佛陀告诉我们的该回避的还是要回避。
    于行不适当之处而行者,于交往不适当之恶友而交往者,聪明之同行者,将判定此是陷入恶[行]之状态。
    所以这里该回避的是不善的人际关系。当我们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的时候,该回避的还是回避,这不是逃避,这是一种选择。包括我们做心理咨询,包括我们转借,有时候我们这个因缘不是很匹配,就要转借。这就是佛陀讲的漏由回避而舍离。这个大家好理解。
   
    漏由遣除而舍离耶
    这个很重要的。遣除,是放下。放下,我们要看清楚,那些东西要放下。尤其由省虑真正不容受已生之欲念,以此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不容受已生之嗔念,以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不容受已生之害念,以此令舍之、除之、远之、绝灭之。
    其实就是贪、嗔、害。对什么贪?对感官享受的贪。所谓的贪,是已经超越了我们的身心负荷的这种规律。比如我工作只能拿到1000元工资,我偏偏要去消费1500,这后面的500块对你来讲就是贪去消费的,你的能力不允许消费这么多,必然造成恶果,是恶性循环。
    嗔不用说了,嗔必然造成自己的痛苦,还要造成别人的痛苦。
    最糟糕的是有害念。不正思维里面也就是有一个贪欲,嗔恚,还有这个害。害相当于这个心理学中的攻击、侵害,由贪嗔痴驱动的,以一种要去伤害对方的念头,他的用心就是要去伤害对方。有的是因为贪造成的,比如说我想要他的东西就去害他;也许因为仇恨他要害他,总的表现来讲就是一种攻击。害心,攻击,作为学佛的人最要不得。直接最有危害的,造重恶业的是害心。所以古人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
    当我们内心升起之恶不善法,我们还是要看清楚,把这些念头放下。但是我们现在学四念处的时候,有念头时,往往思维层次是越不想要,这个念头越出来。那你以一种柔性的觉知去观察它,当它生起的时候,以一种知道这只是一个念头而已,不要跟着念头走。也不要现在跟这个念头去作战,越作战其实就是让这个念头的力量越增强。本身念头就是生灭的。只要你能够能真正静下心来看到这个念头生灭了,你这个心当下清凉。大家清楚吗?你越和它作对,这个念头作对的越厉害,身心不安。现在大家要去学会观照,四念处用处最大。否则我们一定要记得那个心理学白熊试验。人的逆反心理差不多和这个有关系。
    为什么有的人父母亲不让干的事情偏要干。女孩子交男朋友,父母亲都知道这个男孩子可能是不怎么好的,他们为了这个女孩子一生的考虑,反复的警告女孩子不要和这个男孩子交往。这女孩子偏偏那样干。事后往往证明父母亲是对的。这类事情蛮多。这个父母亲聪明一点的应该怎么办?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一个年长有社会经历的人看人会比较准。如果一个子女交往一些相对对他一生不利的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一味的说不要不要,其实是鼓励他去交往。小孩子的逆反心理其实和我们的心理规律是很有关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21:01:14 | 只看该作者

烦恼管理的7个策略(7)

诸比丘!如何是漏,由修习而舍离耶?曰:诸比丘!于此处,比丘由省虑真正修习念觉支。其由离、由离染、由灭尽而转入于出离也;由省虑真正修习择法觉支……乃至……修习精进觉支……乃至……修习喜觉支……乃至……修习轻安觉支……乃至……修习定觉支……乃至……修习舍觉支,其由离、由离染、由灭尽而转入于出离也。诸比丘!于现在:若不如是修习,即令忧戚热恼之诸漏生起;若已如是修习,此等忧戚热恼之诸漏则不生起。诸比丘!此等应谓漏,由修习而舍离也。

    第7个策略是,漏由修习而舍离耶。
    修习什么呢?修习念觉支,修习择法觉支,修习精进觉支,修习喜觉支,修习轻安觉支,修习定觉支,修习舍觉支,也就是七觉支。前面针对烦恼的,前面是烦恼心理模式的解构,现在是建构。解构什么?建构什么?前面先让他认知不好的心理模式,让他放弃不好的心理模式,然后要建立积极的心理模式。那么从佛法的角度讲,这个七觉支是真正健康的,内心越来越趋向于觉悟、解脱的这样的七个心灵行为模式,所以要修行直至圆满。

     

诸比丘!若比丘应依见而舍离诸漏者,则依见而令舍离,应依防护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防护而令舍离,应依受用而舍离诸漏者,则依受用而令舍离,应依忍耐而舍离诸漏者,则依忍耐而令舍离,应依避离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避离而令舍离,应依遣除而舍离诸漏者,则依遣除而令舍离,应依修习而舍离诸漏者,则依修习而令舍离者,乃谓其比丘是防护一切诸漏者也,已解渴爱,诸结已解,正以现观慢而得苦灭者也。

 

    佛陀从七个方面为我们提供7个策略,用来断除我们人生中导致痛苦的诸漏。阿罗汉的一个标准就是诸漏永尽。
    大家觉得这几句话是不是对的?意味着什么?比如我们依见而舍离的能不能用防护而舍离?这个东西是不能用错的。该用什么来舍离的就用什么才舍离的掉。我们该使用这个资源,你偏偏不使用资源,你说你只要坐在这想清楚就好了。那你肚子饿还是肚子饿,不会想想就肚子填饱了,画饼永远不会充饥的。该使用的时候,合理使用是让你的痛苦减少。其实我们身心的基本需要,如填饱肚子,解渴,当然应该使用的,这叫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意味着避免不合理使用。不合理的使用造成我们贪嗔痴的增长,不但让我们贪嗔痴增长,还让资源浪费了,福报也用尽了。我们要学会避免这种不合理的使用。

   我觉得这篇经还是对大家有一些帮助。这篇经送给大家。希望大家把这种正念的禅修带回家。

                                                                              (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佛学世界语网

GMT+8, 2024-5-1 10:02 , Processed in 0.07190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